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做人生的重大选择时,需要保持理性思考,但更关键是理解自己的需求,用自己的初心去做决定。”
01
—
上个月初时候,我参加了集团的年中会议。
在会议上,几个子公司都通报了下半年的战略调整情况。
有的要复制能力、建立连锁;有的要加快产品创新,转换赛道;有的要开源节流、 向海外进军。
其实,基于内外部形势的变化,在一些关键时刻,做出必要的战略调整,一点都不奇怪。
因为,战略就是选择,如果这个选择能够帮助公司更快、更好地达成目的与目标,它就是一个好的战略。
当然,这种选择,既要两只耳朵听着外部,又两只眼睛盯着内部,它一定是有逻辑的,是要经过严密推演的。
02
—
同样,我的人生也曾有过关键选择的时刻。
比如,我刚大学毕业,摆在我面前的就是关键的择业问题:
是去稳定的国企?还是去火热的新行业?还是回老家报考公务员?...
选哪个才是正确的呢?
可能有人这样认为,符合自己兴趣的,自己喜欢的,就是正确的;
也有人认为,多数人都能认同的,也是正确的;
还有人认为,什么工作赚钱多、来钱快,才是正确的。
而我当时的评判逻辑主要有两个:
第一、能发挥自己的长处--我要做的工作不需要用太多的意志力,就能让自己在某个方面脱颖而出,并且获得竞争性优势。
第二、具有长期价值--既不是自己单纯地喜欢,也不是因为这个工作难,更不是贪图一时来钱快,而是对个人长期发展有价值。
03
—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现在还多了这样一种感悟:
在做重要选择时,更有必要围绕着自己的需求与初心进行哲学思考。
比如像出国定居或是转换职业赛道,是一件慎之又慎的事,一定要弄清楚自己的真实需求与初心。
我是因为热爱,内心的渴望,认可新的职业?还是因为抱怨,心灰意冷,逃避旧的环境?
不一样的需求和初心,会让我选择完全不同的发展之路。
这也让我想起了前段时间的一些思考:
因为有时候,为了“生存”,我需要在工作生活中扮演好某个角色。
也就是说,我今天这么说、这么做,或许完全是基于某种角色化的考量,久而久之,就会忽略掉自己的真实需求与动机。
就好比,我前段时间在推行我的“问题解决套路”。
我发现推着推着,就变成了我怎么样能让所有人能接受这个“套路”,而不是这个“套路”怎么样能真正解决问题、发挥效用。
还有,就是我一直在运营的读书会。
我也发现搞着搞着,就变成了我怎么样能让更多的人加入这个组织,而不是“读书会”怎么样能真正帮助个人成长、工作进步。
一旦真实的需求模糊了,我能解决的就只是一些表面的问题。不解决本质问题,套路再好、行动再快也都是徒劳。
一旦真实的动机变化了,我就有可能失去或者违背我的初心。一旦违背了自己的初心,哪还有什么快乐与成就可言呢?
04
—
最后,总结一下:
在做人生的重大选择时,需要保持理性思考,但更关键是理解自己的需求,用自己的初心去做决定:
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不要什么,屏蔽掉外界的干扰,坚守住自己的初心!
这样你做出的每一个重大决定,都会被未来的你所接纳和尊重,甚至不会有任何的后悔。
所以,我一直在写关于“独立思考”的文章,就是因为独立思考才会赋予我自己寻找人生意义的权力,也会让我在成为任何角色之前,先成为我自己。
这也是我们说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