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天DG设计师辱华的事件吵得的沸沸扬扬,很多明星拒绝参加任何跟此牌子相关的活动,当然我今天不是想探讨DG如何大逆不道,一直有一个问题深藏在我的脑海里,为什么我们泱泱大国就没有一个一线的轻奢品牌呢?
在做个这个公众号之前,成立原创服装品牌一直是我想做的事情,尽管到现在为止我还是个自学的门外汉,我在看到很多公司在要求设计师的作品上,频繁要求参照某些秀场的Ideas,难道我们就不能按照自己想法创作属于自己作品吗?
是的,不能。
尽管很多服装公司也想让服装设计师有更多施展空间,但是市场的力量太大了,每当我走进一些三线的服装品牌店,很清楚的看到他们在山寨一些市场风向标元素,例如一段时期内的风琴包、小猪包、猫跟鞋、Ts老爹鞋等等这些时尚方向,无非是某几个秀场里走红的单品,之后被山寨品牌大量复制,我们确实没有引领风向标的能力,只能追逐市场,这就是现状。
之前在接触一款叫想去APP,上面全都是原创设计师的品牌,他们作品让我觉得绝对不亚于任何一个轻奢品牌的设计师,其实我们并不缺少这些人才,缺少的是助推他们的火焰,他们只能这样的游走零散汇聚不成一股力量。
是的,我们实在缺少力量了,在很多服装的院校里面,更多培养的是专业技能和实操性,学习如何做成一件衣服会比花更多时间去感受看似没有帮助的艺术涵养学习更重要,而正真一个设计师最有力的武器是基于艺术熏陶的一股脑的创意,这也是我们和很多发达国家的在服装教育上最大差别理念,思考下这个问题,在我们国家最有名的几家服装设计学院有哪些?很多的设计师包括华人都选择去中央圣马丁等一线院校深造。
我们一点都不缺少消费的能力,甚至更优于他们品牌本土的市场,看看那些带货女王明星们就可以知道,但是消费的本质本非出自对设计解读和欣赏,记得戚薇演绎《北京女子图鉴》有一幕:陈可碰到看到男友和小三在商场逛街,瞬间想上去手刃小三,但是发现她身上背着一个45万包包的时候,她瞬间就怂了。更多消费群体很盲目,只是想一哄而入想要炫耀的需求。市场潜力很大,但也需要亟待引导观念。
另外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像DG、LV、巴黎世家等等这一波一线轻奢品牌大多诞生于1800—1950这段时间,而那个时候我们的国家还在经历战争的磨难。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欢迎来吐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