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大姐牵头,一群爱好写作的朋友聚会。
有好久没聚了,大家见面时,一边热情地寒暄,一边互相表示祝贺。
白天通电话的时候,我就跟牵头聚会的大姐讨要她最近刚刚出版的一本新书,准确的说是她的一本散文集,名字叫《斗龙水韵》。
这是她的第三本书。第一本书的名字叫《笛鸣悠悠》,2010年10月出版;第二本叫《天边飘过温暖的云》,2015年11月出版;现在,第三本书终于与读者见面了。
这个节奏应该比较正常,稍慢了点儿。
我的节奏就比较奇怪,像“拉肚子”似地,2022年、2023年、2024年,三年三本。
我很感动,因为联系出版的相关人员只给了她两本,而其中一本她已经于前一段时间给了现区作协主席海边漫,作为作者,她将手头唯一的一本,送给了我。
刚刚提到的区作协主席海边漫,也有特别值得祝贺的事情,就是她上周到上海交通大学给 EMBA班的学生做了一个讲座,是关于苏东坡的。
要知道,上海交通大学的EMBA班,那什么层次啊!作为县一级的作协主席,能够走进这样的课堂来给学生讲课,是何等的荣耀。
据海边漫介绍,讲座取得圆满成功,不仅大家听的聚精会神,讲座结束的时候,纷纷围着海边漫,展开了讨论,还有位女同学要跟她拥抱,当然是被她的讲座内容所感动。
另有一位文学爱好者,曾经较长时间担任一个文学平台的编辑。我在其他朋友的文章中读到,前不久她取得了中国散文学会会员的资格,因此,我真诚地向她表示祝贺。
同为写作爱好者,在我取得这个会员资格时,内心真的是欣喜若狂,立即发到朋友圈作了宣告与分享。
令人意外的是,在我祝贺她的时候,她回应说,“从来就不看重这些”“真的不在乎”“如果看重这些,早就……”
噫,这就奇怪了,以前听其他朋友说过,该编辑耳闻有文友加入了作协或某学会时,她挺羡慕的。现在她自己如愿以偿,为什么会是这种感觉呢?
“文学”肯定很纳闷,她到底爱不爱我?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她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