卡牌学苑永远都不缺乏优秀的人。
彦璟兄是我非常敬仰的兄长,在我刚学性格分析的时候,他就给与了我很多认可;在我状态低迷的时候,他不会软趴趴的安慰几句,话语当中有轻有重的给了我很多鼓励和提醒,让我暖心,也让我警醒。
老哥,帅~
他每天早晨都会挑选一张卡牌的其中一面,做一些自己的理解,发到五彩创业群给大家分享,让我很受益。而我也经常感慨,为啥我就没有这么多的感悟和理解,有时候感觉跟创业群的同仁们比起来挺受挫。
而今天,彦璟兄一如既往的对卡牌进行了理解和分享,解读的是“感同身受”这张牌。
这张牌一出来,我那一瞬间有很有体会,在群里做出了回应。其实还有很多话想说,就在这里说吧~
文/十一
图/网络
关于“感同身受”,萌老师的解读是这样的。
感同身受
我当时看到彦璟兄发这段理解的时候,我并没有想起萌老师的这张图。我想到了我妈,我觉得她有一个案例可以非常清楚的表达这个词语。
我记得有次我下班回家,厨房里放着一小袋李子,红的绿的都有。我知道我妈是不会去买李子吃的,因为我爸牙不太好,不能吃酸的东西。我问她:这李子谁给的?
她说:邻居送的一点,我还没吃,怕酸。
我说我来尝尝,伸手就随便拿了一个。
这颗李子半红半绿,手感有点硬,不像是熟透了。
洗干净放嘴里一咬,哎哟我去,酸得我牙都快倒了,登时眼睛眉毛挤到一起,嘴咧得直哆嗦。
再一看我妈,她脸上的表情比我还夸张,就像她也吃了一颗比我这个还要酸的李子。
她吸溜一口口水,说:哎哟,看你这样子,我都觉得酸,口水都要酸出来了。别吃了,看着就酸。
我想,这应该就是“感同身受”其中一种表现方式。
她能够在我身上感受到我的感受,哪怕她没有经历过。她的身体机能跟我做出了同样的反应,甚至比我的更强烈。
同样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我宝贝女儿豆豆啃排骨,人小没力气,抓着排骨用力的拉,我妈看着她吃,嘴角咧得跟她几乎成一个角度。
看着豆豆终于扯下一块肉,我妈说:哎哟,看你吃简直要累死我了。
在这一点能力上,我妈感受他人的能力体现的淋漓尽致。她不但能感受到我的味觉——“酸”,还能感受到孙女的身体——“累”。
在这一点上,她的能力超出我太多,我完全感受不到。
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故事。
有一部我非常喜欢的电影,《海上钢琴师》,具体情节我就不说了。里面的主角叫1900——Nineteen Hundred。
他是一个天才型的钢琴家,他的“感同身受”的能力体现在他的音乐造诣上。他从来不爱循规蹈矩的按照乐谱弹琴,交响乐合奏永远都只有几秒钟,然后就马上进入自己的节奏。
他会看到人,阅读他的内心,弹出人们内心当中的曲子。
刚才说到我妈妈的案例,她“感同身受”的能力更贴近于词语解析中的第二条。
而1900“感同身受”的能力则非常完美的诠释了第一条,他真的做到了作为一个咨询师的最高境界——在一定程度上,把自己变成对方。
我想,不光是咨询师在做咨询的时候需要能够去感受到来访者内心的感受。在生活的各种时刻,我们都应该具备有这样的能力。
很多人都追求一个词,叫做“默契”。
默契怎么来的?
默契是一种心有灵犀的感应,你给我一个眼神,甚至什么都不用给,我就知道你想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从而做出你希望得到的回应,这就叫默契。
尤其是在情感关系当中,两个人是否能达成足够的默契,是关系升温或者降温的重要因素。
就好比女孩在对男孩说话,说着说着有个词突然想不起来应该怎么样去表达,正在卡壳的时候,男孩不假思索说出了一个词,正是女孩想表达却又说不出来的那个。
来体会一下女孩的心情,她会想:哇!我们两个人的心真的好贴近!
换一个画面,女孩在对男孩说话,说着说着有个词突然想不起来应该怎么样去表达,正在卡壳的时候,男孩不耐烦的说一句:你到底想说啥?
后果可想而知。
默契的核心关键就在于——我是否能感受到你。
正是因为这种感受妙不可言、不可描述,却又确确实实存在着,所有人都希望去追求这种感受。
但时刻用心的去感受他人的能力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轻而易举的做到的,如何能够抓到对方的感受,将自己的感受与对方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同时能够精准的表达出来?
不擅长此道却又无比追求的人,只能期待着脑袋里灵光一闪,抓到的瞬间欣喜若狂,想永久保存却难上加难。
萌老师在卡牌大师课和双证课中无数次的强调过,不管是性格的培养、咨询关系的建立、演讲方面的表达,一定要做到“感受先行”。在真情实感的状态下,能够表达出自己意想不到的内容,而这种内容不需要华丽的包装,把它朴实的呈现出来,纯净得如同一块璞玉,不像宝石一样的耀眼,但即使不去触碰,也能感受到它的温润和细腻。
我在学习演讲的过程中,碰到最大的难关就在这里。在感情通道堵塞的时候,明知道“感受”的重要性,但却做不到。在经过多次卡牌大师课的学习,在萌老师的悉心关照下,我可以完成一篇又一篇走心的演讲;我能够在观察他人的时候,感受到他们内心当中的情感流动;在看电影的时候能够强烈的感受到流露出来的情感,从而自然的流下泪水。
我想“感同身受”这个词,对于我来说,是我曾经觉得毫无用处的累赘,到现在我却视若珍宝,也算是我的一个小小的成长和进步吧。
我也希望看到此文的朋友能像我一样,能够让感受在体内自由的流淌,去体会他人的情感,也能更好的体会到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