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时期,历史上有一名有名的宦官名叫赵高。秦二世在位时,赵高想要篡夺皇位,但是他不知道朝廷上下中有多少人是支持他的,于是,牵来一头鹿故意说这是这一匹马,没想到,朝廷上居然有不少官员站在赵高这一边,看到这种情况的胡亥一时间竟也认为自己眼花认错了。于是,就有了指鹿为马这个典故。
这个典故一方面讽刺了一些人因为惧怕权势不敢说真话,颠倒是非黑白,另一方面体现出大众具有从众心理。

还记得皇帝的新装吗?骗子为了防止有人揭穿皇帝什么也没有穿,故意放出话——只有愚蠢的人才看不到这件新衣服。当皇帝穿着“走在大街上的时候,所有人都心知肚明,自己明明什么也没看到,但是谁都不想做那个最愚蠢的人,都不敢说出事实真相。事情的真相终于在一个孩子口中败露了。
是的,皇帝什么也没穿。
寓言故事总是以欢快、幽默的方式讲述揭示了现实生活中赤裸裸的真相,我们需要做到的是透过故事的表面去挖掘内在深层的含义。

当今我们身边有很人伪装成成功学大师四处讲课。他们讲课的本质是围绕着一个话题,那就是你不听我的,你就是错的,你不听我的,你就会失败,你不听我的,你这辈子都注定这样了。
他们会在课程现场说很多看似很有道理的段子,其实当我们冷静下来仔细分析,他们的话也未必是绝对的正确。能说出绝对正确的话太难了,就连孔子也很难保证他能说出绝对正确的话,更何况是我们一个普普通通的平凡人。你当时反应不过来,一是因为他们不会给你思考的时间,就进入下一个话题了,二是因为从众心理,不说成百上千人,当三个人中有两个人说你今天状态不对,你就会觉得他们说的是对的。于是,整堂课,一直被洗脑,一直在追着别人的思路跑。
芈月传中,魏美人因中了王妃郑袖的圈套,说她的鼻子长歪了,而被楚怀王杀死。
魏美人的专宠,遭来了南后郑袖的妒忌,精心谋划了一个局。南后先是假意讨好美人,以姐妹相称,得到她的信任以后,便巧言暗示她,大王曾说过她鼻子长得有点歪。
单纯的魏美人如临大敌,反反复复的照镜子,她愈发觉得自己鼻子确实不够端正,于是便询问南后该怎么办,南后便送了她一只扇子,教她在大王面前,可以用这只扇子挡住自己的鼻子。
另一边,她故意在大王面前编造谎言,说魏美人之所以一直用扇子挡住自己的鼻子,是因为大王身上有异味,这让原本就非常在意这件事的楚怀王异常愤怒,当晚就来到美人宫中,见她死活不肯放下扇子,又见她点着释放香味的灯,一气之下竟然下令割去美人的鼻子!

可见从众力量之大可轻松置人于死地。
前一段时间,微信里一个平时关系还挺不错的女孩子给我发微信,她说自己听了一个很有身份人的课,至于对方的身份到底是什么,我就不说了,因为我最后也没有去,其真实性还有待商榷。她当时那种内心汹涌澎湃,激动得无以言表的心情,说实话,我很能理解。我二十多岁的时候听了一些成功讲学也是这个样子,恨不得让所有人都知道这个人有多厉害,我有多崇拜对方。 我一直奉行一个原则,不去打扰别人的快乐。可后来,她居然劝我也去报课,劝导的口吻让我极度不适。可能是隐约感觉到我不感兴趣,她有点生气,然后突然间上升到人身攻击......。
可想而知,她的劝导以失败告终。后来,可能是为了展现自己听了这样的课有多么成功,她经常会在朋友圈发布一些浓妆艳抹,穿着礼服参加活动的照片,俨然把自己伪装成了一个上流名媛的样子,对于她这样的变化实在让我嗤之以鼻。最后,我把她删了,从刚开始的同频到异频仅用了两年的时间。
事情的对与错,我不想去探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坚持和选择,坚持自己坚持的,选择自己选择的,不要像浮萍一样,只会随波逐流,虚无缥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