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虚寒痰证,中医病证名。寒痰相互凝结或痰盛而有寒象的证候为寒痰证。多因感受寒邪,或机体阳虚阴盛津液凝滞不化所致。
病因病机
寒痰凝结阳气受损,或机体阳衰阴盛,失其温煦机体和温化津液之功,而致畏寒肢冷,咳吐稀白痰,经络阻滞气不得伸,血不得温,故见骨痹刺痛,四肢不举,脉沉迟等。
辨证要点
临床以咳吐稀白痰,脉沉迟为诊断要点。
临床表现
咳嗽气喘,咳痰色白而清稀,遇冷则甚,喉间痰鸣,胸膈满闷,畏寒肢冷,舌苔白滑,脉沉迟等。
常见证型
1.如哮病中出现寒痰阻肺证(此由寒痰留伏,肺气闭阻所致。
临床表现:呼吸急促,喉间有哮鸣音,痰白而粘,或稀薄多沫,胸膈满闷如窒,面色晦暗带青,苔白滑,脉浮紧等。
治法:宣肺散寒,豁痰利窍。
方剂:射干麻黄汤。
2.若胸痛病中出现寒痰阻肺证(此由寒痰结聚,肺气受阻,胸阳不展所致。
临床表现:胸中闷痛,痛时彻背,气短喘促,咳吐痰沫。
治法:温肺化痰,通阳降逆。
方剂: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
3.若喘证中出现寒痰阻肺证(此由脾阳不足,寒从中生,聚湿生痰,上干于肺所致。
临床表现:呼吸喘促,咯痰白稀,喜唾,胸满呕逆,口淡纳呆,畏寒肢冷。
治法:温化寒痰,降气止咳。
方剂:苓甘五味姜辛汤。
4.阳虚寒痰证,常由风寒犯肺,或患有痰疾,复为风寒所诱发,故亦多见于风寒犯肺所致的感冒、咳嗽等疾病中,表现为咳嗽气喘,咳痰色白清稀,喉间痰鸣,胸膈满闷,苔白滑等,治疗当在疏风散寒宣肺基础上,佐以温肺化痰之品。
预后转归
一是累及脾(子病犯母)而致运化失职,出现食欲不振,泛恶欲呕,大便溏薄,腹胀肠鸣等湿困脾胃之证;二是累及肾(母病及子)而致肾阳不足,出现腰膝酸软,夜多小便,气短而喘,痰有黑点,量多而稀,两足寒冷,甚则腹胀浮肿,黎明泄泻等症。
#@@@@@@
何谓风寒犯肺证?
风寒犯肺证又称风寒束肺证
本证是风寒外邪袭于肺而出现的肺气不宣,清肃失职等临床表现的概称。
因气候寒冷,卫阳不足所致。
主要临床表现
:鼻塞、声重、喷嚏、流清涕、咳嗽、咳痰清稀、头痛、恶寒、发热、无汗、舌苔薄白、脉浮等。
风寒犯肺证可出现于多
疾病之中,其临床表现各具
定特点,治法亦不尽相同,必须加以分析。如感冒病出现风寒犯肺证,临床特点为鼻塞声重,喷嚏咳嗽,痰质稀薄,头痛身痛,喉痒无汗,恶风发热,流清涕等,此由风寒束表,肺气失宣,上窍不利所致。《素问·骨空论》说:“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治宜辛温解表,宣肺散寒,方用荆防败毒散(《外科理例》)。若咳嗽病中出现风寒犯肺证,临床特点为咳嗽痰稀,鼻塞流涕,声重恶寒,或兼头痛 ,骨节酸痛,寒热无汗等,此由风寒犯肺,肺气受遏所致,治宜疏风散寒,宣通肺气,方用杏苏散 (《温病条辨》)。若喘证病中出现风寒犯肺证,临床特点为喘急胸闷,咳嗽,痰稀色白,恶寒无汗等,此由邪实气壅,肺失宣降所致。《素问·奇论》说:“肺之壅,喘而两月去满。”治宜散寒宣肺平喘,方用华盖散(《和剂局方》)。若失音病中出现风寒犯肺证,临床特点为卒然声音不扬,甚则嘶哑,或兼咳嗽不爽,胸闷,鼻塞,头痛,寒热等,此由风寒袭肺,肺为邪遏而肺窍不宣所致。《灵枢·忧恚无言篇》:“人卒然无声音,寒气客于厌。”治宜疏风散寒,宣利肺气 ,方用金沸草散(《类证活人书》)。总之,证候虽然相同,但在不同疾病中,其症状表现各有特色,临床可根据上述病证特点,加以分析。
肺合皮毛,且为娇脏,系呼吸之道路,故风寒之邪极易犯肺。在其病机演进过程中常伴见两种情况:一是由于外感风寒,失于表散,寒入肺腧,通调失司,聚液生痰,出现痰多色白,胸膈满闷等痰饮伏肺之症;二是由于肺气不足,复感外邪,出现体倦乏力,少气自汗等气虚之证。临床当详究病理,掌握标本,或疏风宣肺化痰,或疏风宣肺扶正。
本证通常应与“寒痰阻肺证”、“水寒射肺证”、“肺气虚证”相鉴别。
寒痰阻肺证与风寒犯肺证:两证均具有风寒袭肺之病因病机,临床表现亦有异同之处。寒痰阻肺证既可为风寒犯肺证之果,亦可单独发病,因风寒犯肺,寒聚液停;饮食生冷,寒饮停积;病后阳虚,素体阴盛,气不化津,痰浊壅聚,则寒痰内伏于肺。临床表现为宿痰久伏于肺,随感辄发,痰壅气逆,气道被阻,因而喉中哮鸣如水鸡声,呼吸急促;痰浊留伏于肺与新寒之邪相搏,肺气失于宣通,则咳嗽,痰稀如沫;肺居胸中,痰浊阻塞,气机失于通畅,则胸膈满闷;肺气逆阻,胸中阳气失宣,气血运行不畅,则面晦带青;风寒侵袭肌表,则头痛,无汗,恶寒多,发热少,为外有表寒 ,内有痰浊的征象。而风寒犯肺证主要表现为鼻塞声重,喷嚏咳嗽,咯痰清稀,流清涕,恶寒发热等风寒束表,肺气不宣见证。寒痰阻肺者以痰证为主,风寒犯肺以表证为主。以此可资鉴别。
水寒射肺证与风寒犯肺证:两证的病因、证候均有相同或互异之处。水寒射肺证多由平素患痰饮或水肿的病人,外感寒邪,寒邪引动水饮,寒水上逆,以致肺气失宣。主要表现有咳嗽,气喘 ,痰涎多而稀白,舌苔白腻,或伴低热,恶寒等。
与表证为主,肺经证为辅的风寒犯肺证,截然不同。
肺阳虚证与风寒犯肺证:两证虽然病因病机均不相同,但证候有相似之处,需加以鉴别。肺阳虚证肺中虚冷,气不化津,故口中自生津液,多吐涎沫,舌苔白滑。《千金要方》说:“肺中寒者,其人吐浊涕。”临床所见,肺阳虚证,多有阳虚外感表现,如恶风形寒等,但肺阳虚证不咳,形寒而无发热。风寒犯肺证则有咳嗽、恶寒发热。
肺气虚证与风寒犯肺证:两证病因、证候有着可辨之处。肺气虚证多有寒温不适,久咳伤气,悲伤不已,劳逸不当所致,症见咳嗽气短,甚则喘促或呼吸困难,痰多清稀,疲倦,懒言,声低,怕冷 ,自汗,面色白光白,脉虚或弱,虽可由气候寒冷所诱发 ,究其本质,仍属肺气不足;风寒犯肺证,虽有咳嗽,亦可因肺气受遏而出现短气,但不似肺气虚短气之时间久而重,
无懒言,神疲等气虚证,并有恶寒发热,头身疼痛,脉浮紧等风寒表证,可资鉴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