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自己,是一件不容易且到路漫漫的事情。
十岁时,我的成绩还好,获得师长的认可什么的从来都是意料之中,我认为自己超越了绝大部分的同学,我的未来也将继续一帆风顺下去。
十来岁时,经历了中考,成绩出来时,失利让我困顿和迷茫,人生的路很漫长,但那一次,我的面前仿佛堆满乱石,再无无法自信地行走。
我年纪还小,我不想辍学,于是一个人自作主张地报考了一所武侠,我的心里藏着一个女侠梦,不过那所学校比较远,家里人决定一致,我不能去那所山高水远的学校。而后,我去选择了艺术的服装学业,我对服装设计直到现在也没有颇高的兴趣,我以为父亲年轻之际胜任的行业,我必然不会差劲。
最后,专业是我用来消磨时间的,语文和文学社的活动才是我愿意投入十二分热忱主动去做的,在高中和大学的几年生活,我不经意间就把我的学习生涯本末倒置了,可我始终不后悔,有什么比兴趣更加美好的追求呢。
我从会看图写字以来,趴在纸页间,键盘上的时间已经有十余年了。有时候,是清醒的,有时候,是浑浑噩噩,没有放弃过文字代替记忆,给自己留下点成长的足迹。
许多时刻,我常常失落,即便老师说着我的文章写得挺有意思,当如果有一个机会放在眼前,可以代表学校去参加写作比赛,他们也只会选自己喜欢或者各方面很优秀的学生,一个看上去努力却没有实际成绩的我在他们眼中显然算不上是一个优秀的学生,于是我永远得不到珍贵的机会。
我是个执拗的人,别人不给的,就自己去争取。十七岁时,我投稿碰运气,结果真的入了某个文学比赛的决赛了。
第一次和我哥哥整装待发,去了电视剧里放映过无数次的杭州,抵达后,又结识几个小姐姐,之后,哥哥不便久留,一个人回家了。
我和几个小姐姐结伴同行,我们在西湖旁拍照留影,我买过一串糖葫芦,十年前的糖葫芦,已经忘了是十五还是二十五,比较贵。以至于,大学在杭州,到西湖游玩,再也没有买过诱人的糖葫芦。学生嘛,兜里的经济还是非常受限的。
现场写作,不是我的强项,临场发挥,很困难。组织这次比赛的前辈颁发我一个安慰奖,那是我第一次拿到红本本的荣誉证书。
比赛结束,回到学校,文学社活动一期期地举行着。
一间教室外是熙熙攘攘的声音,屋内的风扇吱扭扭地响,一个文静,个子高高,又白白净净,一身书卷香气的女孩子,讲话十分铿锵有力的,就是我们社长了。
我们的话题,围绕在读书和写字上面,还有绞尽脑汁的想象力。
直到现在,我依然认为我此生最大的收获隐藏在这里,这里人人机会均等,我也遇到了自己的伯乐。我习惯性依赖她,她也经常愿意把她的肩膀递给我依靠。假如我买了新书,会把书给她看,我的这位师长总是学识渊博,又魅力无限的。
二十五周岁的我,对自己的认知,仍旧只有片面,于是我期待和十年后的自己,再来探究这个问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