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正在进行期末复习,每天按部就班地讲复习知识点,做练习题,这样老旧的复习方式根本没有办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复习效果可想而知。改变学生是比较难的,只有改变自己。于是,我在网上搜索有趣的复习方式,突然,一则“鲶鱼效应”的文章进入了我的视线。
文章中写道:挪威人喜欢吃沙丁鱼,但是沙丁鱼不容易储存运输,而活鱼的价值是最高的。为了将沙丁鱼完美地运输到岸上,渔民就想到了一个办法:在沙丁鱼里面,放进去一些鲶鱼。鲶鱼生性喜欢动,并且鲶鱼的口味不挑剔,各种鱼类都可能成为它的食物。所以,混入了沙丁鱼群的鲶鱼,不断搅动着水里的空气,这就大大增加了沙丁鱼的活性。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叫做鲶鱼效应,通过一种刺激和手段,让一个平庸的人,也能够从中获得更多的动力,然后不断变好。
其实,班上那些学习暂时落后的,有很大提升空间的同学不就是那些“鲶鱼”吗?这些“鲶鱼”可以向比他成绩好一点的同学发起挑战,从而在这样的竞争中共同进步,以此引发教室里复习生态发生变化。
我的行动力向来强,我马上行动起来了。我先制作了一个有关于鲶鱼效应的故事的课件,再制作了挑战书和应战书,做好准备后,我迎来了少先队活动课。
上课伊始,我先讲述了咸鱼和鲶鱼的故事,我问同学们:“你们想当咸鱼还是鲶鱼?”学生们都很上进,纷纷表示要当鲶鱼,有了这个铺垫后,我又造势,那你们能不能在期末复习的过程中当一次“鲶鱼”,向比你厉害的“沙丁鱼”挑战呢?学生们一听挑战,迅速来了兴趣。
“老师,我想挑战我的‘师傅’,她比我厉害,我想试试超过她!”小诚拍着胸脯说。
小宇立刻站起来:“我的好朋友一直成绩比我好一点,我想挑战他!”
一个又一个同学说出自己想挑战的同学名字,那这些同学是否敢应战呢?我让给学生3分钟去寻找同学参加挑战赛,教室里瞬间炸开了锅,他们兴奋地行走在教室里,眼神里充满着渴望,我从他们的身上看到了一些活力。
三分钟时间很快就到了,我用手势示意同学们安静下来,我再请学生上讲台领取挑战书和应战书。为了让“挑战赛”更有仪式感,我还让学生之间设置了挑战赛的“赌注”,学生的脑洞大开。“赌注”也是丰富多样,有的是给赢的同学写一篇赞美的500字文章,有的是送她一支笔,有的是输了写两张练习卷……学生们竭尽所能思考。
双方签署好“挑战书”和“应战书”后,我还让同学们签字并盖上手印。
就这样,“挑战赛”的准备活动就完成了,挑战效果怎么样呢?结果还没有出来,我不得而知,我知道的是,学生的状态越来越好了。课间能看到挑战双方互相抽背知识点,还能够主动交流复习的方法。
唯有主动才能获得更好的效果,这场“挑战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想,无论结果如何,这对于学生而言,都是一笔很大的财富。我期待着学生的改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