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的第131天)
我在雅典时结识一位澳洲好友Peter,大约是我父母的年纪。几句交谈,我们觉得十分投缘,于是聊了一路一整天,其中他说的一句话我时不时仍会想起:“以前父母抚养你长大,因为你需要他们扶持。现在你长大了,视野和思维比他们都宽阔了,这时候其实轮到你,反过来帮助你的父母成长。”
我在长大成人的过程中,与父母有过许多争执,因为我们是太过不同的人,父母按部就班,而我标新立异。后来许多次想起Peter告诫我的话,我内心对父母的态度都开始变得缓和。只是从一个“道理”变成一种“意识”,还有比这一天的交谈更长得多的路程要走。甚至在与Peter交谈后的仅仅半年内,我就又因与家长的交往而陷入了深度抑郁的状态。
如今三年过去,我坐在星巴克里,突然又想起Peter的话。因为今天是母亲节,表嫂赠与我两张咖啡券,说我可以带妈妈去喝咖啡。今天我恰好也没有什么事,我问妈妈要不要去喝咖啡,妈妈说可以呀。我突感好奇问妈妈:“妈,你喝过咖啡吗?”妈妈回答:“喝过呀,其实我还挺喜欢喝咖啡的。以前去德国找你的时候,就觉得咖啡挺好喝的。”
这个倒是出乎我的意料。不知道妈妈是因为真的喜欢咖啡的味道,还是因为咖啡代表着欧洲人的口味而感到新奇,或者都有吧。但是这个在我家对面的星巴克,我们不常去的地方,这个我熟悉的咖啡文化,对爸妈而言半生不熟的咖啡文化,却给了个咖啡之外的一个spark。
这个星巴克,这里的咖啡文化,就类似于我与爸妈的交汇点,是我可以尝试的一种交流方式。因为咖啡对于他们而言:相对新奇,但是他们可以接受,甚至喜欢。而咖啡对于我而言:熟悉,是欧洲最常见的饮品,也是我可以介绍给爸妈的一小片欧洲文化。
我一直想要找的,我与爸妈之间的交汇点,大概就是像星巴克咖啡一样的东西——我能够带他们认识的,脱离他们的舒适圈但又可以被他们认可的东西。
其实我还真没带妈妈来过星巴克,我很少引导着带爸妈去哪里。大概是因为一直没有找到过和谐的交集点,我觉得他们根本不会懂我?或者是因为我一直是个自私的小孩,我行我素,对不理解自己的人不管不顾?
爱的确要有界限,相互尊重各自的空间才能健康长久。但毕竟我们是一家人,不可脱离的一家人,有再大的分歧我也不能对他们置之不理,我们是要一同分享生活往前走的。即使我跑得飞远,可是爸妈一直停留在原地,那又有什么意义呢?对,那的确是一个可行的选择,可是相比一个人走,我更想要带着爸妈一起走。
Peter的话又在我耳边响起。当然做起来肯定没有那么简单,不过既然决定了这条路,就慢慢地从小事开始尝试吧,比如带妈妈去星巴克喝咖啡,这就好像带妈妈去慢慢认识世界一样,其实是很激动人心的事!渐渐地摸索,一定可以找到更多的事情,一些我熟悉和喜欢的,并且也可以带爸妈一同体验的事情。对,一同体验,去找到共同语言。有些东西可能合他们的胃口,有些可能他们不喜欢,但是有什么关系呢?共同认可的东西,一定会越来越多的。
妈妈,母亲节快乐呀!世界很大,但是我们一起前行吧。我带你看看我认识的世界,或许能找到一些你觉得很好玩的东西,也说不定呢?
2020.05.10 雍措旺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