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想到的是,填这个报表花了我将近2天的时间。
坐在座位上,不停的查找、分部门、提取数据。因为之前填报的时候,隐隐觉得缺一个数据,是否不妥。后面想着两个领导都没说啥,我就填了就行。
后面发觉自己的直觉是准的。偷了一下思考的懒,结果换来这大大的工作量。
收获:
1、实战更好的看见了这个报表数据关系
2、通过认真填制这个报表,竟然产生了心流的感觉。(认真投入中,已经产生了好几次,感觉还不错。)
3、较之前做完账很少出这么详细的报表来说,是一种收获。
4、感受到总监做这个表背后的思维。(比如折旧费,不应该放在当期。这个表是为了考核现任人员的业绩,将折旧费摊到里面对他们而言是不公平的。
比如:之前将科目由费用调整到成本,更好的体现了业务的类型。)
待突破的地方:
做到后面发现自己,其实是做了点无用功的。
1、比如直接导出所有数据,然后分部门筛选就行,而我还硬是给他分部门了又整合,而后又筛选。增加了自己的工作量。(后面改进)不过也是动手做后的收获。
2、做的多了,越来越流畅。做的时候还是要思考,后续可以更多关注这个变量。
3、思考数据变化,背后说明了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