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萌生了对李白的兴趣,于是借着闲暇时光,了解了一个我所不知道的李白。

读的是康震先生在《百家讲坛》上讲的李白。如果我不曾看过这本书,我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李白的人生遭遇竟是如此跌宕起伏,令人惋惜。李白的诗自然是深入人心,妇孺皆知,说出“床前明月光”,我们会条件反射一样想到“疑是地上霜”,人生失意时我们会说“天生我才,千金散去回复来”。正因为李白诗中那种浓浓的深意,和我们心中所想不谋而合,我们读起他的诗才觉得舒适。李白是浪漫的,乐观的,欢快的,甚至狂傲不羁,自大自负,但这背后却藏着不为人知的辛酸历程。李白27岁娶了人生第一位妻子,当然,李白其实是倒插门。妻子为他生下一男一女,然而10后妻子却不幸离世,李白于是将儿女托付给亲朋,独自一人前往长安,寻求自己的政治前途。几经波折,终于得到唐玄宗的召唤。然而虽然进入唐朝政治中心,他却与政治无缘,唐玄宗只将他当作文人看待,令他做了翰林待诏,陪皇上娱乐,而他期望的是翰林学士,可以参与政治。他每自比管仲,诸葛亮,但他自己或许并没有那样的才能。在朝廷中受过各种诋毁,排挤后,终于还是离开长安,赐金放还。

安史之乱可谓李白人生中最大的不幸,李白在李璘的邀请下加入李璘的军队。不过说来也可笑,李白在军中不闻政事,只是对李璘的军队大加夸耀,写诗作赋,甚至在李璘军队反叛背打败时,还未意识到,可见其在政治上无所作为。入狱后经过多方努力终于获救出狱,没想到唐肃宗却开始整治罪犯,李白因此被流放。而后又值天灾皇上大赦天下李白因此获免,准备返京,而此时又值天下大乱,洛阳沦陷,就在李白到达族叔李阳冰出准备再次报效朝廷时,他却病了,现如今李白已是花甲之龄,命运却给他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此等大好机遇,他却错失,终含泪离世。李白虽名垂千古,但对于当时的个人却是不幸的,那是文人只以做官为人生的终极目标,报效朝廷为最大理想,而在这一点上,李白却是一塌糊涂。而李白的儿子由于未受到良好教育,资质平平,儿子只留下两女儿,嫁为农妇,从此无后,家道中落。

在中学我们学到的李白,大都是逍遥快活,放荡不羁,深入了解以后才发现其中不为人知的秘密,这才是生活的真相,一生爱好自由,光鲜亮丽的李白,人生却是如此不幸,而他用诗聊以自慰,将生活诗意化,因此在我们今天看来李白快活似神仙。生活的真相就是发现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不平凡的诗人背后,同样是平凡的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