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李商隐
地胜遗尘事,身闲念岁华。
晚晴风过竹,深夜月当花。
石乱知泉咽,苔荒任径斜。
陶然恃琴酒,忘却在山家。
诗词赏析:
首联先从虚象下笔,将作者的心理予以描写:地胜遗尘事,身闲念岁华。身处景色优美的地方,能够让人忘记俗世中的琐事,闲下来的时候,也更能察觉每个季节不同的美好景物。
这两句议论性的语言,是作者设身处地的感受,也几乎是我们每个人内心演算对生活的总结,所以饮食着一定的哲理意味。它以总起的方式,为后文的输出打下了基础。
颔联:晚晴风过竹,深夜月当花。晚上天气晴朗,风儿轻轻地从竹林中吹过。夜深的时候,月亮将皎洁的光彩洒在花枝上面。
作者借“晴”点出了天气情况,为画面的清晰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而后又借一个“夜”字点出具体的时间,切住题目,为画面的静谧性提供了必要条件。
“风吹竹”的听觉效果和“月当花”的视觉效果就显得昜加富有张力。
颈联继续围绕一个“胜”字展开:石乱知泉咽,苔荒任径斜。在乱石之中,有泉水从中经过,声音听上去很是幽咽,斜斜延伸向远的小径上面,铺满了苔藓。
“石乱”“苔荒”说明环境很僻远,也正因为如此,才会有后面的“知泉咽”“任径斜”。“泉声”在为画面进一步增添静谧感的同时,也为画面增添了不尽的古朴和清凉之意,它起到了“通感”作用,所以也达到了触动读者心境的效果。“苔径”则是为画面带来了线条之美,而且还将读者的视线引向远方。
尾联:陶然恃琴酒,忘却在山家。“我”将心中的陶然之趣寄于手中的美酒和幽琴之上,浑然忘记敢自己在深山的人家里。
“琴酒”两个物象是雅客的标配,当它们出现的时候,作者那闲适的形象、世间的心情以及高雅的情操皆得以充分的影显。后一句更是通过含蓄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