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记住“吃亏是福”的古训

记住“吃亏是福”的古训

作者: 庄美雪 | 来源:发表于2017-08-03 21:08 被阅读0次

      古人有一句话“吃亏是福”。对此许多人颇不以为然。为什么要吃亏?为什么要谦让?为什么要牺牲自己来成全别人?

      于是,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扔下书和 教授吵架,为一点小利和小贩争执,有一点点不顺心、就想到要离开公司,恋爱也要他对我比我对他好……总之绝不不可以吃亏。

        然而回过头,看看自己这一路走来,也许当时真的没有吃亏,但是,和教授吵架的后果是那门课最终没有拿到好的分数;愤然离职后是长时间的后悔;总是计较感情得失,却从来没有获得过全情投入的快乐。

        总之,小亏沒吃却吃了大亏,还是哑巴亏。

          我们的先辈很早就了解了“祸福相倚”的道理,懂得“吃亏”的人,往往会有意识想不到的收获,因为“亏”不是白吃的。

            金泉绿色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全伟就亲身经历了这样一件事:他主动承担了700元的损失,没想到带来了7万元的销售额。

            一次,朱总和兰州一家酒店联系了一笔业务,帮酒店购买一套价值6000多元的地毯清洗设备。各项手续办好后,朱总把设备寄过来往兰州。但酒店收到设备后,声称设备在运输公司途中损坏了,要求退货。朱总派人查看后得知,设备是在酒店组装时,由于操作不当而损坏的,维修费用由约需要700多元,酒店不愿承担才要求退货。自己没有任何责任,完全可以置之不理。但朱全伟表示,“吃点小亏”无所谓,维修费用由他来承担。他派人过去把设备修好了,客户表示满意。不久后,该酒店要更新其他清洗设备,首先想到的就是甘愿“吃亏”的朱总,到他这里一次性定了7万多元的货。

        朱全伟就是一个会“吃亏”的人。往深层次说,吃亏其实也包含了豁达和宽容,而且还要加上理智和自我克制。过的的计较会使自己陷入过往的沮丧情绪里,这种情绪会遏止我们的自信,甚至影响判断。因此,能“吃亏”也是一种自信的生命表现。

          中国古代还有一则故事,说甲乙两个小鬼要到人间投胎,阎罗王要他们选择过“接受”或“付出”的人生,结果选择“付出”的甲,投生在一个富贵人家,终其一生乐善好施;希望过接受人生的乙,却投生在一个乞丐家,终其一生以乞讨为业。这则故事说明:一个人如果懂得付出,不计较“吃亏”,才能拥有一个富有的人生;相反的,如果锱铢必较,只知道接受,却吝于付出,必定是一个贫穷的人生。所以,讨便宜的,未必真讨便宜;吃亏的,也未必真吃亏,真正说来,吃亏才是在讨便宜,是过一个“善良人性”的便宜。

          另一方面,世上也没有白占的便宜,爱占便宜者迟早或多或少要付出代价。有的人跑官要官,见好处就捞,遇便宜就占,即使是蝇头小利,见之亦心跳眼红手痒,一副志在必定得的面孔。这种人每占一份便宜,便失一份人格;每捞一份好处,便掉一份尊严。那贪官有哪一个不是在占便宜的过程中走向了反面?最后不但要吐出不义之财,有的连身高家性命都要搭进去。

          所以,记住“吃亏是福”的古训,明白吃亏并非就是牺牲自己成都全别人,在这个过程中,最终得到成全的其实是你自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记住“吃亏是福”的古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tlml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