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悟意味着一个人已经知道了自己是谁,也就是说他已经知道了自己的本来面目,既然已经知道了那么又何必需要再去修行呢?
有些人说虽然我知道我是谁,但是那些思想念头怎么办?他们会一再一再的出现,而我也会一再一再的认同,好像那些思想就是我一样。
如果我不对那些思想警觉,并且时刻记住我是谁,那么我就会忘记自己,就像以前一样生活在那个旧有的头脑当中。
实际上你并不是真的开悟,也并不是真的知道你是谁,否则根本就不会有这样的问题出现,如果你真的知道你是你,那么思想就不可能是你。
现在他们来来去去又跟你又有什么关系?无非只是庸人自扰罢了!或者有些人说我必须要记住我是那个无念,那也是一样的愚蠢。
如果你是你,无论你是否记住你,你也还是你,你永远不会变成别人,比如你是一个男人,你就是一个男人,你不可能每天提醒自己说我是一个男人。
那个提醒是不需要的,那个提醒恰好说明了你对你自己的存在没有一点儿信心,你也许只是哪里听来的,但那并不是你的真知。
你也许从某个人那里听来了自己是一个男人,而你不断的暗示自己说我是一个男人,而那个暗示看起来很愚蠢,反而显示出你好像真的是一个女人。
同样的情况,如果你知道你就是无念,那么事情就结束了,你不会再每天去暗示自己说我是无念,我必须要记住我是无念,那是愚蠢的!
如果你是你,那么记住你是你或者忘记你是你,又有什么关系呢?忘记也并不代表你会变成别人,为什么要因为这个问题而困扰呢?
所以如果你真的开悟了,真的知道自己就是那个无念、那个无念就是你自己,那么所有的问题将会消失,现在根本就不需要修行。
实际上你只要存在就好,只要平凡的生活那就够了,现在你就只是一面空的镜子,里面再也没有一个自我去做任何的事情。
当你记住你是无念的时候,实际上还是那个自我在记住,你的里面并不是绝对的空/无我,而是说里面还有一个人在那里试图控制一些什么。
因此那些真正知道自己的人并不是一个知道自己的人,他已经忘记了自己是一个佛/无念,他已经完全的变成了无念本身。
现在将再也没有一个人在那里暗示自己说我就是无念,也没有一个人在那里为了一个头脑而困扰,那个人彻底的消失了。
这就好像如果一个人还意识到自己是有钱人,那么就说明他只是一个暴发户,但绝不是什么贵族;因为对于贵族来说他已经忘记了自己是有钱人。
内在的世界也是一样的,如果你真的知道了自己,你就会忘记了自己,你不会天天惦记着自己是谁,那个惦记显示出你并不是真的知道。
比如你不会每天惦记自己的名字说我是筱雅,我必须要记住我的名字是筱雅,我必须要留意到其他的名字并不是我的名字筱雅。
如果你持续的这么惦记,别人会觉得你已经疯掉了,似乎有点精神不正常一样的,如果你知道你是筱雅,那么你就是筱雅,事情已经结束了!
这就是为什么庄子说“大智若愚”,他的意思是说一个已经知道了自己是谁的人已经全然的忘记了自己是谁,那个记住自己是谁已经变成了一个遥远的回音。
我记得我是七岁才读的小学,那个时候我不知道我的大名,我只是知道我的小名,那个大名对于我来说非常非常的陌生。
报名的时候我是我的小姐姐带我去的,她叮嘱我说记住你的大名就是“张余栋”,不再是张庄庄了,我说:哦,那我知道了!
可是对于一个七岁的孩子来说总是经常性的忘记,所以有时候老师叫我大名的时候我并不认为他在叫我,好像叫的是其他人。
也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我才真的知道了自己的大名,但在那之后你认为我会每天提醒并且记住我的大名吗?那已经不需要了!
这就是庄子说的“大智若愚”的意思,你对自己是一个佛那么的知道,因此不必再刻意的去记住和提醒自己是谁了,那个提醒反而显得很愚蠢。
这也就是禅师们说的“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的境界,你是那个佛/无念/神,但是你已经忘记了自己是一个佛/无念/神,那个惦念/记住也已经不存在了。
一开始你是不知道自己是谁,因此那个境界是“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现在同样的情况反过来了,你是那么的知道你是谁,因此你已经忘记了你是谁。
那个忘记看起来好像就是以前的不知道一样的,所以你见到的水还是以前那个水,见到的山还是以前的那个山,但是那个品质已经不再一样了。
因为现在你已经不再一样了,你已经变成了一个佛,你已经开始用佛眼看世界了,现在你不知道你是谁,只是因为你是那么的知道以至于不需要再提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