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就算附庸,也要风雅

就算附庸,也要风雅

作者: 元初 | 来源:发表于2017-07-27 21:29 被阅读0次

附庸风雅从来都是带点嘲讽和居高临下的贬义词,可是罗胖先生神一样逆转了它的涵义:附庸是一种信仰,时间长了,也就风雅了;就如“我爱你”不一定是真话,但说了一辈子,就一定是真爱了。

细想想,附庸风雅真是一件极好的事儿。能称得上“风雅”的人或事儿,一定是高尚的、有品的,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但是,附庸风雅实在是一件很难的事,比如我们在朋友圈里发的东东,一般都是用来附庸风雅的,高谈阔论,指点江山,臧否人物,今天混沌,明天得到,其实私下里,还是看段子看的津津有味,甚至花茬看看跑男,非诚勿扰啥的,晚上聚会,弄些烤串,聊聊家长里短的,看看伙伴们的醉态,都是不大风雅起来的俗事。必须得承认:这时的我们,才是真实不装的,虽然忘了附庸风雅。

在“得到”上买新书不知道算不算附庸风雅,尤其是买了这么多看起来既深沉又有内涵的文化书籍之后,感觉旁人注视自己的眼神都多了几分内涵。把它们一本一本摆在床头、办公室,然后盘算着哪些书以后写东西用得着;哪些书以后吹牛用得着;哪些书可以增加自己的修为和学问。最后发现真正喜欢通读的,还是武侠小说、盗墓笔记一类的,只有一件可以断定是真正附庸风雅的,就是爱看原版的大片,尽管不懂英文,看字幕也比听蹩脚的译制片好。当然,如果是辛院长等老一辈配音演员的译制片,则另当别论。

再比如,看到周边有那么多的画家、书法家、诗人,特别是原创群,那么多才华横溢的架构师,既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给那么多的众筹案例做架构,可是,我还是即使懂得了很多道理,依然练不了书法;学不了绘画,只对付写两篇小文,还离不了吃喝玩乐。

据说这是一种叫下里巴症候群的病:虽然主观上努力要作一个风雅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但结果还是在最不经意的时候暴露出自己的俗人本质。

这样看来,下里巴症候群的病,得治,虽然可能骨子里的俗气无法治愈,但还得好好的下个决心:从现在起,要坚定地附庸风雅,特别是与原创群的众筹精英们一起,时间长了,一定就会真的风雅了!

相关文章

  • 就算附庸,也要风雅

    附庸风雅从来都是带点嘲讽和居高临下的贬义词,可是罗胖先生神一样逆转了它的涵义:附庸是一种信仰,时间长了,也就风雅了...

  • 附庸风雅

    烟酒和书画 都拟轻弹挥洒 唯纸墨传成佳话 我等的人,也是这样吗 人生呀,左右一杯腌渍的茶 回过味的人有资格回答 而...

  • 附庸风雅

    朋友圈一朋友发文感怀秋天,寄情人生。遂以拙文回复,不求同感,谨此共勉。人生可以暂时惨淡,但是壮心长存必不能亡。 朋...

  • 附庸风雅

    恍恍乎潇洒, 问君为何如此狂荡不已斩剑如麻! 赋一首淘沙,舞一曲轻纱。 江山如画,不如一点朱砂。 为此不惜浪迹天涯...

  • 附庸风雅

    附庸风雅总是美的 值得歌颂 总好过 在污垢横生的地方 爽快地 一屁股坐下 灵魂哭穷的时候 也不至绝望 在肮脏的市井...

  • 附庸风雅

    人们忽视文化,却往往想着把自己装饰成为一个文化人。中国人有一个习惯,总是喜欢把一些抽象的东西和具象的物体联系起来,...

  • 附庸风雅

    一夜秋风飕飋,二烛泪流不休。 三更兀自惊起,四顾身傍无羞。 怨离迷空叹愁,三沐三熏未咎。 两袖清风孤守,一片痴心难囚。

  • 附庸风雅

    近年来常读一点闲书,聊两句诗词,写几句感悟,因文笔不通,被朋友讥笑为“附庸风雅”,我并不以为耻,反有点儿以此...

  • 《附庸风雅》

    文/小胖 艺术,就我这水平,纯粹附庸风雅。但谁又可否认,那些走过的路,看过的世界,不会让人成长呢~~~ 一个褪...

  • 附庸风雅

    家里下雪了……总得附庸风雅一下……哈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就算附庸,也要风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sbzk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