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书,日更,让我看到了很多人,挖掘了自己的写作能力,发现了写作之美,享受到了写作的快乐,看到了满满的正能量。通过这个平台结交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也是这些朋友的坚持。让我开启了日更挑战。
同时,也看到了一些日更“滥竽充数”的人,比如我。我就就是这样一位自欺欺人的人。为什么这样自嘲。且听我一一道来。
第一,我的日更,多为存货。
存货,就是多年自己平时写的一些琐碎的文字,借着这个平台,放上去,打着挑战日更的名义,新品装老酒。我的酒,都会注明出厂日期。当然,好的酒,越留越香,令人陶醉。坏的老酒,又酸又臭,让人厌恶恶心。当然,新品老酒也有一个好处,就能看出自己酿酒的技术是否长进,同时反思自我,提升自我。还有,以前的一些问题,如错别字、病句、句读不对等也能这次日更中,稍作修改。
日更,如果写诗,难道是乾隆转世。日更,是挑战,让我想到了日记。能做到高产而又高质量的又有几人呢?如果有量而无质,流水账一样,空空如也,这样的日更意义何在?
第二,我的日更,备注太多。
日更有个前提,就是必须满三百字。当然,三百字对于散文、杂文、小说等文体来说,不算多,甚至可以说有点少。可是,对于一个写诗词歌曲的人来说,有点不合理。五绝,二十字;七绝,二十八字;五律,四十个字;七律,五十六个字;当然,古风有长短,不好说,而我写的按现代人的标准,多为古风;现代诗,如北岛的诗《生活》只有一个字“网”,顾城的《一代人》也是一句羚羊挂角而又包含哲理的话“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这就说明,现代诗和古风一样,长短不一。大部分的诗歌,对于日更来说,一定不是一个好事。
对于这个问题,我在微信公众号平台玩过“原创”保护。
当时,我写过一篇《一半》的新诗。当然,这篇文章没有三百字,我为了“滥竽充数”特地发了点牢骚,牢骚内容如下:
爱情,每个人都有,为什么非要三百字才能接受原创保护呢?很多现代诗压根没有三百字,更别说是古诗呢?我觉得这点,应该改善。很多五言古诗,才二十个字,难道不是原创吗?难道非要300字才算一篇文章吗?字数的多少完全不影响文章的好坏,我建议,公众号,这点需要改善。必须提高才能很好地玩耍。好尴尬,写了这么多,还没不够三百字。言归正传,看到这篇文章,你想到了您的另一半吗?你的另一半在哪里?还有练习吗?还好吗?是否想她?”
如今看到,依旧觉得幼稚,可笑而又值得深思。
为了这个牢骚,我通过一个月的努力,获得的“原创保护”资格,因为这次牢骚又取消了。
当然,时过境迁,我还是那个我,牢骚依旧。只是牢骚换成了“备注”。
以前的我,写诗词歌曲,我从来不备注,其中的典故,或者化用、应用别的的诗词,看的懂的就看,问我我就告诉他,看不懂的就算了。现在,为了“滥竽充数”在诗词歌曲后,我都会尽量备注典故、应用、化用的出处,不为别的,只是为了凑数。可是,有时候,备注后,还是不满,三百字,我会选择去百度百科“偷”。如《苏幕遮》这首词,写完了,备注后,依旧不够三百字,我就去科普一些有关这首词牌的常识。这样的“偷”,我都会备注:本段来自百度百科。这样的做法,我如今想起,真是一石二鸟,一来凑数,二来科普,让那些看这些文字的,顺便了解一些常识。
第三,那就是互捧。
又一次朋友为了自己的文章有人浏览,动不动就发红包,让领取红包的人,吃人嘴软拿人手短,不好意思不看,从而提高文章点击率。如果这样,我觉得失去了写作的目的,写作为谁而写?生命为谁而歌?我认为就是自己。如果花钱去买浏览率,我觉得本末倒置,偶尔玩玩,娱乐一下,情有可原,长期如此,那就是自欺欺人。
既然是朋友,我就告诉他一个方法。如果非要浏览量,我建议您,互捧。现在很多群里,许多人都在挑战日更,你评论他们,然后,他们就会点评你。我太了解这些人了。有些人,就是这样,垃圾都成了宝贝。
朋友听后,哈哈大笑。这个笑,是为自己而笑,还是为别人而笑,都是两者皆可笑。
笑一笑还是好的,毕竟好笑的事情太多了。
容我笑过之后,再举一个例子,再让大家笑一笑,毕竟,这个时代节奏太快,偶尔一笑,何尝不可。
记得简书上有一个“某霸爷”的朋友(朋友,这是我文中管用一个代号)。这位朋友,先关注我,每次一来,就是在简书和我发一条留言:“看看我的文章呗,后面加个笑脸。”对于我来说,既然人家都开口了,我就看一看,然后,习惯的留言一条。可是,当我留言后,他得寸进尺的来一句:“点个赞呗”。我想送佛送到西,举手之劳。可是这样的事情,一而再再而三的的故伎重演。又一次,我不耐烦的回复:“您的目的是什么,我不喜欢这样玩。如果您觉得我写的可以,你可以看,也可以关注;如果觉得不行,不看不关注也可以。我不喜欢文学交易,文学不是交易,那是随心而发,随性而为的生命。”他听了之后,回复一句:“好,我取消关注,取消点赞,删除评论。”
对于这样的一件小事,不知道大家笑了没有,如果没有,也许我讲的不够好,毕竟不是虚构的故事,是真是的现象,这样的现象,也许远远不止在我一个人身上发生过。
当然,还有一些简书朋友,关注我,评论我,时间一久对我的关注没有对他提高访问量、评论量、点赞数量等回报,直接取消关注。果断时间,再次关注我,再次故伎重演。对于演技这样好的人,访问量、点赞、评论自然突飞猛进,相当可观。这样算不算另外一个笑话呢?能不能、该不该和煦一笑。
如果这样算,值得开心的事情太多了,难道我现在空闲,那就再闲聊几句。我记得简书圈还有一位大神,先关注,你写的文章,每篇点赞,然后必评论。而且这个评论,也是神采飞扬,和文章内容,风马牛不相及。我觉得这个还不如孙悟空在五指山上写下“孙悟空到此一游”来的好玩。我一直认为,既然看了,就带着心去看,如果有共鸣,可以留下自己的想法,如果没有共鸣,一言不谈因为无妨,没有必要“交易”般的评论,我们不是在做生意?
好的文章,应该与读者心灵上的共鸣。而不是好的文章,用来交易评论。
为了这个事情,我又一次心情不爽,把所有的关注都取消了。这算是冲动,也不算。这里,对于关注我的,我说声谢谢,谢谢你们对我的陪伴与支持。对于,我关注的,我说声对不起,我液忘了当初怎样和大家结缘,现在又分开,只能说,缘起缘灭一瞬间,喜欢我的自己懂我,讨厌我的我无需解释。
因为这件事,有一次发简书连接在别的群。当然,这样也是一种宣传的目的,还是没有达到,忘我的境界。朋友好奇的问:“你们关注为什么都是零,难道你们说的相互学习、共同进步都是骗人的吗?”我的回答是,不是骗人的,相互学习,没有必要相互关注。可以通过群发,然后看了之后,随心点评,随意交流。
其实,我本人,因为自己水平有限,不爱点评人家,毕竟自己还是半桶水,哪有资格对人家指指点点。同时因为工作问题、文笔不够,还在不停的学习,先充实自己。对于我来说,不太喜欢碎片化的东西。朋友回复:“确实,简书良莠不齐,编辑水平也是。有一些好的文章,其实很多他们都是大体看一眼,压根没有读懂其中味道。”
说到这,我就想起了我一次投稿,我觉得好玩,和大家分享一下,让大家和煦一笑。
记得,我投稿后,收到一条信息,为了保护某专栏,就不具体说谁谁谁了。“您投稿专题的文章《醉花阴》未能入选,请标注词牌名。”看到这句,不知道看过词的人会怎么回复呢?我一脸懵逼的回复:“《醉花间》不是词牌名吗?”那位专题编辑回复:“字数不对,请检查《醉花间》41字,您输入50个字。”我回复:“您可以看看,有三个版本。”专题编辑回复:“那你为什么不标准体裁,词牌有正体和变格之分,下次一定要标准。你这个是新韵,也要备注新韵。”我回复:“不是新韵。”然后那位又一大堆的解释。其实,我这篇文章为了满足三百字的日更,已经“滥竽充数”的备注了冯延巳的变格,同时还把冯延巳的文章备注其中。只是不想解释,我就回答一句:“谢谢。”对于这样编辑,不知道大家看了之后,会怎么看待这样这的编辑呢?会怎样看待这个专题呢?会怎样看待这个平台呢?
还有一次,我也是投稿了某专题,说我的不押韵。其实,我用的是拗救,同时也是“滥竽充数”的科普了拗救。
笑话太多,笑了也好,没笑也把。笑过之后,是否会笑而不语,不语而心忧。
老子的《道德经》有这样一句话: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接下来的事故,各位自己去发现,去书写。
我一直认为,人无论怎么站着,脸都会对着人,同样屁股也一定会对着人。我不是四面佛。
许聪【原创】2018.8.31深圳
网友评论
有一些规则,习惯就好。看破不说破,自己是个明白人就可以啦
哈哈,谢谢,我也是无聊闲语,说的不周之处,多多包涵。
真情流露,感人至深!
敢言豪爽,直入肺腑!
令人深思,谓之乾者!
牵词赋雅,可谓顺者!
弄笔成章,可谓成者!
一气呵成,可谓王者!
坤词乾语,真乃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