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逛微博刷朋友圈的时候,都可以注意到一个全民话题。那就是“为什么学历不值钱但学区房值钱”。
1、北京学区房价格连续跳涨
先来看背景介绍。《北京学区房价格连续跳涨过户大厅再现万元黄牛号》,截取文章片段如下:
“幸好买了,要不然又要多出几十万元。”
刚刚在北京通州买下一套60平方米住宅的谢女士这样对记者表示。
一周前,谢女士以310万元的价格购入了这套位于阿尔法社区的两居室,而在随后的一周时间里,该小区同户型的两套住宅又分别以350万元和360万元成交,目前同户型已经没有新的房源供应。
“本来想着政策一个接一个,舆论风向也变了,房价能降一降,结果从去年底开始,价格又开始涨起来了,春节以后连续看了几套也都被人家抢先买了,真不知道这波行情什么时候到头。”
谢女士表示,最初本来是想买学区房,一方面是想保值增值,另一方面也是为将来孩子上学考虑,可东西城好一点的学区房,最便宜也在300万元以上,且出来一套马上就会被买走,自己之前看好的几套都是这样。
“这次春节后回来看房,真的是吓懵了,用一句话总结就是现实往往比小说更荒谬。”
15平方米的老房子,没有上下水,没有燃气,总价170万。“说实话,这间房子只能做仓库,如果租出去,那么住户每次上厕所都得跑到小区外面找公厕。
但这是东城德外的房子,对口的是安外三条小学,30%毕业生直升171中学。”即便这种房子,谢女士也是当天付了定金。
不过,由于业主要求15天内付款,并且不保证能落户,而就在谢女士犹豫的期间,这个房子已经卖了出去。
2、学历和学区房话题热度暴增
数据来自微博微舆情。学历和学区房的话题热度突然暴增。
3、清华北大毕业生在京买不起房
近日知乎的一篇《北京的房价是不是正在透支着北京年轻人的创造力和生活品质?》的帖子被关注。
这个话题在2016年7月就有了,但是却在今年3月被引爆。其中两位名清华毕业生的心酸回答成为了话题的引爆点。以下是他们诉说在北京买不起房的故事。
2017.03.07 清华本硕生的回答
清华本硕,工作两年多。
房价高涨的可怕在于,当我以为可以凭借自己的聪明,创造力,上进,等等自身的能力,在北京好好生活下去的时候,现实却残忍地告诉我,你越来越买不起房了……
没毕业那会儿想的是,已经习惯了北京的生活,也喜欢这座城市,找的工作也是行业内全国顶尖的单位,有北京户口,薪水20w+,一切都挺理想的了。
虽然自己家庭背景比较特殊,即父母均生过大病,家里已无积蓄帮忙付首付,但,自己多攒几年首付钱,多租房住几年就好了吧,也没什么关系。那时候觉得,不至于一个清华毕业生都在北京混不下去了吧。
然而现在我却在这里怀疑人生,是不是像我这种家庭条件的孩子就不应该留在北京?是不是不应该选择自己喜欢却薪酬稍低且涨幅不大的工作单位? 听得较多的话是,两家家长一起凑首付就好了。
那么,单身就不该有对房子的渴望和需求吗?如果爱的人家境也不好,是另觅他人还是租房一辈子?
可我的确有对稳定住房的渴望啊。租房确实有诸多不便以及风险,有同学突然被房东赶出来,房东按合约多赔了一个月房租毫不在意,区区几千块钱。
有一个同学觉得北京的房价压力实在太大,年前辞了工作,现在准备动身去德国读博,不知道还回不回来。当年的奥赛金牌,极其聪明的一个人,觉得留在北京太难了。
有一个同学之前创业,16年上半年买了房,到下半年一衡量,房子大赚,创业小赔。再没坚持的动力了,不创业了,安心找了个稳定工作。
有一个同学家里青岛的,今年终于是下定决心知道在北京买房无望拿攒的钱付了青岛房子的首付准备回去了。
以上这些都是清华人。
我也想过,是不是还是我以及我举例的这几个人自身能力不行。
但臣妾实在是做不到哪,不是所有人都在金融或IT这种高薪行业,我已经身在这一行的最好的单位了,还能怎样?这行业也绝不冷门,至少中等吧。
想想确实是个挺大的笑话。
小时候还觉得父母养育我很辛苦,以后要靠自己的能力买个大房子把父母接到大城市来住回报他们孝顺他们,家乡那个小城市环境脏乱差医疗水平低。哦,原来我认真努力了这么多年,使自己成为一个“栋梁之才”,连给我自己一个稳定的居所都给不了。
略有点偏题,但大约从上面的情形也能推断,这种生活压力对年轻人创造力的消磨,攒首付压力对生活品质的影响。
可能像我这种家境不殷实的人确实不是该留在北京的人吧。你看,我都开始产生这种念头了,房价对年轻人的思想影响有多深。
2017.03.08一名清华毕业的回答:
看到清华这位兄弟的帖子,感同身受。一个清华毕业的,在行业顶尖的单位工作,也买不起房。很多人以为这位兄弟再工作几年,就能买的上。2年就来谈买房是搞笑。真以为大部分工作都跟it,金融一样工资来个三级跳?很遗憾,大部分人的工作工资都比较稳定。一眼能看到自己有没有能力买的起房。
开篇,我也谈一下自己,北京top医院的内科主治医师。给你们谈一下北京医生薪资,可能有偏差。但应该不会太大。
医生的职称有住院医师,主治,副主任,主任医师。但收入不是按这个分的,而是按住院医师,主管医师,主诊医师这么分。硕博毕业的住院医师5年左右,顺利的话能聘上主管医师,年龄一般在35-40,主诊医师大部分都在45岁之后。
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本来写好的各个分层的工资情况,删除了,我就评价我自己。
目前工作五年,年薪20万+,加上整个家庭的存款,本来可以在北京首付一套80平米四环外的房子,本次暴涨以后,只能买5环60平米的房子。
来到北京一直没停过思考的就是买房。刚来的时候觉得自己年轻,收入低,可以等两年再说。
后来思考的买一次房必会掏光家里的积蓄,父母退休后只有微薄的退休金,万一生病我拿什么去承担。我曾经算过一笔,我自己收入的60%要用来交房贷,抗风险能力非常差,一旦出现变故,就要卖房。
我的收入不是跟随我的年龄增加而增加,有明显的分层,也就是在当上主管之前,我收入就是20+,当上主管之后,我收入能30万+,再之后是年代久远的主诊。所以我评估了自己的情况后,一直犹犹豫豫的没买房。
一起轮转的时候认识一个协和的8年制医生,真是年少轻狂,人中龙凤,不管从逻辑能力和知识上,都明显高出普通人一筹。他还是北京的土著,当时为60平米的婚房发愁。纠结了好久没买。后来微信上跟他聊过,也是一直发愁房子的事。
我身边的同事,也算是普通人眼中的精英,如果夫妻都是外地人,这几年,我就没看到有买的起房的,基本都是在租房。有一个同事,今年辞职,带着妻子去了燕郊。另一个同事准备在职博士念完就离开北京。身边能留在北京的,大部分都是女同事找本地土著嫁了,自己能买房的寥寥无几。
这几年也算奋斗过,每周工作70多个小时。直到今年身体出了点问题,过年在家的时候,再思考这个房子的问题。
为了买房,这几年基本紧衣缩食,没有旅游,没有锻炼,单位出租房一条线。娱乐全靠玩游戏看电影,手机用两年才换一次。
为了买房,一年才回一次家,觉得千把块的高铁费挺贵。
为了买房,我一直没买车。我觉得一辆车每年占用我3-4万的资金,太不值得。
什么创造力,都是狗屁,一切都是为了存钱。
我突然觉得这样的生活很操蛋。如果我买了房,至少我在当上主诊前,我还得过十几二十年这样的生活,还要祈祷我父母无病无灾活到80岁。
这真是鬼迷了心眼,为什么我非得在北京买一套房然后压榨我自己的一生。 我要每年出国游一次,带上我的父母。
我要住在宽敞的房子,不用再被房东二房东恶心。
我要开着车子,不用再跟一群人挤地铁。
这一切只要我离开北京就能实现,所以我等我手中的课题做完,我就准备离开北京。
有时候看着学历比你低,收入比你低,能力比你差,只是早几年比你进京买到便宜房子的人在你面前嘚瑟房价暴涨,他的房子值多少钱,心里确实闷烦。现在释怀了,这几天又看到北京房价跳涨60万新闻,我心里只有感到搞笑。
涨吧,涨到天上去。
通篇牢骚,大家见谅。
4、买学区房的哲理问题
北大清华毕业买不起学区房,还买学区房做啥?
@侯安扬HF:为什么学历不值钱,学区房值钱?因为前者是兑现的业绩,没想象空间;后者是概念,可以炒啊
@邱国鹭:活学活用估值方法。
@Mr蒋静:学历的最大价值不在于学术,而在于朋友圈;学区房的最大价值也不在于学习,而在于朋友圈。从这一点而言,两者是相通的,是一致的。无论是学历,还是学区,无非都是混一个更好的圈子,获得更好的环境
@曹山石 :基金经理回答:为什么学历不值钱但学区房值钱?学区房可以卖给下家,学历只能留给自己;学区房是家长垄断定价的,学历是企业老板市场定价的。
@向小田:为什么学历不值钱而学区房值钱?今天有人问这个问题。如果学历不值钱那么学区房应该也没啥用才对,表面上这么想是可以的。但是深层次一想,学历从来都是值钱的,说学历不值钱的,是没有用好学历。但是如果你让一个人连用好学历的资格都没有,那么他更要恐慌了,毕竟别人是没用好,他是没有,这是有和无的区别,不是多和少的区别
@黄鱼Veda:这个问题很简单,学区房是资产,学历是求学的经历,有学历的人并不都有能力。所以说,学历不值钱但学区房值钱,能力值钱所以学区房值钱,说到底还是学区房值钱。
5、经济学原理已经不适用学区房了
国际经验,经济学中的国际经验是,售租比为200:1—300:1的区间是比较合理的,也就是你靠着房租17—25年能把购房成本收回来。
经济学原理自信满满地说,当售租比高于300:1,达到400:1、500:1时,房地产泡沫已经显现。你买个房子,靠租金40年才能收回成本,你有病啊?
经济学原理溜达到三环边上,看到一间售价1500万的两居室,每月租金12000,售租比1250,靠租金104年可以收回成本。
经济学原理痴痴地站在楼下,打了几遍计算器,它反复跟周围的吃瓜群众确认,房主不是租户的亲爹乃至干爹,北京就是有许多这样善良的房主,以如此高投入、低回报的方式,进行着某种超越人类理性的活动。
经济学原理扔出了第二个金子般的理论,房价收入比。
北京的白领月入1.2W,要不吃不喝15年,才能积攒下一套老破小的首付。要不吃不喝30年,才能积攒下一套学区房的首付。
经济学原理翻翻白领们的工资条,看看北京的房价,自信地说“这明晃晃的泡沫你们还看不见吗,我就不信他们还能买房,又不是修长城,有这么拼么”。
他们真的有这么拼!
我的朋友春申君给出过一个逻辑——
全国最富裕的50、60后家长们刮干淘净为80、90后的下一代在北京凑下100-200万首付,孩子们贷上200-300万贷款,在北京买下400-500万的一居小房子蜗居。
卖掉一居的北京小家庭,拿出攒了几年的100-200万积蓄,贷上200-300万贷款,换一套800-900万的两居。
卖掉二居的有娃家庭,拿出100-200万积蓄,贷上200-300万贷款,换一套1300-1500万的三居。
卖掉三居的二娃家庭,拿出100-200万积蓄,贷上200-300万贷款,换一套1800-2000万的四居。
经济学原理一口老血吐在小白领的工资条上,他不懂这个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