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文言文临场翻译技巧(二)

文言文临场翻译技巧(二)

作者: 姜广平大语文课程中心 | 来源:发表于2016-10-26 15:16 被阅读81次

    四、除。

            古汉语分数表达形式,绝大多数出现在表比较的语境中,结合语境来概括,有如下几种类型。

            (一)完型式。如“秦地,天下三分之一。”(《汉书。地理志》)“三分之一”的分数形式,从古代延续至今,已保留下来了。

            (二)简略式。如“盖予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游褒禅山记》)“十”为分母,“一”为分子,“十一”即十分之一。

            (三)嵌入式。(1)分母+“分”+“之”+分子。如“方今大王之众不能十分吴楚之一。”(《史记。淮南衡山王列传》)“不能‘十分’吴楚‘之一’”即不足吴楚的十分之一。(2)分母+名词+“之”+分子。如“大都不过三国之一”(《左传。隐公元年》)“三国之一”,即国都的三分之一。(3)分母+“之”+分子。如“然民遭水旱疾疫而不幸者不过十之一二矣。”(《治平篇》)“十之一二”,即“十分之一”至“十分之二”。

    五、留。

            古代汉语中的各类专有名词,人名、地名、朝代、官名、年号、度量衡单位和数量词等不必翻译,直接保留,只有不译不明白时才翻译出来;古今词义一致的,也无须翻译。如:

            (1)淳于髡一日而见七人于宣王。(《战国策。齐策》)(人名)

            (2)战于长勺。(《左传曹刿论战》)(地名)

            (3)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江南春绝句》)(朝代)

            (4)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出师表》)(官名)

            (5)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陈涉起义》)(年号。秦朝的第二代皇帝胡亥)

            (6)是岁谷一斛五十余万钱。(《三国志。魏书﹒武帝传》(量具名)

    六、换。

            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有些词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有些随着旧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旧概念的消失而消失。有的可以按照一定语言习惯而灵活运用,即在特定的语境中,改变它的词性,临时活用一下。翻译文言文时,对此要恰当选用现代汉语的词汇将它们替换。主要注意以下几种。

            (一)通假字。它作为一种特殊的文言现象,是古人在书写中用同音代替的办法写成的别字。翻译时,要先找出本字与现代汉语构成的通假。

            (1)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齐桓晋文之事》)(“枝”通“肢”,肢体)

            (2) 今王田猎与此。(《庄暴见孟子》)(“田”通“畋”,打猎)

            (3)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孟子见梁襄王》)(“卒”通“猝”,卒然,突然)

            (4)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从,遍国中无与立谈者。(《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蚤”通“早”:“施”通“迤”,逶迤斜行。文中指暗中跟踪)

            (二) 名称说法改变。如:

            (1)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送东阳马生序》)(箧,箱子,这里指书箱;屣,鞋子)

            (2)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项脊轩志》)(爨,灶)

            (3)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促织》)(斯须,复音虚词,一会儿)

            (4)目不能两视而明。(《荀子。劝学》)(目,眼睛)

            (三) 词类活用。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水,游水。名词活用为动词)

            (2)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出,出产的;入,收入的。动词活用为名词)

            (3)斫其正,养其旁条。(《病梅官记》)(正,正枝,或主干。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4)六王毕,四海一。(《阿房宫赋》)(一,统一。数词活用为动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文言文临场翻译技巧(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qndu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