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这本书时,就被书名深深地吸引了,感觉生动又有趣,忍不住想一探究竟。作者在书中呈现的一些教育误区和教育场景是那么的真实鲜活又触动人心,同时发人深省,引发了我内心极大的共鸣。
反观我们生活中对孩子的教育,其实有时候似乎走入了误区,以为只要给孩子创造丰富的物质世界才是最好的给予。然而,孩子更需要的是父母高质量的陪伴。孩子真正看重的是和父母在一起的亲子时光,在这段时光中感受到父母的关注和重视,和父母相处时感受到父母的全情投入。对于这一点,我的感受尤为深刻。有时,儿子要我和他一起玩游戏时,我心不在焉地一边和他玩,一边津津有味地看着自己感兴趣的电视节目,这个时候,儿子就会很委屈地哭着说:妈妈,我要你陪我玩,不要看电视。甚至,有时他会把电视遥控器拿走把电视关掉,目的就是让我全心全意地陪他玩。很显然,他深切感受到了我的漫不经心和低质量的陪伴,并因此在情绪和行为上有所表现。
在教育模式中,存在控制型、放任型、贿赂型、威胁型的教育误区。控制型的父母希望孩子凡事都要按照父母的意愿来行事,孩子缺少自由,也容易丢失了自我。放任型的父母倡导无为而治,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缺少规则感和对家庭的归宿感,步入社会后容易缺少对集体的归属感,显得难以合群。贿赂型的父母为了达到某种目的,给予孩子一些好处,表面上看起来孩子的行为都符合父母的期望,但这剥夺了孩子内心深处的主动性和能动性,需要依靠外界的刺激或肯定才能有所行动。威胁型父母容易采用惩罚的方式逼孩子就范,孩子容易变得没有自信。这些教养方式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可能导致孩子无法以恰当的方式来表达情感和进行沟通,无法与父母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无法得到家庭带来的归属感和安全感。
本书倡导的是情感引导的教育方法,这种方法更加充满关爱,更符合逻辑和人性,采用这种方法的父母会把孩子出现的“问题”当做了解孩子内心世界的好机会,对孩子的情绪给予理解和共情,在沟通中增进亲子关系,让孩子体会到家庭带来的温暖和快乐,从而可以提高孩子的情商和沟通能力,更利于孩子的成长。
什么是情感引导?其实就是向孩子传授情感规则,让他们知道如何辨认情感并且以恰当的方式来表达,其核心就是由父母来帮助孩子认识情感、人际关系、社会行为和他们所生活的世界,其本质就是允许孩子自由轻松地表达情感,而不受任何压抑或否定。
那么如何做好情感引导,促进与孩子的良性沟通呢?作者建议:
1、了解并尊重孩子。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和脾气,所以情感引导要因人而异。
2、了解孩子的发育阶段,以避免设定不切实际或者不适当的目标。
3、密切注意孩子想要表达的任何情感,并把孩子最难管教的时刻看作了解他们的良好机会。
4、对孩子的各种情感都要表现出同情和支持。
5、通过和孩子共同分担责任来建立一种“分享权力”的平等关系。但同时要设定界限。
6、调动孩子的内在能动性,而不是依靠外部奖励来纠正行为。
7、为孩子树立三思而后行的良好典范。
8、避免否定、怀疑或者轻视孩子的情感。
9、通过聆听孩子的心声并加以复述来丰富孩子的情感词汇量。
10、提前让孩子知道应该怎样做,可以让他们更合作。
就像作者说的,育儿是世间唯一无法辞掉的工作。育儿之路需要我们不断去探索,学习和改进,任何时候改善亲子关系都不晚。愿你我都能找到一条最适合孩子性格特点的养育之路,在这条路上和孩子共同成长,收获更多的快乐和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