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朋友圈里,总能看到有些人时不时就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好生羡慕。但我总有个疑问,哪来这么多假?不用上班吗?不用钱吗?
或许从来就没什么说走就走,一直都是蓄谋已久...
1
同事A离职了。
因为工作内容鲜有交叉,我和他交往很少。听说他离职的消息,略感突然。在微信上礼仪性的表达了不舍和遗憾之后,问他是否找好了下家。他说没呢,裸辞。
瞬间感觉他魄力非凡,忍不住也给自己设想了下裸辞的可能——把辞职信放到老板的办公桌上,淡淡的说:通知你一下,明天我不来上班了。一个潇洒转身,背后传来老板百思不得其解、进而痛哭流涕、接着悔不当初、随即升职加薪的一系列场景。想着想着就有点儿入戏,豪情万丈,气血翻涌——心里暗暗为老板庆幸,要不是穷,你今天就会失去我。
然而,后来从其他同事那里听说,A在两三个月前就开始找工作了,投简历,会猎头,面试……决定离职的时候手里拿着好几份offer。但说他裸辞也没错,那几家给他offer的公司他都没去,出去浪了两三个月才再次上岗。之前找工作,只是想确定一下自己的履历是否被市场认可。
离职后,朋友圈里,A优哉游哉的说:虽然前途未仆,依然义无反顾!
真想留言:前途未仆个大爷!
冷静下来,反手点了个赞!
2
国庆节的时候,Y带男朋友X去了老家沧州。这一次,他们打算给八年的恋爱长跑画上一个句点——在父母亲朋的见证下订婚。
稍早之前,两人私底下已经达成共识,去巴厘岛旅行结婚。定金都交了。
从沧州回来,两人分手了。
一起买的房子、车子做了分割,一起养的猫留给了女方。没有鸡飞狗跳,没有寻死觅活。
因为我和X大学室友,和Y也很熟,最主要是毕业后还常在一起厮混。一时间,全国各地多年不联系的朋友电话、微信向我涌来,打听内幕。
像这种大学在一起,毕业没分手,奋斗三五年,临门说再见的例子,很容易勾起广大吃瓜群众的八卦狂欢。
“说分就分,为什么啊?”这是被问及最多的疑问,同样也是我的。
后来我问X分手的原因,才了解到,这也谈不上是说分就分。两个人反反复复的分手,尝试过分居,甚至买房买车,一起养猫,都是为了加深彼此之间的羁绊。然而现实是互相之间的激情早已不在,展现给外界的恩爱,一部分是惯性使然,一部分也算是心理暗示,暗示两人的感情还有继续的空间。
订婚,就像是在赌桌上扔下了一个很大的筹码,两个人发现,再跟,太难了!
3
朋友圈存在两种人,一种是为了让我们明白自己智商、情怀尚处在社会的平均线上,从而取得自信,扬起生活的风帆;另一种是让我们深刻的认识到自己处境的悲惨,从而打消掉趾高气扬的气焰,卷起尾巴在经久不变的循环里扒食。
S就属于第二种。
16年的时候加入了一个摄影小组,在线下活动里认识了S。两年的交往,发现我们相似点颇多,学历差不多,职业差不多,收入差不多,就连最容易形成阶层鸿沟的家庭背景都差不多——他没有富几代的爹,我也没有穷几代的亲戚,我们俩最大的差别就是,他隔三差五的就会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想象一下,当你苦哈哈的加完班,迎着风吸着霾,流着鼻涕含着泪,走着走着堵在五道口,颤颤巍巍的打开朋友圈,看见他在厦门的海滩上,在上海的里弄中,重庆的大桥上,西藏的蓝天下,一脸奸笑的挑选照片为发哪些照片到朋友圈发愁的时候,会不会有猝死在宇宙中心的冲动呢?
后来有次聚会,我忍不住问他:你哪儿来的时间和钱财,去进行那么多说走就走的旅行呢?
他说:“我又不是梁朝伟,可以打飞的去伦敦喂鸽子。说走就走,听上去浪漫,但实际上花费高昂,体验极差,根本走不了多远,最终会回到原点,为自己的冲动埋单。打个比方,你今天想去桂林,临时买机票,买的可能是最贵的,临时定房间,定的是最贵的,到桂林什么两眼一黑,看什么景点,买什么门票,都会被人牵着鼻子走。而我看上去是说走就走,其实早在一个月前已经规划好了一切。”
他拿出自己的手机:“春节我准备去海南环岛自驾游,不仅买了机票,而且现在就已经在神州租车预定了车辆,你知道等到春节时再租车,有多贵吗?关键是到时候租都租不到车,你想自驾环岛,只能找小租赁公司,吃死你都没地儿说。七天的环岛,每天到哪儿,住哪儿,吃什么,攻略已经做好了,我敢打个赌,你跟我走一样路线,一样享受,花费至少是我两倍。”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从来就没什么说走就走,一直都是蓄谋已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