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不进庙
古时候的庙宇大都在深山老林,都是在孤独清幽所在,可能有和尚,也可能早就年久失修,被强盗、流民占据,甚至成为野兽容身之所。一个人不要冒冒失失进去,不知道会发生什么状况。此其一也。
有些大型寺庙中,如果大殿内寂静无人,只有罗汉雕塑,一般都是极其高大。一个人进去,心理上很容易让意志不坚定者产生幻觉。环境的肃穆,雕像的威严,普通人独自进去,就容易产生恐惧感,犯了魔怔。如果有人相伴,自然会减轻心理负担,甚至完全消解。所以为了避免出现这种现象,最好不要一人进庙。
第三,寺庙里大多有信众施舍的香火钱,如果少了,一个人是难以自证清白的。有人相伴进出,类似于咱们今天替公家办事,“一人为私,二人为公。”互相之间有个监督,也有个证明。
二人不看井
这个也是出于自保原则。我和你一起看井,你起了歹心推我一把怎么办?《西游记》里面的乌鸡国国王不就是这么给推下去的么?假设和你一起看井的人失足落井,,这个杀人嫌疑也是死无对证、洗脱不清了。
出于这两点,自保、自清,我都不和你一起看井。
三人不抱树
三人不抱树,这个“抱”是“抬”的意思。抬一棵树,不要三个人去。
两个人抬,一前一后,大家各司其职,各尽其力。你在中间插一杠子,你是靠前呢,还是靠后?靠前了,后面人吃亏了;靠后了,前面人吃亏了;不前不后,两头人都觉得吃亏了。
这就是个费力又不讨好的事情。以老祖宗的智慧,当然是尽量避免了。
四,独坐莫凭栏
不要一个人去湖边或者高楼边靠着栏杆。
人在高楼往下看,是不是有跳下去的冲动啊?人在低落的时刻,如果正好碰上这种冲动,有可能会犯下无法追回的错误。
这也是出于对自身安全的保障,一个人去这么危险,容易诱发冲动行为的地方,万一想不开,连个拉你的人都没有。
总的来说,不管做什么事,都是多几个人在场才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