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期的主题是贪婪和诱惑,一开始的时候跟评论里的那个朋友一样怀疑“贪婪”和“诱惑”定义的正确性,后来发现这个定义的适用范围是投资领域,也便作罢。
在真正的金融投资领域我能谈论的东西实在有限,虽然一年多以前就被老师教导要学习这方面的知识,但是一年多后依然固我,说来实在惭愧。撇开金融领域的投资问题不说,我觉得“投资”这个词可以通用到其他方面,比如说“自我投资”。音频中提出了一个“复合年化收益率”的概念但是怎么做才能让自己能处于复利的良性增长的循环中呢?我的经验是两个:一是使自己始终做出上风位的选择;二是雄心。
曾经在知乎上看见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假设你是一个大一新生,还在犹豫主修数学或是经济,请问最终你会选择哪个?这个问题问得其实很无厘头,没有任何实际的前提条件和选择的背景,但是真的去思考这个问题时,我得到的答案是选数学。选择数学可以很容易地从数学出发进入几乎任何领域,数学可以给你更多的选择。如果你主修数学,你可以相对轻易考入经济学研究生院;如果你主修经济,那么就很难读数学的研究生了。这个选择过程的启示是:在不断选择的过程中始终保持上风位,即你要做出的选择,是使得自己未来选择余地变得更加宽广的选择而非反之。
当然这个故事有很多的局限,但我举它出来只是要说明“复利成长”的第一步选择要遵循的原则——做出上风位的选择。但是什么选择才是处于上风位的选择呢?这个问题的解答是:去寻找聪明人聚集的群体和不断挑战对于自己而言困难的事情。在聪明人聚集的群体,意味着你有更大的机会去遇见新思想和新的机会,开辟自己从未进入的领域。难则意味着忧虑,如果没有担心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是否会得到糟糕的后果,没有担心自己是否会受到失败的打击,那么它还不够难。解决难题意味化解忧虑,释放自我感觉和成就感会不断激励自己变得更好。
我要谈的第二点是雄心。Ambition意味着除了学校里的日常活动以外,还要从事一些新的活动。这些新的活动并非只是成为某个社团中的一员,帮助完成一次活动的组织工作,因为这并非是一件困难到可以称之为挑战的事。雄心说的是即使身处象牙塔也要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看看工业时代人们的工作和生存方式,提前为自己进入这样的状态做好准备。
一直以来我把自己在校园的学习当成一份工作,一份正职工作,完成所有的任务和他人提出的要求就OK了。遵守规章制度使我看起来循规蹈矩,但是在制度化的社会中,守规矩是一种常态。当正职工作做完时,我就可以开始去干真正的工作了。这并不意味着我可以随意敷衍,我的意思是在这种思考方式之下我将永远都处在一种有事做的状态,而不必浪费时间。
做出上风位的选择加上保持雄心是我认为复利成长的最关键的两点,一个给出了成长的方向,另一个给出了如何保持成长状态的方法。这两个如果换到投资领域中是否可以约略等于选择一支有潜力的股票和投资之余的学习过程。贪婪在个人成长中是以何种状态存在我倒是不知道,但是我觉得在个人成长中有一点野心是必要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