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Ⅱ《大师的秘密》(7)智慧在有无之间

读书Ⅱ《大师的秘密》(7)智慧在有无之间

作者: 芬芳玲珑 | 来源:发表于2023-12-25 19:16 被阅读0次

第五十章 梅迪尼:疲惫的农夫

智慧在有无之间

这个农夫的修行原理是什么?它的修行经过了一个怎样的次第?

问:“瑜伽士对梅迪尼的开示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以苦乐的觉受带动意识来修身。这种修法类似于反观内照,这是一种生起次第的修法;第二部分是以舍离苦乐的觉受来牵引妄念,然后反观内照,将妄念逐渐消融,然后观察种子字以修定力,这种修法类似于圆满次第。请问,这样理解正确吗?

这种说法有道理。对梅迪尼来说,刚开始的修,其实就是用正念代替妄念,将仪式当成犁,将苦乐感受当成牛,让他们在因缘和合的身心上耕作,撒下认知经验的种子,收割惊喜无量的谷物。这时就会在连续的实相之流中生起喜乐。这种修法不是大手印,但它仍然属于一种方便,但修到后来,当你能将诸相收摄到心中,也就是不再被眼前的声音、景象、对话把心牵走,让他们变成水泡、变成电影画面,让其瞬间出现,又瞬间消失,心始终在静里,但明明白白的知道一切的发生、变化和结束,那么你也就融入明空,契入大手印了。那时候,你所有的因事而产生的念头都会消失不见,你就会证得悉地。

注意,所有念头消失之后,如果你心里没有别的东西了,就是错误的,不是大手印。我经常说,无记、顽空也是消于无念的。所以,不要追求无念,要追求破执,否则就不是究竟成就,最多就是悉地成就。真正地究竟成就,其实已经没有念和无念的分别了,他也会生起念头,但都是自性的妙用,俱足佛的五种智慧,能发挥无穷的作用,既如如不动,又了了分明。正如《金刚经》所说的:“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所以,他不在乎念头,有也罢,无也罢,他都是那样,不会改变什么。修到这一步,他才算是真的修成了。修不到这一步时,他就要在乎念头,还要根据情况将念头分类。

比如,人的念头有正念、负念、无记三种类型。所谓正念,就是正面、积极的念头,它是向上的;所谓负念,就是恶的、负面的、消极的念头;既不正又不负,既不善又不恶,就是无记。无记的人没有烦恼,但无记也不好,因为,因为没有念头的人没有感觉,他和眼前的杯子、石头是一样的,这样修上再久,也不可能修成,因为他连修的过程都没有,就像悬崖上的那棵松树。所以,修行需要念头,需要正念,需要正面的、利众的、成佛的、慈悲的、智慧的念。真正的修行,就是靠正念、正思维成佛,而不是靠负念害人,也不能在无念中冬眠。单纯的无念,并不是入定,你要反复提醒自己。

不过很多人都能背出这句话,但在生活中还是会弄错。为什么?因为,他还没有真正进入那种无念但有觉知的状态。

有人曾经对我说,你可不能开车啊。我问他为什么,他说,万一你入定了,什么念头都没有了,大脑里一片空白,不是很容易出车祸吗?我说,你说的不是入定,是愚痴、发呆或者昏过去了。真正的成就者,无论做什么都是成就者,而且他至少是个清醒的人。只要是清醒的人,就有判断思考的能力,成就者不同的,是他的思考中没有“我以为”,是佛的五种智慧同时发生作用的产物,是一种智慧的判断。它不太好说,无论怎么说,不懂的人也很难听懂,但你至少该明白一件事:它不是大脑一片空白。

所以,不要害怕妄念,也不要压制妄念,慢慢的学会如何不压制妄念,同时把妄念转化为正念,用正念取代负念。传统的仪轨一开头就是:“至诚发大心,皈依奶格玛,即为香巴子,持名即修行。虔诚相应时,子母慧光明。大印容诸法,普被三根人,祈请奶格玛,满愿守誓戒。佛我本一体,成就本尊身。坚定吾空性,赐吾瑜伽密。空性观诸法,乐空不相违。还有“吾今发大心,身意供师尊。祈请师加持,不舍菩提心”,等等,都属于正念。当你持续重温这些内容时,你的思维方式就会慢慢的改过来,从利己、自私变成利众慈悲,慢慢地,就像逆行的汽车转向一样,经历一个有点别扭、艰难的过程,然后走上正道。这时,你人生的行程就会变得非常顺畅了。

在没有得到真正的明空智慧时,保持正念,用正念取代负念,就是最好的修行;明心见性之后,这种造作的修就不需要了。因为,这种修看起来很好,但本质上仍然是散乱修,只能说是一种退而求其次的选择。将纷飞的念头清洗一遍,让心渐渐变得纯净,让人格渐渐的升华,然后才谈得上超越、明白、觉悟。到了最后,你所有的念头都会变成真心的妙用,你也不管他在世俗标准中,到底是正还是负了。真正的圣者也会骂人,有时还会骂的很难听,但他实际上是在持咒,哪怕他在打你,把你打的鼻青脸肿,也是在用一种仪轨消除你身上的业障,只是这种咒语和仪轨有着“负”的外相而已。

可见,我们不能用世俗的眼光衡量成就者,也不要干预成就者对弟子的调教。不管外相上看多么难以理解,也必然有他的原因。毕竟他是成就者,他看得比凡夫要远的多。但如果弟子信心不足的话,成就者哪怕有太阳般的智慧,有月亮般的慈悲,也不能帮弟子减少修行上的障碍,以及真正的磨难。所以,成就者总是很无奈。我们要学会理解成就者,学会减少自己世俗的判断,不要用常人的思维逻辑来衡量成就者。

相关文章

  •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03 向外探索时不忘向内的修炼 2023

    【原文摘录】 撒冷王在跟男孩告别之前,讲了一个故事:一位商人派他的儿子去向智慧大师讨教幸福的秘密。智慧大师让男孩带...

  • 一篇读书笔记3

    一位少年跋山涉水来到一个美丽的城堡寻找一位智慧大师讨教幸福的秘密,智慧大师认真听完少年的来意后建议少年先在城堡里四...

  • 有无之间

    一段情,一件事,如果你不是当事人,是没有发言权的! 郑微轰轰烈烈爱过陈孝正,小说里他还是嫁给了林静!身边不少姑娘说...

  • 有无之间

    从七月到现在,心情和境遇都像过山车一样,偶尔有一点点的幸福,但大部分时间沉浸在“你个傻子”的自责中,肠子悔青...

  • 有无之间

    在遥远过去你我就似无缘如果还有这个世界不会改变我不曾留恋那个瞬间而你却留在我生活的边缘想到你我只有无奈的相信在边缘...

  • 有无之间

    从七月到现在,心情和境遇都像过山车一样,偶尔有一点点的幸福,但大部分时间沉浸在“你个傻子”的自责中,肠子悔...

  • 印象深刻的一本书

    读书,你可以知道字行之间蕴含的秘密;读书,可以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读书,可以让我们的见识变的丰富;读书,可以...

  • 投资大师顶级智慧系列一:投机之王—杰西.利弗莫尔

    ——香帅的《北大金融学课》投资大师顶级智慧系列读书笔记 香帅老师的《北大金融学课》推出了“投资大师顶级智慧”系列,...

  • 读书:在博览与专精之间2021-11-01

    读书:在博览与专精之间 读书,怎么才能进入呢?应该怎么读呢? 我们的鲁迅大师曾经讲过: 读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不...

  • 佛法讲的是什么

    2017. 7 青岛 宗萨仁波切 2017年7月5日,非常有幸在朋友的邀请下,能在现场亲耳恭听大师的智慧开示,尽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Ⅱ《大师的秘密》(7)智慧在有无之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rnh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