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路,这是我去某本之前未曾接触过的一个词,乍看,以为有通假现象,"遍"同"边","边路"嘛,意为偏僻之路,四国岛,位于某本西南部,可算是某本一个偏远地区,我们要绕岛环游,不就是走了一条边路么?!
查了相关资料后才知,这完全是我在自说自话自圆其说。
却原来"遍路",又称巡礼,即指宗教徒巡游各处圣地进行参访礼拜。或可说,沿着某条巡礼之路,遍参这条道路上的所有圣迹,就是遍路的意味了。
四国岛上寺庙星罗棋布,其中有88所寺院与弘法大师(空海)缔结了深厚因缘。空海大师(公元774—835),谥号弘法大师。1200年前,空海大师作为遣唐使远赴中国长安(今西安)学习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技术,在长安青龙寺拜惠果阿阇梨为师学习唐密教法,回国后即开始了弘扬佛法、利益众生的活动,其足迹遍布日本各地。四国八十八所寺庙都是空海大师曾经修行过的圣地。这即是四国八十八处所的由来。而循着弘法大师修行时所走过的路径,实地去感受、体会个中滋味,遍访这88座灵场的旅程,就被称作“四国八十八遍路”。
1200年来,四国遍路上的朝圣者大都头戴斗笠,身穿白衣,手拄各金刚杖。
斗笠上写有四句开悟偈:“迷故三界城,悟故十方空,本来无东西,何处有南北”。这四句偈语在日本常被书于棺材的顶盖,所以斗笠所象征的就是行者的棺材。所穿的白衣,象征着逝者入殓时的寿衣。遍路者手持的金刚杖,上书“同行二人”,并书有行者自己的名字。金刚杖一来代表空海大师,一路上与大师同行,所以金刚杖不可以随便放置,要视其与大师同等,一日终了落宿之时,也要先洗净金刚杖的底部:为大师洗足。同时,若行者意外亡故在路上,入殓后,这一根金刚杖将会被插于坟头,作为行者的墓碑。所以这一身装束所寓意的就是:遍路者应以赴死之心毅然上路,步步念死,每一步都在抖落尘劳,无有疑悔。(转载)
遍路四国,可以步行,也可以借助交通工具。我们是坐着董导的车从第一号灵山寺行到第88号大窪寺,一共参拜了23坐寺庙。我们几个都不是纯粹的佛教徒,然在寺庙肃穆庄严的氛围里,深深感受到了佛教静心洗心的力量。更为一路遇见的那些靠步行走上四五十天的遍路人震撼。他们中有男有女;有欧美年轻人,也有某本退休老人;有独行侠,也有结伴而行的,还有夫妻同行的;有第一次走遍路的,也有走过很多遍的(有一对夫妻的目标是走100遍)。
他们走遍路的目的也不一,有人为历炼自己的意志,有人为祈求健康,有人为探寻自我,有人为祈求良缘,有人为开运……不管什么目的,相同的是他们在这段苦旅中得到了平静祥和快乐。
空海大师曾写到:“心灵纯净,如平静的水面般映照着世界。自己与其他人没有丝毫隔阂,拥有不妨碍任何事物的自由之心,就像大海一样,映照出所有的事物”。
人生即遍路!倘使真能把人生当遍路一路向前,那么也许我们就能活得坚忍、通透而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