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与子女如何一起玩转计算机
父母,学生,学校才是完整的学习环境
中小学生学习绝对不是学生一方的事情,也绝对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也一定是和整个家庭紧密相关的事情。
虽然在学校,有学校老师的悉心教诲,但大多数没有足够学习兴趣的学生,接受的都是被动的正向影响。学校的教育大多是反人性的,大多数学生都是绷紧神经,在非轻松的状态下学习。
而到了家里,学生的状态是非常自然的,也是非常轻松愉悦的,这个时候,他们的所见,所听,所思,所感是主动的,是顺从自已内心意愿的,也就是顺人性的。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的行为习惯都和父母的行为习惯有很大的相似性。
试想,孩子在家,常常见到父亲在家打游戏,他是否一接触游戏就容易沉迷其中;
试想,孩子一回到家,常常见到父亲在家整包整包的抽烟,他见得多了,耳濡目染了,自然也学着在小学或者初中阶段就开始吸烟了,这是一件大概率事件,他见多了父母的抽烟恶习,一旦无事可做,便容易在脑海里做这种有点神秘的事情,他带着好奇心去尝试,接近百分之百的概率就成功了,毕竟,在家里面处于顺人性学习状态的孩子学习的效率是最高的。
因此,除了学校,家庭环境(父母),学生三者缺一不可,三者整体协作好,才能构建良好的子女学习环境。
父母的说和做
父母的言行是对子女最好的教导,而说和做绝对不是一件事情,永远是俩件事情。这正如臧克家在有关闻一多先生的文章《说和做》里所说“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父母绝对没必要像《说和做》里面说的那样,表现得那么完美,一定也不要对自己要求过于严格。
但至少可以做到让子女感觉到“父母是和我一起在学习”,即使无论你使用了什么方法,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让子女学习起来感到枯燥,乏味,甚至痛苦。但在过程中,子女是绝对会像这样想的:“父母为什么没有感觉到学习的枯燥,甚至有时还让人感觉兴趣盎然,这是不是我的问题,我要好好反思一下......”,于是,在大多数情况下,孩子未来的发展再怎么也不会不好。
而父母要想子女用好一生中不得不面对的计算机和手机,那就要在计算机和手机这俩个工具上,做好“说和做”的问题。
毫无疑问,绝大多数情况下,做比说的力量来得有效得多了,少部分情况下,说也能起到不错的效果,关键在于怎么说。同样,在少部分情况下,做也不一定有效果,关键也在于你怎么做。
所以,重点中的重中之重便是如何做以及如何说。
如何做?
事实上,如何做也不是绝对的,毕竟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事情,那如何做就变成了一件if else语句问题,正如下面的程序所表达的意思:
role1="非计算机从业者"
role2="计算机从业者"
yourRole=input (输入:你告诉我你的职业,邮件或者微信或者口头告诉我......,反正能告诉我就行)
if(“非计算机从业者”==yourRole){
我告诉你,如果你是非计算机从业者,你可以怎么做......
}else if("计算机从业者"==yourRole){
我告诉你,如果你是计算机从业者,你可以怎么做......
}
以上的问题,无非就是分类讨论的问题,如果你是非计算机从业者,其实对上面代码的理解,也没有多大的难度,也无非就是大家常常讨论的视情况而定,因地制宜什么的。
如果你是一名非计算机从业者,你可以如我在上面提到的计算机逻辑层面给子女一系列必要的辅助。你可以和子女讨论完成某件事情的步骤,然后问他们如果用程序来实现步骤,这在很大的层面上,能与子女在互动中一起学习,而重要的是子女说不定感觉是在和你一起玩游戏呢。
如果你是一名计算机从业者,那将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你可能已经发现了其中的意义,但事实上,很多事情都有更多你没发现的意义,比如当你决定实践“如何与子女一起玩转计算机”这么一个学习实践时,你将在表达能力这件事情上有进展。
如何说
说好了,说也是一种极好的学习方法,费曼学习法说的就是一种说的学习方法。其费曼学习法的介绍如下:
(1)第一步,获取理解知识
(2)第二步,复述知识
(3)第三步,再次复述
(4)第四步,循环加强
(5)第六步,实践检验
费曼学习法的效果如何?
我们来对比分析一下下图,大致就有一个清晰的结论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12184942/6e1af8c1a789c090.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