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在看王作冰所著的《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革命》。细读这本书,时时感叹、赞赏,引发各种遐思。
这本书让身为教师的我受益匪浅,对教育改革的必然性和大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经历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信息时代的我们,逐渐步入人工智能时代。在这个已经来临的时代,科技的革命必然会带来工作革命,而工作革命将深刻影响未来人们的职业与生活。回顾我国发展历史,工业化的成功之道离不开提前布局的教育革命,那么人工智能时代就更需要一场教育革命来完成劳动力转型,以应对失业危机。
《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革命》分为上下两篇,上篇阐释每一轮科技革命都会引发新一轮教育革命;下篇具体讲述进行教育革命的十大纲领。
上篇花大篇幅讲透了人工智能,从中我深刻地了解到人工智能的迫切性、工作原理、优缺点,以及这个时代所需要的新型劳动力。
下篇以十大纲领具体阐述如何培养人工智能时代原住民。开展AIQ教育,开发多元智能,培养创造力、沟通力和学习力,这些都需要新一轮教育革命来培养。
在人工智能时代,除了在毫无竞争力的领域明智地撤退,人类劳动者的主要对策是“竞合”。人类要把机器人当作合作伙伴,把人类智能和机器人深度结合起来,实现最强竞争力,创造全新的产品和服务;同时也要有竞争意识,充分发挥人类的独到优势,让人类去掌握机器,利用机器,而非被机器所掌握。
要实现与人工智能的“竞合”,不仅需要AIQ,即人工智能商数,正确处理“人与AI”的关系,也需要人类拥有多元智能,发挥多元智能优势,并且具备未来发展所必须的创造力、沟通力和学习力。
教育要提前布局,从娃娃抓起。信息时代原住民就有他们的优势,就像snapchat创始人埃文皮格尔和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在互联网世界玩玩儿就把钱给挣了,人工智能时代的原住民,也将有拥有这样的优势,有无数的领域等待着他们在玩耍中创造出来,他们也将在前人的基础上,创造全新的生活方式,未来属于他们!
面向未来的教育者,就要站在他们的角度看问题,朝向他们遥望的方向,创造适合他们未来发展的教育。
首先开展AIQ教育,动手养成信息化思维。AIQ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动手练习,让孩子们习惯用信息化、数据化的眼光看待现实世界。动手是发掘创造的主要方法,手上的动作会刺激大脑的思考。例如蒙台梭利课程就强调自主学习,动手实践,接触动植物等多种多样的素材,课堂风格也相对自由松散,提倡“做中学、玩中学”,擅长培养创新精英。苏霍姆林斯基也说,儿童的智慧在手指上。
开发多元智能,掌握多维技能,发展专长最靠谱的策略是基于兴趣,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孩子全神贯注做事的时候,给予时间上的灵活度,实事求是地表扬,让孩子继续进步下去,深度开发自身的潜能。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取得进步和成果,才是建立信心的“正循环”。纯粹靠兴趣就能坚持下来的事情并不多,通过表扬和强化仪式感,增强孩子的训练热情,循序渐进,创造成功的信念,成功的信念又创造成功的事实,如是循环,才能被深度挖掘。爱因斯坦也说:我没有特殊的才能,我只是激情地好奇。
在建立专长的前提下,坚持跨界学习,开发多元智能实力或经历的提升。苏格拉底发明了教育这个词,意思是教育就是把一个人内心天赋和热情引导出来,帮助他成长为自己的样子。人工智能时代的教学,更要以学生为中心,回归教育的本意,从管理孩子转向引领孩子,用启发式教学,点燃孩子头脑中的精神之火,让他们在热情的驱动下,自发地奋斗,充分发挥出自己的多维天赋才能。家长和教师每一天也应该为人生的一种完整的状态去努力,孩子和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正向引导。
培养创造力要尽可能给学生创造动手动脑的机会,发展学生提出问题,进行质疑,辩论,说服,论证的能力,让学生突破固有的思维局限,在未知知识和实践领域提出问题,并对已有信息进行分析和关联,形成独立的看法和观点,激发专业和创新的热情。未来社会需要卓越思考,卓越思考的标志,就是提出第一流的问题,智能机器人可以帮助我们寻找答案,但无法帮助我们提出问题,因此教育的重心要从回答的价值转到问题的价值。
教师要创造提供环境,让孩子意识到他们能够可以提问,有权利提问,教师们应重视每一个孩子对事物的解释,关注孩子们的想法,并且主动提出好问题,以激发孩子们的思考热情。
改进沟通力,培养情商,而非智商。让孩子拥有复杂沟通的能力。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重视人文教育,音乐、体育、美术让一个孩子真正成为一个人,而不是学习的机器。智能科技越是发达,人文艺术之美越要绽放,未来社会才不会是冷冰冰的机器社会,而是充满温情的家园。
人工智能发展如此迅猛,人类需不断增强学习力,适应信息的快速持续更新。当一个人有持续学习能力的时候,他就能克服任何陌生领域遇到的困难,就有机会在陌生领域里面成功。
现代社会家长都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人生不是百米赛,而是一场马拉松。终点还未来临,有些人已经停止长跑,原地踏步,或在起跑阶段就耗尽兴趣与信心。人工智能时代,马拉松式的终身学习将成为常态,保持持续的学习力才是致胜法宝。
最后,我也以德鲁克喜欢的这句格言与广大未来教师们共勉:我一定要追求完美,即便——我很清楚——完美肯定会老躲着我。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革命也如此,尽管前路艰辛,势必会遭遇各种应试短见、功利性成才的阻力,但作为新时代的教师们,依然应着眼未来,怀着百年树人的坚毅,满怀热情,放开脚步,大胆地小心翼翼前行!未来的教师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未来的教师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