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综合素质科目一考的文化素养18分,涉及的知识点多,范围广,需要同学们多积累哦!在教师资格证备考的时候文化素养每天看看加深印象,别死记硬背哦,背不了那么多的,看过之后就会有印象,考试就会做了哦!
1、成语时期及主人公
战国:完璧归赵(蔺相如)、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负荆请罪(廉颇)、纸上谈兵(赵括)、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讳疾忌医(蔡桓公)、卧薪尝胆(勾践)、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秦、完璧归赵(蔺相如)、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负荆请罪(廉颇)、纸上谈兵(赵括)、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讳疾忌医(蔡桓公)、卧薪尝胆(勾践)、杀妻求将(吴起)、悬梁刺股(苏秦、孙敬)、惊弓之鸟(更羸)
秦:一字千金(吕不韦)、指鹿为马(赵高)、焚书坑儒(秦始皇)、图穷匕见(荆轲)
汉:一饭千金(韩信)、四面楚歌(项羽)、背水一战(韩信)、破釜沉舟(项羽)、约法三章(刘邦)、孺子可教(张良)、暗渡陈仓(韩信)、十面埋伏(项羽)、手不释卷(刘秀)、金屋藏娇(刘彻)、多多益善(韩信)、老当益壮(马援)、投笔从戎(班超)、马革裹尸(马援)、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
三国:鞠躬尽瘁(诸葛亮)、三顾茅庐(刘备)、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吕蒙)、初出茅庐(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七步成诗(曹植)、言过其实(马谡)、七擒七纵(诸葛亮)、宝刀不老(黄忠)、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胆(赵云)、封金挂印(关羽)、单刀赴会(关羽)、望梅止渴(曹操)、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
魏晋南北朝:入木三分(王羲之)、闻鸡起舞(祖逖)、东山再起(谢安)、洛阳纸贵(左思)、草木皆兵(苻坚)、凿壁偷光(匡衡)狗尾续貂(司马伦)、画龙点睛(张僧繇)、江郎才尽、(江淹)
宋:精忠报国(岳飞)、东窗事发(秦桧)、胸有成竹(文与可)
2、中国古代著名以少胜多战役
牧野之战:武王伐纣。中国最早的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
巨鹿之战:项羽伐秦。
官渡之战:三国时期,曹操、袁绍。
赤壁之战:三国时期,曹操、孙权、刘备。
淝水之战:东晋,苻坚、谢玄。
3、成语的来源
1.寓言成语,如杞人忧天,愚公移山。(主要出现在我国古代文献,如《庄子》井底、之蛙,《列子》愚公移山,《韩非子》滥竽充数,自相矛盾,守株待兔等等)。
2.神话传说中的成语,如夸父追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海市蜃楼,天衣无缝,牛、郎织女等。
3.历史故事成语,汉语成语中,来源于历史事件名人传闻佚事的有很大的比例,如《左、传》《史记》《后汉书》有许多著名战争或历史事件概括而来的成语,如草木皆兵,完、璧归赵,纸上谈兵,破釜沉舟,指鹿为马。
4.名言警句成语(可做了解)如,自强不息,天行健君子一自强不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切磋琢磨。
5.来源于宗教的成语:(佛)立地成佛,借花献佛,降龙伏虎,当头棒喝,(道)鸡犬、升天、点石成金,灵丹妙药,脱胎换骨,长生不老。
6.来源于民谚俗语的:投鼠忌器,唇亡齿寒,城门失火,秧及池鱼。
4.中国古代重要变法
李悝变法:魏国——最早变法。
《法经》:魏国李悝,第一部比较系统地成文法典。
商鞅变法:秦国——最彻底变法,持续时间最长。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奖励军功,按功授爵;建立县制;奖励耕织,禁止弃农经商。
吴起变法:楚国
王安石变法:北宋。农田水利法、青苗法、免疫法、方田均税法。
一条鞭法:明朝。张居正。
戊戌变法:清末。戊戌六君子。
5、世界大战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
导火索:萨拉热窝谋杀事件。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
起点: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
《开罗宣言》:中、美、英,庄严声明:日本所窃取于中同之领土,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全部归还中国。
《德黑兰宣言》:美、英、苏,中心议题是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问题。
《雅尔塔协定》:决定成立联合国。
《波茨坦公告》:中、美、英,敦促日本立即无条件投降,并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
6、中国近现代文学
鲁迅: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郭沫若:《女神》是当代最优秀的革命浪漫主义诗作。
茅盾: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等。
巴金: “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老舍:长篇小说《骆驼样子》、《四世同堂》,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剧本《龙须沟》、《茶馆》等。
曹禺:《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