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接到孩子。
放好行李,坐在后座。还只简单问候,孩子打了一个屁。
声音响亮,味道跑得慢一点,但也随声而至。
他有些不好意思,尴尬的笑了笑,忙打开车窗。
我开玩笑的说:“这才到车上,就有了回家的感觉啦?”
他抬头看着我,眼神诧异。
“在教室或者路上,有同学,特别是在女生面前,你肯定不好意思。忍了好久吧?”
他笑了。
“到家的感觉就是放松,妈妈是最亲近的人,更要放松,没关系,不尴尬。”
“妈妈,我们寝室里的同学都说,回家第一件事就是上厕所,都是要蹲好长时间。”
“哈哈,那也是放松呀,都是回家的仪式感!”
然后,我们轻松愉快的聊起了其他话题。
网络第二天和闺蜜聊起这事,闺蜜也说起了自己的女儿。
一个说,女儿回家的仪式感是洗澡,要个把小时,催都催出不来,有时候还哼哼歌。看样子,是要把仪式感做足,以后不能催了。
一个说,女儿回家的仪式感是睡觉。有时候七点多钟就洗澡睡觉,一直要睡到第二天早上七点多。去学校前还要趴在床上抱着被子行告别仪式。
网络说到“仪式感”,有很多人可能觉得就是找个借口消费。其实不然。
《小王子》的故事中,当小王子询问什么是仪式感时,小狐狸回答:所谓的仪式,它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
心理学上有个“树洞”理论。“树洞”是一个可以尽情发泄自我,发泄完后,可以继续努力前进的地方。树洞会在我们孤单是给予我们最温暖的拥抱,陪伴我们一起努力前行。
孩子在学校呆了一周,每天在书山题海中摸爬滚打,还有各种规章制度约束,这是他们该吃的苦该走的历程。
但是,家如果能成为那个“树洞”,家人可以成为那个他愿意倾诉的对象,再苦再累,他又可以满血复活继续战斗。
网络今天语文课,学生上台即兴发言,说周日返校,本来寝室里挺热闹的。某某同学来了以后,不“嘭”的一声,整个寝室就云遮雾绕了。
大家哈哈大笑,气氛尴尬。
被说的男生红着脸,低下了头。
我和孩子们分享了以上的内容,孩子们都笑了,都非常认同我说的“仪式感”。
于是,我接着说:“某某同学肯定也是把寝室当家了,放松舒适。寝室相对于教室、食堂,也算是你们的家。只是你们每个人回家的仪式感不一样。但是寝室也是一个公众场合,尽量不做不说不雅之事,其实也是仪式感。什么时候大家互相之间多些理解和宽容,每个人都多为大家考虑,寝室就真的是家了!”
总算把这个“炸弹”平息了,接着上课。
网络很多人的生活之所以平淡无趣,其实正是缺乏了仪式感。
我想,仪式感的目的,就是让我们觉得自己是在“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