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十二

作者: be4462d01efb | 来源:发表于2018-12-26 15:36 被阅读2次

佛教音乐(三)

        《慈悲颂》创作从敦煌壁画<涅槃>徐徐展开:一尊卧佛占据整个舞台,佛陀双目半闭,安详自若,佛陀躺卧的身后是他的弟子们,他们正是即将上演的歌剧各幕的故事人物。<九色鹿>是因果,<千手千眼>是奉献,嵩山是<禅梦>,玄奘东归带回<心经>,彼岸即是<涅槃>。

          音乐中,敦煌壁画<涅槃>开始“溶化”,壁画里的人物竟然慢慢地“解冻”,幽然地从壁画里走了出来,走在最前面的是小王子、众生鸟和菩提树。小王子舍身要唤回众生鸟的生命,在树下悟得“人与万物要和,人与众生要爱”。<菩提树>之《慈悲颂:平等》响起,庆贺大地之子、觉悟之光的到来。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四幕之后的《慈悲颂》,它是禅,心经,天地人。音乐直接跟文化、历史、心灵对话,包括六祖惠能大师“风动、幡动、心动”禅宗公案,王维诗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记得老师上课时提到过这个案例,这样的内容相被应用到音乐作品当中使我领悟到了很多“作曲家的智慧”。

      谭盾创作《慈悲颂》初衷是星云大师的人间音缘,大师说菩萨的眼睛,都在观看众生的伤痛。心里有了众生,谭盾突破瓶颈,祈愿文与乐曲天衣无缝接在一起,谱写出众生的悲苦与慈心。不仅如此,他还将敦煌古乐反弹琵琶、奚琴等乐器复制出来,佛门中的咒语、钵、木鱼、引罄等也在音乐中体现出来,在我本科二年级的时候,有幸参加了谭盾对于“敦煌古代乐器”的讲座,当时并没有理解这些乐器的重要意义,现在重新的领悟发现他的作品不仅体现在思想高度上,更加体现在了对于文化的传播以及民族的使命感。

        不得不说这种“新鲜”的作曲方式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和启发,让我看到了如何将佛教音乐与交响乐作品联系起来,这是音乐使传统的西方作曲技术与佛教的艺术进行了完美的融合以创造出新的文化形式,我希望我能顺着这个方向写出这样的音乐。

相关文章

  • 更十二

    佛教音乐(三) 《慈悲颂》创作从敦煌壁画<涅槃>徐徐展开:一尊卧佛占据整个舞台,佛陀双目半闭,安详自若,佛...

  • 日更十二

    周一下午三点二十三分,依旧炎热,还有些闷,精神不佳,索性写点东西。 还是关于这次婚礼见闻的,周五晚上去的,到了成都...

  • 日更【十二】

    今天更加没有什么好写的了。 日复一日地进行着相同的事情,日复一日地想着同样的事情。 没有新意。 今天和姬友...

  • 日更 十二

    最美不过北平秋。 没有什么事比每天开心更重要。晚安。

  • 日更十二

    苏州 平江路一游

  • 无题十二更

    “表哥,你怎么来了?”女生进门张口就叫到,张海峰觉得这声音就像一把温暖的手,摸得他骨头都酥了。“怎么了?你哥哥就不...

  • 日更十二

    醒来后,看着这个窝。脑子里犹豫着,要不要去找巫师,毕竟她看上去很严肃,而且自成为精灵以来,巫师只是命令我们要去找眼...

  • 敷衍十二更

    6月23日,天气干热,无风。 今天一早醒来头就很是疼痛,浑身上下仿佛没有一点力气,不想做任何动作,不想做任何思考,...

  • 日更十二

    今日目标已完成,昨天晚上睡不着就把今天的薄荷阅读看完了,看完瞌睡就来了。 1、不背单词已完成(新词+复习) ...

  • 日更十二

    昨晚有点接近失眠了,一点多才睡着,半夜又醒了几次,早上六点不到就醒了。时间越来越紧迫,工作迟迟没有着落,强烈的压迫...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更十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qihl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