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义
策略模式:官方一点的定义就是定义好一组算法簇,将每个算法(变化)都封装成一个类,并且使他们可以互相替换。
直白一点就是定义好一些会变化的行为接口,然后将他们的不同实现封装成类,最后 set 进使用这些行为的客户里面,让客户可以变换使用这些功能。
策略模式二、使用场景
- 多个子类只有在算法或行为上稍有不同,不需要将子类和特定的行为捆绑在一起,还能自由切换算法的场景。
- 需要屏蔽算法规则的场景。
- Android 中,设计图片加载框架的时候,可以预先实现好若干种加载策略,使用策略模式来选择加载策略。
三、栗子
策略的抽象及其实现:
/**
* 抽象策略角色
* 通常为接口,定义每个策略或算法必须具有的方法和属性。
*/
public interface Strategy {
void doMyStrategy();
}
/**
* 具体策略角色
* 实现抽象策略中的操作,该类含有具体的算法。
*/
public class ConcreteStrategy1 implements Strategy{
@Override
public void doMyStrategy() {
System.out.println("策略一算法");
}
}
public class ConcreteStrategy2 implements Strategy{
@Override
public void doMyStrategy() {
System.out.println("策略二算法");
}
}
上下文角色:
/**
* Context封装角色:它也叫做上下文角色
* 起承上启下封装作用,屏蔽高层模块对策略、算法的直接访问,封装可能存在的变化。
*/
public class Context {
private Strategy strategy;
public Context(Strategy s) {
this.strategy = s;
}
public void setStrategy(Strategy s) {
this.strategy = s;
}
public void doThings() {
strategy.doMyStrategy();
}
}
场景类:
public class 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ategy s1 = new ConcreteStrategy1();
Strategy s2 = new ConcreteStrategy2();
//执行策略一算法
Context context = new Context(s1);
context.doThings();
//替换算法
context.setStrategy(s2);
context.doThings();
}
}
结果:
策略一算法
策略二算法
四、策略模式优点
- 封装性好,使用简单。
- 将抽出来变化的部分封装成接口实现类,算法可以自由切换,避免多重条件判断。
- 扩展性良好。扩展只需要增加策略的具体实现类,替换策略。符合开闭原则。
五、策略模式缺点
- 随着策略的增加,策略类数量增多。
- 所有的策略类都需要对外暴露,与迪米特原则相违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