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回老家在床头翻出一本发黄的《东周列国志》,这是初中时省下生活费在旧书摊淘来的,这本是上册明朝半文半白版,还有一本下册是现代白话文版本,两本不同年代不同出版社不同版本的书,不知摊主是如何神通广大居然凑到一起,倒成了一部完本。
那些曾被遗忘的故纸堆之先轸 - 草稿下部是线装本,因为更好理解翻的次数多,已经在多年前断了线化蝶纷飞不知所踪,只留下这半部放在床头柜子里积满了灰尘。
山里信号不好,手机倒成了闲物,无聊之际只得在北风呼啸瓦缝落下碎叶尘土的沙沙声中再拿起这残本,翻到的那一页章回正是:“晋襄公墨缞败秦,先元帅免胄殉翟 。”
以前读历史,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经常会对书中所记载的古人所作所为拍案惊奇,史书中那时的人活的单纯而又热烈,仿佛一把极为锋利又极易折断的利刃,他们中有不食周粟绝食而死的伯夷、叔齐;有功成身退不受封赏烧死都不下山的介子推;有有志难伸投江而死的屈原等等等等。他们像一个个耀眼的彗星滑过漆黑的夜空,照亮了春秋战国的历史,让后人神往。只是,有时我也不禁在想,那时候的人为什么要那么固执,为什么要那么不识时务,此路不通还可以走别的路,何必要如此壮烈?后来也渐渐明白,古时读书只是贵族阶层的专利,普通人大多不识字,况且那时交通落后,大多数人恐怕一生都走不出生长的百里之地,没有万卷书可读,也行不了万里路,眼界学识自然没有今日随便一个普通人高,可是也正因为如此,古人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对友谊、对诚信、对抱负、对节操有着现代人难以比拟的执着。有些东西是在我们懂的太多以后才丢失的。
本来想写先轸,可写到这里却发现离题万里。那是一个怎样的人?因为友谊陪着公子重耳离家十九载,古人三十岁便自称“老夫”,十九载那是他们的半生时光。在跟随重耳逃亡的五个人中先轸最开始是最不起眼的那一个,比他知名度高的有介子推、狐毛、狐偃、赵衰,但其实最聪明的却是先轸,这个从后来的“城濮之战”中完全可以窥见一二,离间、嫁祸阴谋诡计他在这一战中使的是得心应手,之后的秦晋崤之战他还创造了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次歼灭战。城濮之战打的楚国主帅兵败自杀,崤之战全歼秦军虎狼之师同时俘获秦军三名主帅,这两战下来晋国成为名副其实的天下霸主,先轸的功劳不可谓不大。可是,只是因为当时的国君放走了三名秦军主帅,先轸情急之下怒斥国君不顾而唾,虽然事后晋襄公并未责怪他甚至反而向他道歉,但先轸终自责失礼,在同一年与狄交战中除去盔甲冲入已经战败的敌人阵中奋战而亡!
这是一个珍视友谊坚守道义又有自己原则和行事准则的人,以他在城濮之战中所表现出来的聪明才智,他难道不知道随重耳逃亡几乎是拿自己的性命在开玩笑?他难道不知道以连败两大霸主的战功足以抵消他对国君失礼的罪过吗?他应该明白的,可是他仍然选择了自杀,用一种军人的方式!
翻阅古籍你会发现古人并不比我们愚笨,我们今天丢弃的许多东西曾经是他们愿意用生命去守护的,物质迷乱了我们的双眼,但愿每个读史的人还能在字里行间找回一丝金色的余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