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的新闻报道才会让读者有兴趣看完大半版的文字,并且持续对刻板的新闻内容有关注的兴趣呢?当读完《【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一书,才明白有趣的灵魂不应该是千篇一律的记叙文,只要把叙述的事情变成有趣的故事,就会更加吸引读者。
当文字工作者是一件有趣但又痛苦的事情,当你文思涌现的时候,仿佛有三天三夜写不完的内容,但当你脑袋空空如也的时候,一篇稿子真有可能憋三天憋不出来。《华尔街日报》作为全美国写作质量最高的报纸,他们的编辑只接受记者交来的特稿是既报道了事实的全部,又把故事写得引人入胜的,这对记者的文字要求就非常高了。
我们每一个喜欢阅读、喜欢写心得感悟的人都希望自己写的故事能吸引更多读者的兴趣,以后分享自己的经历和自己身边的事就能得到更多朋友的关注和共鸣。在自媒体时代到来之前,我们只能通过各种论坛互相吐槽灌水一下自己的那些虚无缥缈的观点,就算写了长文章寄到报社投稿,经过漫长的等待最终或许还是换回来一句答复:“很抱歉,你的稿件最终没被我报采纳。”
毕竟在全媒体的时代,报社每天都有大量的稿件等着上刊,靠稿费生存的记者使尽浑身解数都希望自己的稿件能上刊。报纸能留给读者来稿的位置是非常有限的。在今天人人都可以是媒体的时代,我们又会发现自媒体的竞争力不是一般的大,怎样才能把自己的个人品牌打好,文字的力量也太重要了。
我们之所以写不出阅读量很高的文章,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不会讲故事。正如书中首先强调的一个观点就是,“我们都忽视了所有读者最普遍的要求,一个所有要求中最基本的要求:给我讲一个故事,看在老天爷的份上,让它有趣一点!”确实如此,能给读者讲一个故事比起给读者看一大堆不知所以然的道理要强的多,重点是,这个故事一定要有趣。
《【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一书从零开始讲述怎样写一个好故事的具体步骤,并且大量引用了《华尔街日报》的范文,有理有据有论点有实例一步一步阐述了怎样选材、如何构思故事到组织故事元素,接着更深入地讲述如何处理各种故事的素材、如何表达更吸引读者,甚至连怎样完成万字以上的长篇故事都有章节逐一细化讲述,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写作宝典。
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的威廉.E.布隆代尔,是《华尔街日报》的资深头版撰稿人,曾获得迈克.博格新闻奖、莱伊霍华德公共服务奖以及美国报纸编辑协会颁发的无期限特稿作品杰出写作奖。果然优秀是有道理的,《华尔街日报》作为全美销量最高的报纸,资深撰稿人也是功不可没的。作者提出的本书主旨,也是他写故事重点把握的要诀是:“所有被称为伟大的故事,都来自伟大的创意,几乎在所有伟大的故事创意中,都有一种人性的展示。”是的,值得我们谨记的是,我们写作的重点是要注重人性的展示,毕竟人类只关注与自己有关的事情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这本书前后花了十天的时间才读完,还觉得读完一次意犹未尽,因为书中教导的写故事的方法太多太有意思了。以前很害怕读外国文章翻译过来的书,尤其是语言文学类的书,因为国内的翻译一般都是直译的,翻译得比较直白,一来对写作水平提升不大,二来很多语句未必能看懂,不过这本书翻译得挺接近中文的写作文法,而且语句也基本完全是中文的表达方式,加上全书章节贯通、条理清晰,实在是写作入门级好书,值得推荐。
![](https://img.haomeiwen.com/i12429248/b85e609aa6db1712.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