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心斋无止

心斋无止

作者: 南摆 | 来源:发表于2017-06-22 09:47 被阅读0次

作者:张再利

我们的初心安居在天园。

后来,被权、财、色、慾侵袭而沦落人间。

信仰之道,实为回返初心之路。

以斋戒临近自我纯真的本性。

1

       体验饥渴或标榜忍耐的斋戒,一日即可。然,主命之斋不然,它年复一年,为的是参悟生命脆弱的本质。

       救活肉体,一餐食物而已。而灵魂的自我救赎之途,得凭伊麻尼。

2

他们是有伊麻尼的人,他们封斋,他们在开斋前热烈的讨论“广州伊协的开斋时间、中穆小助手提供的开斋时间、一零三章所定唤拜时间”,他们就坐在我旁边的桌子。

        开斋后,我礼拜回来。他们还在高谈阔论,不过话题转移到了“外贸、汽车和旅游”。他们没有礼拜,在我眼皮底下,演绎着“斋戒=饥渴后的一顿美餐”。

3

        主命,是安拉对于信士们的特慈。那些仪式,是回归安拉的最优美、最有效的方式。的确,安拉至知我们所表白的和我们所隐匿的。

        一个顺服者的最低标准应该是完成主命。

4

我身边有一个“时常疏忽主命”的穆斯林,在众人眼里他非常优秀:知识渊博、乐善好施、温文儒雅、却举意以“宣教为志业”。然而,他常与人高谈阔论、秉烛夜谈至夜半尔后入睡,久而久之便养成一习惯:晨礼总礼在日上三竿之后。我忠告他:礼拜,乃按时的天命。他笑而不语,他明知故犯。

       明知故犯者的心底潜伏着卑鄙的恶魔,它牢牢占据人的内心,挑唆、诱惑、牵引着人隐秘的欲望。有一天,在某件事上,他被欲望淹没……

5

       一个人在礼拜,算不得敬畏,除非他的心与身一起礼拜;一个人在斋戒,算不得敬畏,除非他的心与身一起斋戒。

       完成一样主命,丢弃另一样主命的人,他们距“敬畏”犹如咫尺天涯。他们在某些功修形式上貌似“咫尺”,实则,他们在遥若“天涯”的虚空里自欺欺人。

6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敬畏”本身并非是免死金牌,而是一把戒尺,衡量自身的“是非功过”。戒尺量歪了、量错了、量失误了,都是常情,它们都叠放于端庄的举意上。

       安拉是仁慈的宽恕的主。

7

         辞别斋月在即,当谨记:

         “身斋有时,心斋无止”,方为真穆民。

相关文章

  • 心斋无止

    作者:张再利 我们的初心安居在天园。 后来,被权、财、色、慾侵袭而沦落人间。 信仰之道,实为回返初心之路。 以斋戒...

  • 庄子心斋法

    原文: 颜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日: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於耳,心止於符。气也...

  • 虚而待物与安之若命—— 庄子 (9)内篇  人间世(二)

    接前段,孔子在否定了颜回的做法后,对他明确提出了“心斋”,心斋指的并非是祭祀之斋,而是要“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

  • 庄子心斋法

    庄子心斋法(《庄子.人间世》) 原文 “颜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日: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

  • 若问

    若问 情无故 爱无境 心无止 若何 恋无痕

  • 庄子的天空013|“心斋”:虚室生白,吉祥止止

    我们现在常说“人世间”如何如何,其实,正确的说法是“人间世”,它来源于《庄子》书的《人间世》篇。 历史发展到庄子的...

  • 同读《庄子》第九天/心者,虚空也

    今天所读的庄子,借用孔子告诫颜回以“心斋”之法制胜。 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

  • 重生

    心无念处, 浪流无止。 伤无泪,痛无痕, 刻骨为碑,入土, 无须祭奠, 重生草木!

  • 虚者,心斋也-4.29第九天

    孔子给颜回指出大道,让颜回先进入“心斋”,颜回问,何种状态算心斋?孔子说:虚者,心斋也。古诗文网上对心斋状态是这样...

  • 201篇:空杯心(分享)

    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斋无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rixc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