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笔记读书让生活美好
初夏书单 | 这几本书,也曾让人短暂地抵达远方

初夏书单 | 这几本书,也曾让人短暂地抵达远方

作者: 好书推荐君 | 来源:发表于2020-05-29 18:30 被阅读0次

1.《都柏林人》

这本书躺在我的书架上有一段时间了,曾经也打开读过,没有读完,最近又重新开始看。

短篇小说,一些发生在爱尔兰都柏林的故事。

作者就是那个写出《尤利西斯》这种让人“望而却步”作品的詹姆斯·乔伊斯。

每个短篇读完都有一种巨大的空虚,故事里的每个主人公都好像有另外一个自己在看着“他”/她”,有一种抽离感。

恍惚。

故事总是戛然而止,却并不突兀。

相比于故事,作品更注重人物心理描写,情绪平缓,不会给你突然一击,也没有背后一凉,甚至也没有直给的讽刺或者波澜壮阔,只有娓娓道来的平静。

全书最印象深刻的是《阿拉比》那篇,也是被大家提到最多的。写了一个少年的爱慕,非常细腻。

我承认自己没有太看懂,因为意识流的作品总是很难让人去抓住它的主线,像一把沙子,握着握着就从手缝里溜走。

这本书,也许得过段时间再重新看,希望那时能看懂。

2.《聊天记录》

我非常喜欢这本书,即便豆瓣上有很多人评价它是资本主义的无病呻吟。

这是爱尔兰90后女作家萨莉鲁尼的处女作,因为这本书,她也获得了很多图书奖的最年轻作家荣誉。

我几乎是一口气看完的,并非那种被打了肾上腺素的一口气,而是被作者细腻真实的描述能力所吸引,以及她书里营造出来的那种氛围,让人想到遥远的爱尔兰,阴郁的天气和宽阔的自然风光,那些年轻男女真实复杂的感情世界。

很适合安静的时候阅读,这样才能完全进入鲁尼描写的那种状态和环境里。

故事讲了21岁的女大学生弗朗西斯和朋友博比在一次聚会中遇到了梅莉莎和她的丈夫尼克,他是一名演员。于是在那种暧昧的情愫下,他们出轨了。与东亚故事不同的是,他们并没有太多的不适感,甚至梅莉莎也是默许的……

我知道这听起来关系很乱,很多人看到这就已经被劝退,觉得非常“三观不正”。但如果连文学也要活在三观正确的框框里,那真的太可悲了。

当你能够站在“人类感情是复杂”以及“世界是宽阔”的角度时,你会觉得作者真的把这个看似不正确的情感描述得非常真实,尤其,她对性的描写,非但不色情,还很让人向往。

前段时间看BBC的《普通人》,原著就是萨莉鲁尼。喜欢这部剧的人一定不要错过这本书。

看书的过程我觉得,作者本人也许就是那种敏感、脆弱、自卑而又智慧的文艺女青年,甚至有点受虐倾向,同样地,她肯定喜欢帅哥。我也很怀疑,那些感受是她的真实经历,但事实上应该不是。

我不认为豆瓣上说把她誉为“90后英语文学标杆”有太大的问题,就语言和文学性来说,我一个外行的稍微喜欢阅读的人觉得还是不错的,是那种淡淡的味道。只是人一旦获得了某种荣誉,就会被拿到很高的位置被比较。

3.《美好的七年》

这本书是以色列作家埃特加凯雷特的“独白”。作为出生在这个国家的犹太人,一个大屠杀幸存者的后代,身边的中东国家被爆炸声轰鸣,他时常感到恐惧。

他欣喜于自己刚出生的儿子还没有被这个世界的一切侵蚀,还保留着“动物性”的一面;喜欢飞行,因为那是一段可以不用被干扰的时间和空间;他试图通过食用“奶头乐”的娱乐消费行为来拒绝政治对他的干扰,可它还是悄悄地潜入了;他去各个地方参加文学节,试图把钱存到其他国家的银行里,因为害怕有一天这个国家变成了窟窿……

整本书很简短,记录了作者所谓“美好的七年”,一开始写他儿子出生的那一年,读着还是挺“美好”的,可后来的那几年,总充斥着一种无奈。这不是个人的问题,而是他生活的国家、环境、宗教、民族等带来的,带着些许戏谑。

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可不是每个人都这么幸运,所以更应该了解别人生活的地方和环境,感谢这本书提供了这样的视角。

作者的文字并不沉重,只是你能读出来这种感受,下次要读他的短篇小说了。

4.《再见,埃琳娜》

这不算一本热门书,之前看过一两本韩国短篇小说,对于里面描述的生活有某种共情,因此看到介绍的时候就默默记在待看书单里。

书里描写一些普通人物的生活:我和失业的海员父亲、孪生兄妹、迷恋土的女人、生了十一胎的老人……

孪生兄妹那篇印象挺深的,有电影的镜头感。

由于生活在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妹妹对成年后能过上好日子十分感恩,却同时感到恐惧。她时常被小十几岁的妹妹“震撼”,他们虽然生活在一个家庭里,观念却如此不同。于是,她开始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短篇里有很多关于亲情的思考,就像那个迷恋土的女人,是因为和母亲的分离。

他们都在与家人的关系里寻找过去和未来的自己,但说到底,都是寻找自我。

作者的笔触很轻,故事总好像没有讲完,没有跌宕起伏,像一个第三者在与你倾诉他的故事,不带情绪地。

5.《后真相时代》

后浪出版的一本非虚构书籍,讲诉当今世界“真相”的真相。

有些事实真的是他们说的那样吗?还是只是沟通者想要传达给你的信息而已?

他们未必是在制造谎言,可能只是说出了部分事实,就会对结果造成很大影响。

毕竟,他们很擅长这些。

这让我想起前段时间英国首相鲍里斯的那段发言,他深知英国人民并不听话,因此说这次疫情会给把他们的亲人带走,这个被外界称为群体免疫的政策,也许只是英国政客和他的民众沟通的方式。果不其然,英国人开始乖乖地躲在家里。

你能说,他是在说谎吗?不,他只是讲出了一部分事实,就影响了结果。

我不想把它归类为所谓的沟通技巧,而更愿意把它说成是一种竞争性真相。(书里提到的一个概念)

这种类型的书适合粗看,因为很多时候只是讲了一个概念,知道就可以了。

相关文章

  • 初夏书单 | 这几本书,也曾让人短暂地抵达远方

    1.《都柏林人》 这本书躺在我的书架上有一段时间了,曾经也打开读过,没有读完,最近又重新开始看。 短篇小说,一些发...

  • 寸铁培训手扎|一本书可以赚四次稿费?是的。

    文|初夏 寸铁编号:71 青衣姐姐曾说过一本书可以赚四次稿费,分别是书评、书单、拆书稿、讲书稿。上节课学习了书评...

  • 现代诗/停留

    回忆, 亦是想象, 梦, 或是远方。 我们 也曾停留, 也曾拼命奔走。 迷迷糊糊, 却也, 真切的让人落泪。 终于...

  • 我曾抵达,那诗和远方

    去过的地方很多最喜欢的还是蔚蓝的大海和白云间的青山 见过法国尼斯的天使湾爬过小巧的城堡山喝过香奈儿Coco小姐最爱...

  • 总也看不完的书

    总有那么几本书,不知道为什么,总也读不完。不是说这几本书太厚,让人看不完;也不是说,这几本书不好,让人不想读。 不...

  • 抵达远方

    那些容易幸免的日子已经过去 鸟儿躲进山里避免鸟儿降生 翅膀避免与天空碰撞 避免得病,飞行是过敏症 抵达远方就是不治...

  • 三行诗/远方

    你是我曾到过的远方 一直在心里 却再也无法抵达

  • 失去家乡,也抵达不了远方

    又或许,是因为,我知道,从本质意义上,我们都是,既失去家乡又永远没办法抵达远方的人。——《皮囊》 今天,被这句话深...

  • 成年人必看的5本理财书单来了

    这几天有友友让我推荐一些书单,我也特别觉得理财是成年人的基本技能。我这里先推荐一些比较容易入门的理财书单,有兴趣的...

  • 感谢那个为我提灯的人

    天上的明月不属于我,璀璨的星子也未曾光顾我的美梦,只有那个提灯人,曾短暂地出现在我的生命里。感谢你的出现,让我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初夏书单 | 这几本书,也曾让人短暂地抵达远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syfz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