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交往,把自己当小白;传授技能,要把对方当小白。
虽然说起来容易,但我们却很容易陷入“知识诅咒”的怪圈。“知识诅咒”是指当一个人知道某件事后,他就无法想象不知道这件事的情况。生活中我们常听到“为什么这么简单你都不会?”,就是中了知识诅咒。
把对方当小白,才可以做到解释地更加详细、具体,毕竟对方对你所介绍的专业词语一点都不了解。就算不是专业词语,只是一些网络用语,也不见得人人都知道,使用起来还是要多留心。
那如何才可以避免“知识陷阱”,做到有效沟通,让对方理解你的意思呢?
虽然不是必须,但是我们可以去找那些敢于直言自己并没理解的小伙伴。我想起前几天的一件事,当时群里就“婚姻、同性恋”等话题进行深入讨论,主要分享的那个小伙伴提到了一个事例,说当时都“屠版”了。其实我对“屠版”的准确意思并不清楚,只是猜到了大概意思,但也没有提出自己的不解,怕只有自己一个人不知道。当然,这件事并没有这样就过去了,有几个小伙伴提出不太清楚“屠版”的意思,分享的小伙伴就此做了解释。
如果当时没有人提,那对于不了解这个词意思的小伙伴来说,就不能很好地了解到分享者想要传达的意思。如果分神去百度,可能就跟不上群里的讨论速度了。而只有在他们明确表示了自己是“小白”,分享者才意识到这个词并不是人人都知道。
分享者恐怕最讨厌我这种听众,有不懂的地方也不说。所以,如果想锻炼自己,使自己的意思清晰表达,可以去找勇于表示自己不懂的人。这样才可以知道自己到底有没有中“知识诅咒”,也就可以更好地传达信息。
唐代诗人白居易就深谙此道。他力求通俗易懂,明白晓畅,因此每写一诗,必会念给一个老妇人听,老太太有听不懂的地方或是嫌他的语言繁琐时就会说出来,白居易就拿回家继续修改,再念给她听,直到没有意见为止。
以上是说,在表达自己意见的时候要把对方当小白,那在我们接收外面的信息时,就需要把自己当小白。
保持虚心,是进步的来源。如果对方提到任何事情,你都是还没细听就暗想:“啊,这个我知道”,那可能后面你不知道的事情,也就在这种自满的情绪中被忽视、错过了。不要觉得任何人都比不上自己,人无完人,即使自己在某一方面有特长,也不代表在其他方面也做得很棒。把自己当小白,是为了避免自满情绪,以便更好地接收信息。
倾听别人说话是如此,自己学习也是如此。把自己当小白,保持空杯心态,会使我们成长地更迅速。
接收信息,不自满,把自己当小白;传递信息,不想当然,把对方当小白。保持高效、顺畅的沟通,“小白”时时存心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