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收到!收到!……”
四十多条消息提醒音在手机上响起,令人一阵反感。这样的频率和没有规律的间隔时间,不用打开也知道,是那些自己上学时或用功或不用功的家长们,在乖乖地履行着一个好家长的角色,响应着老师的某项要求。
这一次,是告诫。说是有骗子混进群,冒充学校要求家长们付某项款项,提醒学生家长不要受骗,学校绝不会这样做。
这个有骗子的群,可能发生在全国其他地方的某一两处。但受到告诫的,是全中国的家长。就像一进小区门就能看见那长长的反诈横幅一样,“被骗”似乎是十四亿人都有可能面临的问题。十四亿人的智商和智力,都不及骗子厉害。这是令人很无语的事情。
我相信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会有这么具有普遍性的要求全民防范不具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听到过一个数据,去年全国受诈骗影响的人数,是九百余万人,相对全国人口,比例在千分之六左右。
一千人里面,有六个人会受到诈骗的影响,这个数据确实有些高。但它的相对面是,有994个人是不会受到这种影响的。
但这994个人,要为那6个愚蠢的、贪心的、胆小如鼠的、不懂法律的、不明白人生基本道理的人接受教育。接受社会那充满热情和殷切希望的常识教育,以及如同重新当一回小学生般的尴尬心情。
这样的情形,随处可见。例如飞机安检,从前可是没有火机、火柴不能随身携带的规定,自从出了一起与火种有关的案子,从此进入机场就告别了打火机-可气的是,似乎携带了,就是一种可耻、可恶的行为。人们完全忘记了,这是一种被剥夺了的个人权利,原因仅仅是,有N万分之一的可能,有人会用这种工具来做坏事。
这是一个联动的信息社会。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从前有句老话,叫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现在这句话自动失灵了。
无论这个事关不关己,都没有人能把它挂起来。至少,我要在厨房的忙碌之中,抽出个小空,洗掉手上的油腻,擦干手上的水渍,打开手机,点开微信,进入班级群,和其他的乖乖家长一样,回复两个字:
收到
谢谢老师的不辞辛苦,我相信老师也不愿意转发这种侮辱人智商的教育要求,他们只是在执行社会运转的环节。为了那千分之六的需要被教育的群体。向老师们致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