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
从一幅对联说起

从一幅对联说起

作者: 尚云楼主 | 来源:发表于2018-09-24 11:14 被阅读39次
从一幅对联说起

“春暖带云锄芍药,秋高和露摘芙蓉”。

——这是我偶然在一间旧药店的门板上看到的一副对联。春暖带云,秋高和露,多美的意境。简约的文字,巧妙的组合,就可以将这些熟悉的文字变得这样具有神奇的力量。就像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平淡而悠远的意境让人咀嚼许久。

遇见这样的文字,就像他乡遇见经年不见的儿伴一样,虽有千言万语,旧忆如涌却只会说出这句话:好久不见啊!文字的表现力在汹涌澎湃的感情面前显得如此的软弱无力。如我现在要说出它的好,却不知从何说起一般。

有时候觉得,试图解释美是徒劳的。面对同样的文字,有的人有感觉,有的人毫无感觉,这都是很正常的。

所以美的东西是客观的吗?我认为,就对象的存在不存在而言,它是客观的,就美不美而言,它是主观的。所以,就这点而言,我们必须要允许多样化的存在。罗素早就说过:“参差多态,才是幸福之本源”。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就是一次在思想文化上的大碰撞,许多思想迄今为止还让我们深受其惠。但到了秦代,由于专制统治的强化,思想的钳制愈演愈烈,那种百花齐放的局面一去不回了。

因此,美是有一定规律性的,但美没有一套放之天下皆适合的标准。只有遵循一定的语言规律,按照韵律要求,才能写出抑扬顿挫的诗歌;只有了解光线的配合与色彩的变化,才能画出符合要求的图画。

但仅仅这些还不够。不是吗?如果没有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我们还能理解陶诗的恬静悠然吗?如果没有整个文艺复活运动的思想背景,我们还能理解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吗?然而这些就够了吗?依据这些相同的资料背景就能产生相同的美的感觉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这不用我赘言。

秦始皇所做的“书同文,车同轨”是值得后世敬仰的伟业,可是他的焚书坑儒就让人诟病了。秦始皇想让天下的人都读一样的书,奴化天下人,好让他及其后代千秋万代地统治天下。只可惜,“希特勒来了又走了,德国民族是永存的”。这话是斯大林说的,说得非常透彻。不过,好像从秦始皇开始,后来的人都用类似的办法来对付人的思想,而且越来越精致。

从此以后,春秋时期的那种思想的繁盛局面,像历史上的一次昙花一现,再也没有出现过了。无怪乎黑格尔讲到人类的思想传统时说:“在个别国家里,……它的整个理智的活动是停滞不前的;譬如中国人也许就是这样,他们两千年以前在各个方面就已达到和现在一样的水平。”(贺麟译本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

这样的话,实在值得我们想一想。

话题似乎扯得有些远了。其实,就像我遇到这副对联一样,它给了我一种美的享受,可是换作其他的人,可能没有什么感觉。我总不能把我的感受硬塞给他是吧?如果要这样去做,就应了一句潮汕俗语:赶牛上楼棚。

相关文章

  • 从一幅对联说起

    “春暖带云锄芍药,秋高和露摘芙蓉”。 ——这是我偶然在一间旧药店的门板上看到的一副对联。春暖带云,秋高和露,多美的...

  • 从一副对联说起248

    读书积善尊宗敬祖,是说一个人不能忘了本,一个人不能不读书,一个人不能不行善,我们有时候村里人说一个人,“他连祖...

  • 地书(7):室雅蘭香

    说起室雅兰香,想必大家都会想到郑板桥的那幅对联:“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其实,这个词正是出自该幅对联,它还与刘...

  • 【绘画心理】从一幅画说起

    520“我爱你” 525“我爱我” 爱你就是给你你所想要的, 爱我就是给我我所想要的。 听起来很简单是吗? 可是T...

  • 春联2

    昨天把自家对联写了,没对联纸了,今天侄儿去买了几幅长大的,九字对联纸,给他新居院门写了幅, 给他别墅堂屋写了幅, ...

  • 对联串串对7

    对联串串对7 第一幅对联 上联:才子出联惊四座,(别人出对) 下联:好汉仗剑走天涯。(如烟有对) 第二幅对联 上联...

  • 路舟原创:

    天下都城隍,从一副对联说起 表里河山,华夏圣地。太行山深处,有一庙宇坐北朝南,独立山头,气...

  • 购书随笔

    本来自家过年的对联打算在家里写,前两天,发现家里备的对联纸不多了,仅剩三幅小对联,有一幅还是缺横批,门心...

  • 半幅对联

  • 半幅对联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一幅对联说起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rvc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