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骁勇战神赖金彪

骁勇战神赖金彪

作者: 学院词人 | 来源:发表于2021-02-26 18:06 被阅读0次

              骁勇战神赖金彪

                                        作者:张茂怡

          在闽东革命历史纪念馆和闽东红军独立师展陈馆内,有一位人物一直是几代人颂扬的英雄,他就是广东省大埔籍的骁勇战将赖金彪同志,他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闽东革命武装力量的缔造者之一,是提升游击战士、红军队伍素质的设计者和实践者,是善于打硬仗的常胜指挥,他带出的战士被称为“神枪手”的比比皆是,他用强军理念打造的红十六连成为“寿宁师傅”的别称,在创建闽东苏区过程,这支队伍不仅在寿宁县境内让国民党反动统治集团坐立不安,而且多次驰援周边县区,打击反动武装,赖金彪也从一位省委派出的军事干部、闽东北工农游击第七支队支队长、闽东红军独立二团第十六连连长,快速提升为红二团一营营长、独立师一团团长、独立师副师长。由于作战环境异常艰难,国民党对红军“围剿”的部队百倍于我,赖金彪最后为掩护部队突围,在弹尽粮绝的战场上壮烈牺牲,但他的事迹却在闽东这块红土地上一代又一代让人传颂,骁勇战神赖金标永远活在闽东人民的心坎上。

        参加中央苏区三次反“围剿”

        在闽东革命斗争历史中,有五位重要的外来革命者,他们是叶飞(共和国上将)、任铁锋(独立二团团长)、曾志(中组部副部长)、苏达(原特委书记)、赖金彪(独立师副师长),在这五人中曾志、赖金彪都是来自中央革命根据地,在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身边工作过的曾志为闽东带来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经验,她对土地革命分田分地十分熟悉,亲自指导闽东苏区土地改革,让贫苦农民有了自己的一份田产。而军事干部赖金标却专注武装力量的创建和军事战术的培养。在闽东众多的革命者中,只有赖金彪受过军校专业培训,他在闽东军事斗争中淋漓尽致地把中央根据地创建和第一次反“围剿”的游击战争经验传授到闽东,包括闽东红军军服的设计,使闽东革命力量在军事素质上得到极大提高。

        赖金彪生在1906年,于1929年带领一个班的团兵起义参加红军,进入红军队伍后担任红军领导人罗炳辉和谭震林的传令兵,曾参加中央苏区三次反“围剿”斗争,在1930年10月第一次反“围剿”斗争中,毛泽东、朱德运用“诱敌深入,集中打歼灭战”的策略,消灭了国民党“围剿”中央根据地的中路军整编师,毛泽东主席《渔家傲·反第一次“围剿”》词中“前头抓了张辉瓒”就是赞扬这一战役的辉煌胜利。在第一次反“围剿”中,罗炳辉和后来率领抗日先遣队路过闽东的寻淮洲都是具体的战地指挥员,赖金彪作为前线传令兵班长,亲历了战争的过程,目睹了胜利的喜悦。后来被提拔为排长,1931年红军总部根据赖金彪的表现,送他参加瑞金红军中央军校暨彭杨军校学习,毕业后升任连长,组织上继续选派他前往苏联军事学院学习,赖金彪到达上海后由于地下联络站被敌人破坏,在找不到上海地下组织并缺乏盘缠的情况下,折返福州,向福州中心市委报到,从此留在福州中心市委和市委领导下的闽东工作。

              创建寿宁革命武装

          在闽东革命斗争时期,连江、福安、寿宁三县是较早暴发革命的地方,为了加强闽东的革命力量,福州中心市委于1932年派遣赖金彪先后前往连江县处理游击队内部事件和到福安中心县委协助军事斗争,1932年8月福安中心县委又指派曾志、赖金彪到寿宁县帮助工作。当时寿宁县革命斗争分为西区与东区,两区都组织一定基础的游击队,虽时有配合,但没有完全形成合力,赖金彪到寿宁后立即着手武装力量的加强与整合,亲手创建了闽东北工农游击第七支队,由赖金标任支队长,范志清任政委。这支队伍在此后的一年多时间里驰骋东西区域,大大小小打了无数次仗,在寿宁县打出声威。

          民国时期寿宁县农村地主广泛创建民间反动武装大刀会,这种武装名义上是防匪,平日里却多是欺侮百姓、渔肉乡里,残害革命志士,而且具有封建色彩,每次作战由法师念咒符烧入米酒之中,会员饮下一碗带符的米酒,然后听从法师号令,大喊“刀枪不入”不怕死地往前冲,这种大刀会对寿宁革命破坏性很强,为了制服这股封建反动力量,寿宁县早期革命领导人范浚创建了“红带会”,也以“法兵”的形式加以训练,并与大刀会形成对抗。范浚牺牲后,赖金彪和县委领导继续积极引导并用好红带会“法兵”队伍,在作战过程,游击队为机动力量,红带会为辅助力量,当游击队(后来改为红军十六连)机动到某一区间作战时,当地党组织立即动员红带会参战。当时红带会除了用法兵形式迷惑敌方外,更多的是采用赖金标的战术攻击敌人,如面对敌方反动大刀会的冷兵器和反动民团的热兵器,红带会发明一种叫“狼筅”的攻击武器,这种利器是毛竹的尾部削制而成,带多个尖锋利器,进攻民团、大刀会时,“狼筅”开路,以长武器对付大刀会的大刀,等大刀会前锋招架“狼筅”时,后续攻击队员立即上前用刀、用梭标、用枪解决问题,党领导的寿宁县红带会创建经验迅速在闽东地区推广,强盛时达到10万之众,农民中的红带会会员后来很多转入游击队和红军队伍。因此,在“寿宁师傅”的称呼上,除了对赖金彪率领的七支队(红十六连)统称外,还有尊称寿宁县派到其他县区指导创办红带会“法师”的意思。据统计在1933年间,寿宁县在党的领导下和赖金彪为统领的军事斗争中,苏区创建不断扩大,当年全县就有64个村建立苏维埃政权。

            打造精兵强将队伍

          在土地革命战争年代,武器弹药是队伍的命根子,在装备比较稀缺的队伍,枪支弹药尤为珍贵,游击队每次作战,缴获枪支弹药成为重要军事目的。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打击敌人,为了节省来之不易的武器弹药,赖金彪在闽东北工农游击第七支队和后来建立的红十六连、红一营的带兵过程,时时不忘提升战士的军事素质,他认为作为红军战士,每一颗子弹都要打死打伤一个敌人,决不可在战场上胡乱开枪、浪费子弹。为此,他发起“神枪手”运动,率先在七支队和后来的红十六连强化射击训练,一到战斗空隙,就要求战士们练瞄准,当时部队里还不能全员配枪,赖金彪就让战士轮流练习,在他的强化训练下,活跃在寿宁的原七支队和后来的红十六连人人都是神枪手,成为威震敌胆的神威队伍。在一次攻打东区雕堡时,反动民团头子仗着雕堡坚固,负隅对抗,赖金彪和七支队沉着应战,敌方一冒头,就被游击队打中,1933年仅3月到6月间,赖金彪和南区游击战士创造了“九战九捷”的胜利。在赖金彪率领的红军游击队打击下,寿宁县国民党地方政权受到极大震动,继福安中心县委和苏维埃政权成立后,寿宁县革命委员会也于1933年11月成立,赖金彪担任县委军事委员,寿宁县红色政权曾占全县人口的三分之二的大片地区,一些重镇反而成了工农游击战争汪洋大海的孤岛。

          寿宁县的南阳是一个重镇,处于寿宁东区,这个镇卡在寿宁通往福安县和浙江泰顺县的中间,镇上的反动地主武装十分猖獗,1934年初,中共寿宁县委决定拔除这个“硬钉子”,担任主攻的游击第七支队由赖金标率领,1月4日凌晨,赖金彪一派出三位战士化妆成挑水工,靠近地主民团大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解决了门口哨兵,赖金彪带领突击队迅速攻入地主大宅院,消灭民团团丁20多人,还将来不及逃跑的大地主、恶霸提到大堂,宣布其罪行后枪决,极大地震慑了四方,寿宁县时任国民党县长叶鼎文吓着偷偷溜出寿宁,宁可弃官也不敢把性命搭在寿宁。

            转战闽东各县战场

          1934年1月13日根据福州中心市委指示,福安中心县委决定成立闽东北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团,团长任铁锋、政委叶飞,2月10日中心县委书记马立峰赶赴寿宁,将闽东北工农游击第七支队改编为红二团第十六连,连长赖金彪、指导员范式人。据解放后担任福建省委第二书记和邮电部党组书记的范式人回忆,赖金彪是他军事生涯的第一教官,“初期担任十六连政治指导员时枪都打不好,是赖连长耐心细致地教我如何用枪,使我的枪法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红十六连编入闽东红军独立二团后,作为闽东革命军事的主力部队,活动区间已经不局限在寿宁。1934年3月25日宁德县赤溪龟山大刀会头目林明益、黄信步、邱伏太策划阴谋,佯称带领大刀会投奔共产党,诱骗中共宁德县委警卫连和赤卫队70多人到村里,当晚林明益等安排大刀会刀手将70多名共产党武装人员全部杀害,包括县委书记叶秀荃(寿宁革命先驱叶秀蕃弟弟)、下南区苏维埃主席陈洪妹(甘棠暴动时带领阮英平行动的负责人)。为给死难烈士报仇,4月21日,叶飞、赖金彪等率领红十六连和附近赤卫队武装开赴宁德赤溪龟山,将民团和大刀会法兵200多人一网打尽,缴枪20多支、大刀无数,抓捕并处死林明益等三个主谋犯。接着红十六连又攻克宁德官岭、福安西隐等地反动民团据点和福安“白鹤会”反动武装会馆,转战柘洋、周墩、鼎霞等地区。在闽东革命史书中这样记载:“此时,红十六连已拥有150多人枪,成为闽东红军英勇善战的主力部队”,“除赖金彪外,其余均为寿宁籍子弟兵”,“他们具有很高的政治觉悟和军事素质”,“他们横扫千军如卷席,打出了红军威名,打得反动民团闻风丧胆”,“各地干部提起十六连,无不竖起大姆指称赞:寿宁师傅真了不起!”

          1934年5月,在红十六连外出作战期间,国民党浙江驻军84师某旅应国民党寿宁县党部请求进入寿宁“清剿”,敌人在院洋、半岭、仙峰、南阳、下洋等隘口筑起雕堡,组成一道封锁线,切断岗垄苏区与外部的联系,其中院洋驻军最多,约有400多敌军,为了打击这股强敌,寿宁县委调来县大队和其他区武装,以红十六连为攻坚主力,决定攻打院洋国民党驻守部队。6月16日夜,冒着小雨出发,当队伍到达院洋后门山时,敌人尚未睡觉,据事先侦知,敌人主力驻在村中心大地主房子里,房后是一个仓库,约有两个班守敌,另有一个班由排长带班,守在村口一座房子里担任“步哨”。赖金彪和范式人研究决定,从各排抽调的9名神枪手作为突击队,率先解决村口步哨敌兵,主力1排、2排则从村子两翼迂回在村中心大房子周边埋伏,堵截大股敌军从房中出来增援,3排负责解决仓库里的敌人。进攻命令下达后,红军班长吴乌弟率先解决村口门外步哨,并带队冲到房内楼上,不到几分钟时间,全部收拾了一个班守敌。村中心敌军听到村口传来枪声后,约有一个排的敌人冲出门口,企图占领村口房屋,赖金彪带领战士沉着阻击,门口留下一堆敌军尸体,敌人很快龟缩回大房子内,吴乌弟解决完村口步哨班后,带领神枪手加入包围大房子行列,对准小后门精准射击,弹无虚发,迫使敌军不敢出屋,处于正面对敌的赖金彪枪口对准大门,敌人露头一个打一个,他和战士们数着子弹点人头,在解决村口步哨的同时,仓库敌军也在3排攻击下全部消灭,战士们收缴了枪支子弹等战利品后,本想继续攻击主屋内的敌人,但敌人凭借坚固的院墙掩护,此时侦查兵报告敌人援兵将至,赖金彪、范式人只好命令战士们撤出战斗。这一仗共消灭敌军40多人,俘虏2人,伤敌若干,缴获长枪71支以及大量弹药和其他军用物资,打得国民党驻军大丢脸面,吓得附近敌军龟缩在大的据点内,闽东北岗垄苏区的交通得以打通。

          1934年6月中共闽东临时特委成立,命令红二团第十六连升格为红二团一营,赖金彪任营长、范式人任教导员,1934年8月寻怀洲、乐少华、粟裕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抗日先遣队路过闽东与闽东特委叶飞等会面,根据中央红军抗日先遣队的建议,9月30日闽东临时特委将活跃在连江、罗源地区的红十三团部分主力和活跃在福安、寿宁、霞浦、柘洋、周墩一带的红二团主力以及霞浦海上独立营合编为闽东红军独立师,师长冯品泰、政委叶飞、副师长赖金彪、政治部主任叶秀蕃、参谋长许庚弟,赖金彪同时兼任一团团长、叶飞兼任一团政委,师部明确赖金彪、叶飞率领的红一团为主力团。从1932年8月到1934年9月,两年多的时间里,赖金彪经历血与火的锤炼,从寿宁县创建闽东北工农游击第七支队开始,到编入红二团任十六连连长,升为红二团营长、一团团长,独立师副师长,军内职务得到快速提拔,这个原因源于组织信任和赖金彪的军事天才以及他所率领的红军队伍的赫赫战绩。

            惨遭“围剿”杀戮

          1934年闽东土地革命正处于如火如荼的高潮时期,远在闽西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却遭受国民党反动派的大规模“围剿”,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中央红军被迫撤出闽西革命根据地,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因1934年4月3日中共福建临时省委遭受国民党特务破坏,为躲避已经沦为国民党特务的原临时省委书记陈之枢所带领的特务队抓捕,闽东党组织切断了与省委的关系,自然也中断了与中央的联系。因此,红军撤出闽西和国民党部署对闽东进行军事恐怖“围剿”时,闽东特委和红军独立师并无察觉。

          1934年12月蒋介石在南昌行营军事会议上惊呼“闽东军事发展迅速,日来突飞猛进,为向所未有”,随即在部署对长征途中的中央红军进行围追堵截的同时,分兵对闽东革命进行“清剿”,委任在闽西“围剿”红军的得力干将、国民党军上将蒋鼎文为福建绥靖公署主任,指挥对闽东的“剿共”行动,并派国民党军70师、84师、87师、新编第10师、海军陆战队加上地方反动武装总共近10万兵力对南起闽江口,北至浙南区间的闽东各县实行大规模“围剿”。闽东临时特委领导和各县组织从未遇到如此密集规模的国民党正规军和反动武装,面对汹涌而来的国民党正规军、地方反动武装,红军虽然打了几个小胜仗,但根据地不断收缩甚至沦陷,蒋鼎文采用闽西对付中央红军的办法,在闽东实行堡垒政策、保甲连坐、户籍登记、并村清野等严厉措施,致使闽东红军陷入极其困难境地。特别是闽东苏维埃政权根据地福安柏柱洋经受了敌人重兵进攻甚至飞机轰炸,地主还乡团纷纷起来带路“追剿”红军游击队,并捕杀苏维埃干部。在此关头,特委内部对放弃根据地还是坚守根据地产生意见分歧。1935年1月13日深夜,闽东临时特委在洋面山召开军事会议,进行激烈讨论,赖金彪副师长参加了会议,他从长期作战经验角度分析了当前严重态势,援引井冈山时期的战略转移,提出避其锋芒,跳出外线,保存实力的主张,开始特委主要领导并不赞同这一主张,最后叶飞政委主张“打一仗给根据地人民一个交待再撤往外线,然后伺机打回来”。这一主张得到与会同志的一致赞同。在如何“打一仗”上,大家把注意力都集中在一团长、副师长赖金彪身上。为贯彻这一会议决议,1935年1月15日,独立师在福安、柘洋交界的西竹岔打了一场伏击战。战斗由政委叶飞、师长冯品泰、副师长赖金彪指挥,敌新10师2个营兵力进入西竹岔山谷时,独立师分别由冯品泰师长率领的一团和赖金彪率领的二、三团发起攻击,这次战斗持续三个多小时,消灭了大量敌军,但红军装备也受到巨大消耗,这场战斗也是闽东红军独立师成立后最大的一次阵地战。

          当战斗进行三个多小时后,前方侦查兵报敌人援军将至,闽东独立师只好撤出战斗,但四处寻找战机的国民党军决不放过机会,敌人咬住红军撤退路线,在寿宁的三角林村附近设伏,当独立师二、三团到达这一区域时,遭受国民党军包围,为了保护主力部队,叶飞政委决定抽出40多名战士组成突击小分队,赖金彪自告奋勇担任突击队指挥,为了吸引敌军,赖金彪双手端着机枪左突突、右突突,边打边喊,杀开一条血路,突破了国民党军的重重包围,带着部队转移到了安德地区。3月1日,在宁德赤溪的牛洞村茶坪自然村与部队主力会合,但是,此时部队已经完全暴露在敌人枪口下,国民党新10师“追剿”部队新调一个团已经在前方布下封锁线,为了掩护部队转移,赖金彪再次挺身而出,大喊“身上有子弹的跟我来!”他手持机枪,亲率30多名战士抢占背侧小山头阻击敌人,掩护主力撤退。身边的战士子弹打光后全部牺牲,赖金彪仍然端起机枪射出最后一颗子弹,此时他身中多枪,仍然用枪顶着大地,支撑着自己的身体,努力不使自己倒下。敌军看赖金彪已经没有子弹,蜂拥而上将赖金彪缚住,并装入地瓜篮内,此时赖金彪还没断气,敌人就将赖金彪放在地上拖,直至断气,敌人残忍地将赖金彪的头颅割下,挂在福安甘棠镇的城门上,一代骁勇壮士、闽东人民爱戴的红军领导人赖金彪就这样惨死在国民党反动派的屠刀下。

          赖金彪牺牲的消息传到冲出包围圈的独立师战士群里,全体将士放声大哭,将士们恨自己手中枪支没有子弹,不能杀回前方为赖副师长报仇。甘棠镇群众关起房门,偷偷的在家中为赖副师长点上香烛,祭奠这位红军英雄。

        骁勇战将赖金彪为保存闽东红军力量、为掩护战友而牺牲在硝烟弥漫的战场,赖金彪保护的红军独立师部队很快恢复了元气,在1935年到1937年的三年游击战争中,不断生存发展,活着的战士念念不忘赖副师长的敦敦教诲,继承和发扬赖副师长的英勇顽强精神和神枪手作风,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1937年底经过艰苦的国共谈判,终于走向国共合作抗日的道路,闽东红军独立师改编为新四军六团,由赖金彪生前的好搭档、好政委叶飞同志担任团长、阮英平同志担任副团长,开赴苏北抗日战场。闽东红军的基因在新四军和人民解放军中得以延续,一代又一代的革命军人永远不会忘记自己从哪里来,将要承担怎样的任务。

          战神赖金彪永远是闽东革命老区的骄傲,赖金彪同志永远活在闽东人民心中!

                      2021年2月23日写于宁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骁勇战神赖金彪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skvf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