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孩子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这是柴静采访在广西山区义务支教10年的德国志愿者卢安克时问到的一个问题。
卢安克回答“如果自己作为老师,带着一种想象,想象学生应该怎样,总是把他们的样子跟觉得怎样比较,是教育上最大的障碍,这样我没办法跟他们建立关系,这个想象就好像一面墙在学生和我之间,所以我不要这个想象。”。
我觉得这个回答像是一个公式,可以套用很多的代表:“如果自己作为老师(父母、孩子、公婆、媳妇、丈夫、妻子、朋友……),带着一种想象,想象学生(父母、孩子、公婆、媳妇、丈夫、妻子、朋友……)应该怎样,总是把他们的样子跟觉得怎样比较,是教育上(关系上)最大的障碍,这样我没办法跟他们建立关系,这个想象就好像一面墙在学生(父母、孩子、公婆、媳妇、丈夫、妻子、朋友……)和我之间,所以我不要这个想象。”。
卢安克的这个想象指的就是某一种“应该”吧?好玩吗?
卢安克的博客内容看武志红的《每一种孤独都有陪伴》里写到“小我”与“真我”的概念:
“小我”:是可以变化、可以改造、可以消失的,比方说“你是你的名字吗”“你是你的职位吗”“你是你的经历吗”“你是你的身体吗”“你是你的情绪吗”“你是你的心里结构吗”等等,也是自以为是,是自恋的自己。
“真我”:是不会改变也不会消失的,是恒定不变的,如果我们能与‘真我’合一,那么我们将会获得真正的安全感。
武志红在书里还讲到了对“感觉”的认识,他引用了印度哲人克里希那穆提的回答:“感觉是我的本真与其它存在的本真相遇那一刻的产物。”
所以会有“感觉是不会骗人的”一说。
武志红说假若一个人执着于“小我”,就不可能与其他存在的本真相遇了。这个“小我”,就是卢安克所说的“想象”吧?
武志红在书中说:“不管一个心理医生掌握了多少知识,那些知识必定是思维层面的内容。如果他执着于这些知识,他就不可能与来访者的‘真我’相遇,好的疗效也就不能发生。一个心理医生执着于自己的知识体系,也就是执着于‘小我’的自恋。”。
这一段,是不是也可以看做一个公式来套用:“不管一个心理医生(任何人)掌握了多少知识,那些知识必定是思维层面的内容。如果他执着于这些知识,他就不可能与来访者的‘真我’相遇,好的疗效(关系)也就不能发生。一个心理医生(任何人)执着于自己的知识体系,也就是执着于‘小我’的自恋。”
怎样?可以吗?
知识带来的控制感只能凌驾于某一领域内,即使获得了权利感,但有时恰恰是权利感使得阻碍这一领域的发展。自以为——是,即“小我”,造就了“应该”的样子。
情绪,就在一个又一个的没成为“应该”的样子中生出。不真实和面具也在成为“应该”的样子中萌芽壮大。
这样,我们会有和本真相遇那一刻的感觉吗?
所以才存在许多幻象的信任:我给到了你“应该”值得信任的样子。
我们有没有思考过,自己“应该”的样子会不会满足别人眼里“应该”的样子呢?有人会说不在乎别人看法,但同时却很关注怎么看别人,那是真不在乎别人的看法吗?
你套个圈箍住我,我套个圈箍住你,这游戏不好玩。
孩子没能力套住大人,可我心里清楚,孩子被大人套住以后的滋味不好受啊!
愿我们都能取下“应该”的符咒,真诚的面对自己,“爱出者爱返”,不约束不控制最终会轻松到自己。
小树“应该”成为什么样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