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八零后以前,中国孩子与家长过得最多的盛大节日,无非春节、五一与国庆。物质匮乏的年代,所有对节日的期盼,除了能大快朵颐外,就属那些民间游戏了。孩子们围着嬉笑打闹,做着代代相传的集体游戏。
在除夕,胆大的孩子伸手引燃爆竹,胆小的捂着耳朵在墙边偷着乐,别提又多带劲儿了。
从上世纪90年代起,西方节日文化纷纷走进中国市场。当然,最重要的因素无非是因市场经济环境下,商家靠这些舶来节日有钱可赚,有利润可图。
于是,和欧美宗教相关的一系列节日纷纷在中国出现:诸如万圣节、感恩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复活节、母亲(父亲)节等等。历历细数,还真不少。仅从亲子沟通的角度来说,如与中国传统节日交叉着过的话,一年下来,孩子还真过得挺充实的。
2
除了情人节外,其余西方节日其实和外国小孩也是休戚相关的。毕竟宗教节日的初衷是为了传教,自然无关年龄大小,人人都能过。
今天就是“不给糖,就捣蛋”(Trick or treat?)的万圣节。万圣节是西方国家的传统鬼节,欧洲传统认为万圣节前夜是灵异世界最接近人间的时间,因此与东亚的中元节、盂兰节意义接近。
大家知道,万圣节庆祝活动一般在10月31日晚上。其主要流行于撒克逊人后裔云集的美国、不列颠群岛、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新西兰等西方国家。当晚小孩会穿上化妆服,戴上面具,挨家挨户收集糖果。
如今00后、10后的父母,大多为70后至90后。这些西方节日进入中国时,正处于他们的青少年成长期。90后父母们有的甚至从小与父母沉浸在这种过洋节的氛围中,对于自己孩子自然是鼓励他们多多加入这些节日的欢乐海洋中去。
许多父母会选择和孩子一同去社区亲子游乐场所或餐厅来庆祝这些洋节日。比如我前年工作所在的少儿图书馆里,万圣节、圣诞节期间人头攒动。家长带着孩子来预约活动,不吝交费,并准时来参与这一场场充满新奇和童趣的互动演出。
整条商业街的各路商家也纷纷联合起来搞活动,节日美食套餐、玩具赠品、免费试吃、面部彩绘、节日面具等等,既满足了家长与孩子的口福,也顺便塞满了商家的腰包,何乐不为。
美国明尼苏达州的阿诺卡(Anoka)每年万圣节就会举行大型巡游庆祝,成为其他国家和地区儿童游乐场所庆祝的典范。
像在我国的迪斯尼等从西方引进的儿童游乐场所,则更会在每个西方节日来临前大肆宣传,期待着父母们带着孩子去进行高消费的游玩体验。而我所看到周围10后孩子,关于公主王子梦的虚荣就是在其中得到了充分的满足与体验。
3
如今学校教育里,作为大型活动内容之一,西方节日也都是要庆祝一番的。特别是对母亲(父亲)节与感恩节这类有明显教育意义的节日,能起到积极教化作用。作为学龄儿童和少年,在校时间比在家都多,自然受到这类的宣传影响更多些。
所以孩子过洋节日的方式,除了和父母出门去商场或乐园里玩耍,也基本会和老师同学在节日前后一块儿进行庆祝。这就加深了孩子对西方节日的美好印象。
反观中国传统节日呢?
中国传统节日,在被提出素质教育的这些年里,也在全国各义务教育制学校被积极提倡推广。除了中国人不会忘记的春节、中秋节外,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乞巧节等节日亦被广大中小学校所推广,有的学校甚至不忘宣传三月三女儿节、寒食节等冷僻、已被大众遗忘的非遗文化节日。
从早期为孩子买个现成灯笼庆祝元宵节就能过关,到后来需要父母带着孩子一起做元宵花灯、兔子灯到学校展示,我国部分发达地区中小学校对于传统节日的教育力度不可算不大。
学校教育如今在宣传推广传统节日上,已下足功夫。反而在家庭教育这一块儿,有的家长还要靠孩子来获取传统节日的一些知识,自己却忘了在这方面有所提升。
我国家长在传统节日的家庭教育上还处在忽视阶段,有所欠缺。一来,有些节日本来冷僻,有些家长文化不多,也不愿意关心;或有的节日,家长所在公司并没有假期可休,也就忽略了与孩子当天的陪伴,更别提去告诉孩子一些节日民俗、风俗,让他们能在将来继承到更多的传统非遗文化。
传统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根。失去这些,即使谈不上崇洋媚外,一味追求国外的文化享受,这样没有文化忧患意识的家长们,给孩子们带来的家庭教育仍然是片面的,甚至危险的。
而一味沉浸在商家宣传的西方节日里,即使没有任何传教成分,给孩子若仅仅带来享乐的感官刺激,甚至是恐怖惧怕(某些游乐场所的“恐怖小屋”或万圣节的恐怖装扮等),这样的陪伴是得不偿失的。这样更失去了节日的亲子教育意图。
当然,没有达到小康标准,仍在异乡漂流打拼的父母们,可能与留守故乡的孩子们连一个节日都难得团聚,共享天伦。作为能陪伴在孩子身边过节日的父母,不论中外节日,都是值得珍惜的画面。
只是,无论传统教育观念,还是公众号教育大V文章里都越来越多提及,父母的言传身教远重于给孩子一套学区房或一所贵族学校。如何看待节日文化的教育,也算是考量父母在平日家庭教育里的一项重要细节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