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十月末,“双十一”的热潮也逐渐袭来。打开手机里多数APP,均可以看到一波又一波“双十一”的活动广告。女生间的问候:“双十一准备囤点啥呀?”“又要剁手了。”“我购物车加了好多”……
当然较之前几年,大家的热情也冷淡了许多。一方面商家套路很多,让人眼花缭乱,但能获得的实际优惠却很少;另一方面,“剁手一时爽,还款火葬场”,花呗、借呗像是潘多拉魔盒,控制不好,后患无穷。“花钱如山倒,还钱如抽丝”,很多大学生和年轻人过早做了负二代。商家很喜欢学生,因为他们耳朵根儿软,容易受到鼓动。
有时会因优惠和折扣买一些东西,但这些东西多是可有可无的,是冲动消费的结果,除了占用空间和落灰,没有什么实际收益。“双十一”使很多人为了买而买,更像是凑热闹,而不是真正需要什么。
每年对“双十一”最直接的感受,便是各大高校门口成堆的快递和排成长队的取快递的人。平时2、3天到的快递因为“双十一”而延迟许久,这种购物体验犹如在黄金周逛景点,在上下班高峰坐公交,挤且心烦。况且“双十一”这种购物麻烦本是可以避免的。
这几年火爆的除了各大购物app,还有各种闲置软件,闲置的多是冲动购物的战果。人们一方面忙着买,一方面忙着处理,也是十分荒谬却现实的写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