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自由作文"
所谓自由作文,一是认识写作的基本规律,平时写作训练以自由作文的形式为主;二是让命题具有尽可能大的选择空间一一提供一个局部的自由;三是让命题贴近学生的外在生活和内在生活,尽可能唤起学生的内在写作需要,使"要他写”和"他要写"尽可能地统一。
怎样写出“真情实感"
首先,表达真情实感并不是原始情感的实录,它和适当的加工并不矛盾:真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真;真也不是简单地等同生活或内心感受的原版记录,更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写真人真事。
其次,真情实感应该是健康的、积极的、美丽的,应该是一种负责任的表达。
表达真情实感是在文章中表达"我"丰富的内心世界,“我”的感动、“我”的感恩、“我”的同情……写出我的丰富生活,“我”的喜、怒、哀、乐,“我”的成长,“我”的烦恼,“我”对生活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个性化表达
个性化表达,追求摆脱千人一面的学生腔的表达,更在于表达的言之有物。表面看起来是形式问题,实际上是内容问题。所以,培养学生个性化表达,首先是要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没有思想,没有对生活的感悟,没有对人生的思考,无论语言怎样有文采,怎样地讲究形式和修辞,只能是没有血色的皮肤,不管白皙还是黑红,都不是健康的,就那没有内在修养的模特或明星,无论线条和五官是怎样的,经不住推敲都算不上艺术家.
要多元化评价
实行多元化评价是作为教学其他的新的理念,能够真正在教学中得到体现的保证和前提,所谓多元化评是相对于一元化评价而言,而是为一元化评价,就是不分具体对象,不分时间和场合的坚持一个标准评价学生。作文倡导多元化评价,首先应该明确这位教学本身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而不在于分出优劣中差,也不在于挑选。评价的目的,自然也在于促进学生写作素养的提高,而不是给学生一个会不会写,写得好不好的结论,给学生一个能得多少分的判决,我们的教育要对全体学生负责,写作教学就不能只为少数写作尖子服务,要让每个学生在教学中得到成长,享受写作的快乐和成功,而坚持所谓的一元化标准,是达不到这一目的。多元化评价要求我们必须尊重学生的写作劳动,尊重劳动是一种良好的人文素养,可在我们教师眼中,学生的劳动很少值得尊重,似乎学生做作业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做得好是应该的,做得差不可饶恕,其实最差的作文,哪怕通篇都是废话,全都是抄袭他人的作文,也是一种劳动。批评是必须的,也是不可缺少的,但对学生的劳动,我们应该从心底里给予尊重,不能因为习作的质量不高而不尊重他们的劳动,走进他们的心灵,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要表达的思想,陈说自己的意见,提出自己的建议,而这些我们常常做的还不够。
如何选择中学作文教学的立场?
我非常明确地指出,从课程目标的角度看,争取作为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公民写作素养。
让学生感受写作过程对作文来说,不教而教,让学生亲历写作的过程,体验写作的过程,去经历体验和积累,种种写作的感受是作为教学最基本的教学内容。毛泽东说,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只有亲口尝一尝,这对写作来说是至理名言,小马过河,只有自己去河里一探深浅,站在岸上听老马讲和在老马指导下练,终究不能解决问题,无论是作为指导还是作文讲评,教师都不可剥夺学生这样的权利,更不能以自己的主观认识和他人的经验强势压迫和代替学生的写作。善于激活学生自觉体验写作过程,反思写作过程的意识。
丰富学生的写作积累
我所强调的生活积累,就是善于把普通平常的生活“据为己有”,使之成为写作的材料,写作的源头,写作的动力,写作的灵感。对于写作来说,感情和思想的积累更为重要。不少老师把展示佳作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有些老师的写作课也是把阅读作为作文教学的主要内容。
让学生体悟写作规律,不少老师把习作评判作为作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作文讲评自然是作文教学的一个方面,但作文讲评并不是作文教学的全部,更不等于是习作的评判。现在不少老师的作文课,就剩下了作文讲评;而作文讲评,主要是评判学生的习作。或者开“表彰大会”,或者是”批斗大会”。
注重学生写作经验的形成,写作是一种个性化的学习活动,很多写作经验是不可复制的,甚至对于同一个写作主体都是不可重复的,因此照搬别人的写作经验并没有多大的意义,他不像数理化等学科,有很多的定理和方法,大家都可以采用。在自然科学中,不可复制的结论往往得不到承认,而在写作领域,简单重复的东西却常常得不到人们的认可。
自由作文和指令作文互补
事实证明,只有自由写作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写作素养,我们在谈作文教学的基本内容,是说过作文教学要让学生感受写作的过程,让学生丰富写作的积累,要让学生感悟写作的规律,要让学生形成直接的写作经验,可是在指令性的僵硬式训练中是不可能实现这样意图的,只有在自由写作中,学生才能真正记住写作的情景,才能获得写作过程中的真切感受,才能形成写作所必须的种种丰富的积累,才能在一次次成功的或者失败的写作中对写作的规律有所体悟,才能形成自身直接的写作经验。再简单的说,让学生自由写,他才喜欢写,才能够培养兴趣,才能够发现优势,才能够写得好,才能够写出好文章。作文教学,写得多不是目的,写得好才是目的。除此之外,自由写作还可以,让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和作文半成品。这些同学的经验,尽管有的用的是自己的半成品,有的用的是别人的半成品,但都是对半成品的加工,而半成品尽管可以从书本中拿来,可以从别人的写作中来,但最主要的还是从自己的生活中来。
营造学生写作的立体空间
首先,在阅读中培养写作意识和写作能力,我们强调在阅读中培养写作意识,写作能力主要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让学生感悟写作的规律,而不是把阅读课上成作文课,也不是简单化她生硬的进行读写结合。但读书为写作服务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中学生的读书尤其如此。而现在有些同学是为读书而读书,书读了,脑子里什么都没有,甚至一句话都说不出。读书对写作的作用是多方面的,首先弥补生活阅历的不足。一个人的生活阅历总是有局限的,中学生尤其如此,唯有读书能够弥补这种局限,没有经历战争,我们可以在读书中经历战争,没有经历爱情和婚姻,我们可以在读书中经历爱情和婚姻。读书还可以引领思想的成长。和阅读理解一样,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从根本上说都不是方法问题,而是思想问题,对题目的理解,对材料的运用,对文章的立意,乃至文章构思和结构,一个人的思想水平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思想和感情一样,除了先天的因素,主要通过读书来提高。读书对写作也有许多直接的作用,比如材料的积累。所谓共生写作,是一种作文教学的方法,也是一种作文的写作方法,聪明的作家都将这个方法运用的非常熟,一种熟悉的生活,一个精彩的生活故事,他能写出很多作品,写小说,写剧本,写散文,写诗,甚至不止一本小说,不止一篇散文。我们的学生却坚信一则材料只能契合一个题目,这种写一篇文章,因为有些老师就是这样直打他,而我恰恰相反,总是指导学生开发自己的生活,用好自己的独特素材,要用一个素材写出多篇文章来,如果积累了一批半成品或者素材,有时间就盘点一下,琢磨琢磨,能写出个什么样子?经常交流积累的材料和半成品,也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写作意识和写作能力,莫言在诺贝尔颁奖大会上发言中说,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我觉得不仅作家,写文章的人都必须会讲故事。写记叙文就是讲故事,写议论文也少不了讲故事,某种意义说作文教学就是大家一起讲故事。所以我经常和学生讲故事,讲我自己的故事,讲我们家族的故事,讲我在生活中遇到的故事,有不少同学把我讲的故事写到作文中,我还会经常安排时间,让学生讲故事。
其次呢,要引导学生善于发现和抓住生活中的作文事件,对此,真正的好的作品都来源于原味的生活,生活有的是作文事件。这方面就是自己不仅要有正确的认识,最好还能有所示范。我是经常这样做的,即把自己在原味生活中经历的事件或故事和同学们一起讨论能写什么该怎么写,效果是比较显著的。语文老师至少要偶尔写点东西,从来不写,要教好写作很难。但即使不写,也可以借助别人的写作体验和案例来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作文事件。比如鲍吉尔原野的《月光手帕》就经常被我用来培养学生的写作意识。作者在医院里陪护父亲,晚上在病房走廊来来回回上上下下地边走边抽烟。可是她发现一个小女孩竟然在这里走了好几趟,捡起了一块漂亮的手帕。是他再走过去一细看,原来地上还有一块手帕,蹲下来仔细一看,原来是月光透过花窗照在楼梯上,就像一块手帕。作者以此为题材写了一篇非常优美、立意深刻的散文。我用他告诉学生要写好文章,就要善于发现事物的特别之处,然后去寻找背后的故事。生活无处不在,生活无不精彩,到处都有可写的故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