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ML关系简单介绍
UML简单使用的介绍
创建型设计模式
Android设计模式-单例模式
Android设计模式-工厂模式
Android设计模式-抽象工厂模式
Android设计模式-建造者模式
Android设计模式-原型模式
结构型设计模式
Android设计模式-代理模式
Android设计模式-装饰模式
Android设计模式-适配器模式
Android设计模式-组合模式
Android设计模式-门面模式
Android设计模式-桥接模式
Android设计模式-享元模式
行为型设计模式
Android设计模式-策略模式
Android设计模式-命令模式
Android设计模式-责任链模式
Android设计模式-模版方法模式
Android设计模式-迭代器模式
Android设计模式-观察者模式
Android设计模式-备忘录模式
Android设计模式-中介者模式
Android设计模式-访问者模式
Android设计模式-状态模式
Android设计模式-解释器模式
1.定义
将一个类的接口变换成客户端期待的另一种接口,从而使原本因接口不匹配而无法一起工作的两个类能一起工作。
2.适配器模式UML图
适配器模式分两种,一种为对象适配器,一种为类适配器
2.1 类适配器
类适配器UML图2.2 对象适配器
对象适配器2.3区别
类适配器是类间继承,对象适配器是对象的合同关系,也就是类的关联关系。这是两者之间的根本区别。
而且对象适配器是通过类之间的关联关系进行耦合的,因此在设计上会更加灵活。而类适配器只能通过覆写源角色的方式进行扩展。
2.4角色介绍
- Target 目标角色 该角色定义把其他类转换成什么角色,也就是我们的期望接口,我们真正需要用到的角色
- Adaptee 源角色,也就是你想把谁 转换成目标角色
- Adapter 适配器角色 适配器模式的核心角色,功能很简单,就是要把源角色转换成自己需要的目标角色。
适配器模式要实现的主要作用,如下图所示
image.png
A B一个为源角色,一个为目标角色,而适配器的作用就相当于C,通过一系列操作,使A和B能够连到一块使用(间接连到一块也算。。)
3.简单实现
3.1类适配器
3.1.1 目标角色
public interface Target {
void method();
}
3.1.2具体目标角色
public class ConcreteTarget implements Target {
@Override
public void method() {
System.out.println("我需要使用HDMI接口线");
}
}
3.1.3源角色
public class Adaptee {
public void method2(){
System.out.println("我需要使用USB接口线");
}
}
3.1.4 适配器
public class Adapter extends Adaptee implements Target {
@Override
public void method() {
super.method2();
System.out.println("使用了USB转HDMI线,现在可以使用在HDMI线上了");
}
}
3.1.5场景使用
public class MyClas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Adapter adapter=new Adapter();
adapter.method();
}
}
打印结果为
我需要使用USB接口线
使用了USB转HDMI线,现在可以使用在HDMI线上了
3.1.6 例子简介
简单来说。。就是我现在有一根HDMI的线,但是我想插在电脑上,需要使用USB的线,所以我中间用了一个转接线(也就是adapter的作用),将HDMI转为了USB,这样我就能插在自己电脑上使用了!(也就是个例子,,知道现在电脑肯定都有HDMI的接口。。。)
3.2 对象适配器
其实大多都没有怎么变
3.2.1目标角色(没有变)
public interface Target {
void method();
}
3.2.2 具体目标角色(没有变)
public class ConcreteTarget implements Target {
@Override
public void method() {
System.out.println("我需要使用HDMI接口线");
}
}
3.2.3 源角色(没有变)
public class Adaptee {
public void method2(){
System.out.println("我需要使用USB接口线");
}
}
3.2.4 适配器
public class Adapter implements Target {
private Adaptee adaptee;
public Adapter(Adaptee adaptee) {
this.adaptee = adaptee;
}
@Override
public void method() {
adaptee.method2();
System.out.println("使用了USB转HDMI线,现在可以使用在HDMI线上了");
}
}
3.2.5 场景调用
public class MyClass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Adaptee adaptee=new Adaptee();
Adapter adapter=new Adapter(adaptee);
adapter.method();
}
}
3.2.6 例子简介
相对于类适配器,对象适配器是在适配器与源角色之间的关系做了改变,从泛化关系(继承)变为了关联关系。
4.总结
4.1 优点
- 可以让两个没有任何关系的类一起运行,只要适配器能搞定他们就行
- 增加了类的复用性,增加了其用途
- 增加了灵活性,想用就加。。不想用就删。。对原有代码没过多影响。。
4.2使用场景
用于扩展功能时,当需要使用一个已有或新类,但他又不符合之前的接口,则使用适配器模式。
需要注意的是,在设计阶段,不要想着用适配器模式,这根本就是用于修改不合理的设置才产生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