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
第16-17章:为何越微信,越孤单

第16-17章:为何越微信,越孤单

作者: 院长X大叔 | 来源:发表于2019-04-03 00:08 被阅读8次

    在小说《小王子》里,有个细节十分别致。

    小王子到达地球,降落在撒哈拉沙漠。他感到很孤独,于是问他遇见的那条蛇:“人在哪里呢?在沙漠里,有点孤独……”

    蛇真是一种古老的智慧生物,它回道:就算你跟人在一起,也会感到孤独

    古龙曾说:真正的孤独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空虚,一种令你发狂的空虚。纵然在欢呼声中,也会感到内心的空虚、惆怅与沮丧。

    这种孤独,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近。

    还真是让人奇怪。在“随时在线”的时代,我们的微信通讯录里平均有128位好友,随时随地都可以找到一位朋友沟通,又怎么会孤独呢?

    但事实就是,夜深人静之时,孤独爬上心头,面对128个形象各异的头像,你不知道该向谁发一句:

    在吗?

    我们生怕这一个简单的问句,被遗落在漆黑的夜里,得不到任何回答

    为什么会这样?

    在手机里,沟通很廉价

    美国有一位年轻人,为了走出失恋带来的孤独,做了一件疯狂的事情。

    他把电话号码贴遍了纽约,什么也没写,只是贴上了号码。结果,电话像潮水一样涌来,他统计了一下,自己一共接了6万多个电话。这当中,有无聊的,有谈想法的,也有寻找一夜情的。

    他想找到安慰,却发现这些打电话来的人,都像他一样孤独,也都像他一样,以为只要一通电话,就能够得到慰藉。6万个电话,也没能让他远离孤独。

    在电话里,语言被简化成跳跃的电磁波,而电磁波承载不了真实的重量。

    一位朋友,在网上与一位老同学相聊甚欢,觉得双方心有灵犀,于是约了他线下见面,兴冲冲去赴约,最后垂头丧气地回来。

    她问我:为什么明明网上很会聊天的人,现实中却半天放不出一个屁,好闷的人啊!

    的确,微信群活跃的人大多数都是内向者。也许是因为网络上使用的是文字表达,而生活里使用的是口头表达,内向的人更擅长文字表达。又或者是因为网络可以延迟回应,而现实中却无法忍受尴尬的沉默。

    但这些都不重要。我说,真正的问题是,既然你在网上得到了安慰,又为何要在线下去见面呢?

    朋友想了想说:可能我要的,不止是微信里的文字吧

    美国心理学家哈洛(Harry F. Harlow)做过一个著名的恒河猴实验。他将刚出生的小猴子带离母亲身边,送到了两种“假妈妈”身边:

    一种是“铁线妈妈”,用冰冷的铁丝做成,但那里有奶瓶。另一种是“布偶妈妈”,这个妈妈只有触觉抚慰,没有奶水。

    结果发现,小猴子饿了就去“铁线妈妈”那里喝奶,但一喝完就跟”布偶妈妈“拥抱在一起。哈洛最后得出结论:无论对于成人还是孩子,接触带来的安慰感是爱最重要的元素。

    我们要的,不止是语音,不止是文字,我们还需要真实的接触。

    从前慢,人们喜欢在书信上写“见字如面”。当语言的获取变得容易,它也同时变得廉价,再也不会“见字如面”,相反“见一面”却变得万分艰难。你可知道,100种表情和文字,也不及你一个微笑的温暖。为何不放下电话,与我共饮一杯咖啡,哪怕谁也不说话。

    在手机里,别人很美丽

    表妹是这样发朋友圈的。

    先用21种姿势自拍,从中选出7张,然后逐一给我们展示,海选出最棒的一张。接下来,用工具美化、美化、美化,一直美到脸变得顺滑如奶,如雪,如另外一个人。再拍美食,再拍手拿筷子夹住美食的瞬间,当然,不能忘记调整一下手上的Pandora(看起来像假的),再继续美化、美化、美化……

    30分钟后,我们终于能够好好吃饭了。

    表妹十分享受朋友圈的点赞,也对别人朋友圈的生活羡慕不已。

    朋友圈,大概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地方吧!

    这里有美食,有美景,人们总是无忧无虑,带着萌娃晒太阳,美丽的女子走在沙滩上,英俊的男子秀出8块腹肌,年轻的商人开着玛莎拉蒂,智慧的学者大谈人生哲理……

    朋友圈好像有一种屏障,把每个人的阴暗面屏蔽在圈外,只展示精彩和美好。平淡无奇的生活,被美化成了传奇

    表妹这种状态,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雪莉·图克尔称为“演示焦虑”。她说:花在观看别人的幸福上的时间越多,就越发孤独沮丧。她为此写了一本书,叫做《在一起孤独》,认为社交网络的出现,让人“像一个陌生人,生活在一个陌生的世界”。

    印度哲人克里希那穆提这样描述孤独的产生:显然,它来自比较和衡量,不是吗?我拿自己和圣人,和大师,和伟大的音乐家比较,和知道的人,和达成了的人比较。在这种比较中,我发现自己想要得到,我不满足:我没有天分,我差劲,我没有“实现”;我不是,而那个人是。于是从衡量和比较中,产生了空虚和一无是处的巨大空洞。

    世间有两种事实,一种是被展示的,一种是没有展示的。看到夜空里明月高悬的时候,不要忘记它的背面,没有光。看到朋友圈容貌光鲜的女人时,不要忘记生活里,没有美颜。

    又或者,可以像雪莉·图克尔建议的那样——

    别看。

    在手机外,人们很长寿

    2008年的一天,一个神秘女子突然出现在一个偏远的农村:撒丁岛。

    这个女人是加拿大发展心理学家苏珊·平克,著名学者史蒂芬·平克的妹妹。她来到撒丁岛的目的只有一个:弄清楚为什么这个地区的百岁老人多如牛毛。

    撒丁岛有377个百岁老人,苏珊·平克探访调查了其中261个。在排除了基因、地理位置、食品等众多因素之后,她发现了这些长寿老人最大的秘密:他们没有一个人会长时间孤独。苏珊·平克称这个长寿密码为“村落效应”。

    我国同样有一个长寿之乡,湖南省怀化市的麻阳县。

    弟妹就是麻阳人,因此我有幸去过那里。麻阳乡村有好山好水,养得出好水果,冰糖橙和黄桃都鲜美多汁,驰名在外。让人感受最深的,还是这里的邻里关系。大家的房子相隔不远,鸡犬相闻,有事没事串门聊天,邻里之间相互帮忙是生活常态。弟弟结婚时,几乎全村的人都被请来喝喜酒。

    苏珊·平克在书里说:只要有一个家人、朋友、社区组成的活跃村落,努力工作和心怀忧虑都不会杀死你。但独自这样做会让你英年早逝。

    这也许就是真实社交的力量吧!

    想起电影《黑客帝国》里,主角尼奥面对一颗红药丸,一颗蓝药丸。红色醒来面对残酷的真实,蓝色沉睡继续在母体营造的虚拟世界里幸福的活着。尼奥选了红药丸,毫不犹豫。

    为什么?在那个虚拟的世界里,牛排鲜嫩可口,而真实的世界里,只有浆糊一样的食物。当虚拟的世界比真实世界更好的时候,为什么还要醒来?为什么还要对抗?

    《奇葩说》大神黄执中说:身为一个人,有什么东西是你觉得骄傲的?有什么东西让你觉得自己不是被饲养的?这个东西就是:我们在意真假

    我们被灭亡的方式,不是机器人,不是怪兽或者外星人,而是当我们接上那根虚拟的数据线时,大部分人会放弃,放弃去分辨真与假。真正的末日不是核弹爆炸,而是所有人脑插数据线,躺在床上……

    别睡了,起来吧,我们一起喝杯咖啡。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16-17章:为何越微信,越孤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tsob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