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家长每天都会至少一次地跟自己说“今天一定不吼孩子”,但是我们从灾难现场回过神来,才发现今天的“戒吼”又失败了……
孩子磨蹭、顶嘴、功课不好、调皮贪玩,加上家长工作压力大,心里总有烦心事,憋着各种无名火。“一言不合就开吼,吼完就后悔”,成为许多家长教育孩子的恶性循环。那如何才能有效的减少日常吼叫呢?
吼叫”对孩子的伤害有多大?
吼叫会伤害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
吼叫会打断孩子与父母之间的良性链接。它会让孩子怀疑父母对自己的爱,长期以往会让孩子产生不信任感。
也许开始孩子会用哭泣、顶嘴回击,当吼叫已经变为习惯之后,孩子便会关闭与父母沟通的通道,把自己调成静音,用沉默反抗伤害。这样的沉默更让父母手足无措,弄不清孩子到底在想些什么。
吼叫会影响到孩子对待他人的方式
家长的习惯性吼叫,会让孩子很容易在心理和言辞上表现出攻击性,孩子将很难学到积极的社交方式,从而影响他们的性格与行为。
长时间对孩子吼叫会使孩子学会了用吼叫和呵斥的语气命令其他人,甚至在跟其它同龄小伙伴在一起时,也总对别人用这样的态度。别忘了,孩子永远都是父母的一面镜子,我们的喜怒哀乐处事方法都会投射到孩子身上。你真的想让孩子也变成这样么?
胆小自卑,缺乏主见
孩子经常被吼骂,孩子一直在威言下生活,感受不到父母的爱,而且慢慢会发现顺着父母的意思做事,就不会被打骂了。不管父母说的是不是对的,都会按照父母的意思做,只要顺了父母意思就行,不会或者不敢自主思考,这是一种没有主见的行为。
语言交流差
孩子经常被吼叫教育,孩子自己也会一遇到事情就大声吼叫,脾气变得火爆,不知道温柔的语气也能解决问题。长期受到吼叫式的教育,孩子长大就会照搬这样的模式,去工作,去教育自己的孩子,很显然,没人喜欢这样的。
孩子犯错,父母尽量耐心的说服教育,让孩子真正认识犯错的原因和犯错的危害,孩子需要正确的引导,否则受伤害的只有孩子。尤其是孩子小,主要是模仿学习阶段,受到的影响特别大。父母方法用对了,受到的影响是孩子一生的财富。
家长应如何做?
1、理解吼叫的危害
我们其实都知道冲孩子吼叫的危害,但每天有太多的事情让我们无法保持镇定,被“引爆”之后的我们除了陷入内疚当中,很少去冷静下来分析自己为什么会吼叫。
我们需要寻求那些情绪触发的深层次原因,只有当我们了解了吼叫出现的原因,才能做出改变。我们应该花点时间,静下来想一想一天当中怎样的环境和哪个时间段我们最容易被激怒。必要时,甚至可以列个清单,看看有哪些日常生活中的“热键”会瞬间启动我们的吼叫模式。
迁怒于人实属无奈,但我们仍要找到愤怒的源头,知道自己卡在哪里,认同自己的感受和需要,才能得到治愈。总之,只有找到自己的吼叫“触发器”,我们才能预防“踩雷”,减少吼叫的次数和频率。
2、用低声说话代替高声吼叫
首先,要照顾好自己吼叫,是我们在愤怒或者情绪激动时的一种应激反应。虽然带孩子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别忘了照顾好自己。只有我们元气满满,才能精神气爽地迎接孩子啊!学会“放手”,寻求家人的帮助与合作,才是“戒吼”的首要任务。
其次,用低声说话代替高声吼叫。其实有时候,父母一个严厉的眼神,就足以对孩子产生威慑力。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项研究,发现处理同一件事,用低声调孩子更容易接受。当父母刻意降低声音说话,情绪也会随之变得冷静,会变得更理智。这种情绪也会传递给孩子,使孩子跳出情绪误区,理智思考。低声教育,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3、ABCDE法则
美国著名亲子教育专家罗娜·雷纳曾在著作《不吼不叫:如果平静地让孩子与父母合作》中提到过一套ABCDE法则,我觉得非常受用。它概括起来就是:自问(Ask)——呼吸(Breath)——平静自我(Calm yourself)——确定孩子的需要(Deside what your Child needs)——同理心(Empathize)。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吼不叫的关键在于我们先冷静自己的情绪。“自问”可以帮你弄明白自己的感受和发脾气的根本原因;“呼吸”和“平静自我”都是对自己身体的放松与情绪调节。只有当我们冷静下来,以平和的心态面对孩子,才可以跟孩子做进一步的沟通与共情。
4、提前制定家庭规则,平静而坚定的实施
当你弄清楚自己的吼叫触发器之后,你应该和家人、孩子坐下来一起制定一些必须要遵守的规则,让孩子明确界限。比如你可以给孩子用图画列一张表,让他知道上床睡觉前都有哪些事要做。当孩子挑战你的规则时,一定要平静而坚定的坚持实施。
平静是指你的情绪不要失控,坚定是指那些原则性的、关乎安全的问题没有妥协的余地,这样去和孩子沟通,同时别忘了多站在他的立场考虑。
5、忍不住吼了,请真诚地向孩子道歉
忍不住吼了孩子,请对他说:“爸爸妈妈大吼大叫,不是你的错,是爸爸妈妈没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有话应该好好说。”只要一句“对不起”,孩子会义无反顾地原谅我们。
本以为我们是如此深爱着孩子,其实,孩子对我们的爱更深刻、更纯粹。孩子无条件地爱着我们,无数次原谅我们。正是孩子的不足,才给了我们成长和学习的机会,也让我们看到自身的不足,在不断修炼中成为更好的父母。
有一位心理学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培养一个健康的孩子,比修复一个破损的成人容易得多,做一位能够和孩子好好说话的父母,比送孩子什么礼物都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