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到卫国,希望能够行道。卫灵公待孔子也很友善,可惜灵公只知道讲求用兵,因此,灵公问军阵作战的事,孔子便答未学过,而且第二天就离开卫国,足见圣人不合则去,十分明快。
今天分享《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第一章白话解释及正音,摘录自时哉时哉网络教育学院
【经文】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
【字词解释】
陈:音义同“阵”,军阵作战。
俎豆:祭祀所用的礼器,此处代指祭祀。
【白话解释】
卫灵公向孔子问军阵作战的事情,孔子回答:关于祭祀的事,我曾经学过,至于军旅之事,则没有听闻。第二天便离开卫国。
【章旨】
此章记孔子治国以礼义为本,军旅为末,本未立,则不可教以末。
阿莲:
1、孔子可以先教以軍陣,讓靈公佩服他,然後再來導正衛靈公不是很好嗎? 所謂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不是嗎?
2、 菩薩也是講究善巧方便, 不要動不動就說別人不上道,不是嗎?
学生试答唐老师昨日卫灵公篇第一章问题,请老师批评指正:
1.不可以勾卫灵公军阵之欲、先教其军阵以图导正他,学生以为原因有三:首先,“子之所慎:齐战疾。”战争事关百姓死活、国家存亡,不是可以拿来试验的事。没有公心的人善战、对苍生社稷是大祸,不可以战阵之事来诱引。其次,孔子在卫国时间很长,对卫灵公有足够的观察,知道他其实是图谋霸道之人,并非诚心要用贤才。明知孔子志不在阵,却问阵,与孔子聊天却心不在焉,这是潜在的逐客令,已无可引导了。其三,卫国的大患是五伦的悖乱,教卫灵公以军阵,而其不知导正礼仪,只会让卫国更加遭殃。
2.所以,以欲勾牵令入正智,关键是要令入正智,善巧方便是要引入正智,而不是为了善巧而善巧。否则方便是方便了,却把人更导入邪道去了。要有眼力、善观察,契理契机。不盲目善巧。
时哉群夏学长:
孔子真的不懂軍陣作戰嗎?如果我們瞭解「夾谷之會」,就知道孔子讓強國屈服、大義凜然、不辱使命的大智大勇了。只是孔子認為,德為本,其他實在是細枝末節而已。自然與卫灵公「道不同,不相為謀。」
时哉老师:@夏強疆(劍蘭)[强][强]"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备者必有文事",即出自孔子在夾谷之会前,相鲁定公所说之语。除此之外,孔子在推行堕三都的政策时,也曾用兵解救了鲁定公的危难。
哀公11年,冉有担任季氏将帥,与齐作战於郎,克之。他向季康子表示,军事学之于孔子。
只听说过脱离贫穷,有没有听说过要固守贫穷?本章说“君子固穷”,当脱离困局有害于人、有害于道,君子宁可固守眼前的困局,这样的人你觉得如何呢?
今天分享《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第二章白话解释及正音,摘录自时哉时哉网络教育学院。
【经文】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字词解释】
从:音同“粽”,随从的弟子们。
【白话解释】
孔子周游列国,在陈国被陈蔡大夫派兵围住断了粮食,随从的弟子们,都饿到站不起来。子路认为老师的道能利益天下苍生,应该为天所佑,为人所助,今却不能行而打抱不平的说:君子也有道行不通而穷困到这般地步吗?孔子回答:君子固然也有穷困的时候,但不同于小人,小人一遇穷困则如水流溃堤泛滥而胡作非为了。或说君子处于穷困则能固守穷困,怡然自得,不若小人一遇穷困则违法乱纪了。
【章旨】
此章记孔子厄于陈,所答以道自处,令人心平。
苏毅:老师好!学生试着回答以下问题:
子路饥饿时为何“愠见”孔子?
如白话解释上说,替孔子打抱不平,对老师有那么大的道德学问能力而无处施展,现在又被困陈蔡,所以内心不平,想不通,所以言语上就带有火气了。
是否对孔子不满,又受不了眼前的困穷,所以孔子特别点化他呢?
非对老师不满,是对老师的遭遇不满。在《孔子家语》中,当老师反问子路时,子路对老师所行之道产生怀疑,认为行善应该有好报,不应该如此困顿的,这反应他在道理上还未通达,中心思想没有确立,所以在陈蔡这样的大逆境中产生动摇,所以也非受不了眼前的困穷,只是内心想不通而不平。
子路与孔子年龄相差不大,他常伴孔子左右,孔子是很想特别点化他的,同时还特别问了子贡和颜回。
君子固穷该怎么解释?君子为何要固守穷困?
固穷,固然有困顿不得志的时候。从上下文看不应该是贫穷,子路以前家贫百里负米孝顺父母,还有衣敝缊袍,穿着粗布衣服与穿貂皮大衣的人站在一起也不感到羞耻。
君子素位而行,道不能推展有时候非自己的问题,而是时机不对,特别在乱世遭逢逆境实属正常,固守困穷有时反倒是最好的选择,否则无知妄作,或者铤而走险,不但不能施展,反倒引来祸患。小人在困穷中会丧失原则,做人准则,丧失人格,无所不为。君子仍然坚守信念,不失风骨,继续充实自己,以文会友,以待天时。
以上拙见,还请老师指正[抱拳]
和和:老师学长们好。学生试答如下,请老师指导。
子路饥饿时为何“愠见”孔子?是否对孔子不满,又受不了眼前的困穷,所以孔子特别点化他呢?君子固穷该怎么解释?君子为何要固守穷困?
答:子路之所以“愠见”孔子,不会仅仅因为自己饿肚子而生气。他是孔子称许乐意跟他乘浮桴于海的弟子。而且孔子说,子路是衣敝緼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另外子路还有百里负米孝养双亲的故事,以上种种都说明,子路是最能吃苦的。如果说生气是因为饿肚子,以他对孔子的革命感情,他可能更心疼老师饿肚子。
但是,子路真正不高兴的是,应该是老师道行不通。孔子家语记载陈蔡之厄时,大家都不堪饥饿的折磨,只有孔子“愈慷慨讲诵,弦歌不衰。他召见子路说:「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意思是说:诗经有一句话说:又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为什么你我会沦落得跟犀牛老虎一样,在这个旷野上奔波呢?)子路一听,更加心酸说:吾道非乎,奚为至于此?意者夫子未仁与,人之弗吾信也;意者夫子未智与,人之弗吾行也.且由也,昔者闻诸夫子,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不善者天报之以祸。(子路开始怀疑,是老师的道有问题。是我们不够仁?不然怎么人家都不相信我们。是我们不够智?人家都不认同我们。不是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吗?那我们今天沦落到这个地步怎么解释?)
孔子说:哎呀!你学问还是没透彻,我来告诉你。汝以仁者为必信也,则伯夷叔齐,不饿死首阳;汝以智者为必用也,则王子比干,不见剖心;汝以忠者为必报也,则关龙逢不见刑;汝以谏者为必听也,则伍子胥不见杀.夫遇不遇者,时也,贤不肖者,才也.君子博学深谋而不遇时者,众矣,何独丘哉.且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谓穷困而改节.为之者人也,生死者,命也。(你以为仁者一定被人信用吗?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伯夷叔齐他们何必饿死在首阳山呢?你以为有智能的人一定会被采用,那么王子比干,为什么他的心被剖了呢?关龙逢是夏桀最忠诚的谏臣,结果被佞臣进谗言,设计杀害掉了。伍子胥是吴王夫差的将军,他劝吴王夫差要拒绝越王句践的求和,并且诤谏他不要再伐齐了,结果又被佞臣设计赐他一把剑让他自刎。才干有没有被认同,一个圣贤,能不能碰到明君,碰到知己,这是时机呀,博学深谋而不遇时者这么多)
最后,夫子总结说: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谓穷困而改节.
君子不会因为一时的困境而怨天尤人,而是可以在困境中,用坚强的意志,乐观的心态,等待时机,创造时机。
至此,夫子在最困难的时候,把握时机,解答了子路心中的疑问,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一次最成功的情境教学。
以上学生试答,请老师指导。
时哉:@蘇毅[强][强]
子路百里负米供亲,衣蔽蕴袍,不会觉得可耻。他是可以跟孔子一起乘桴浮于海的人,结缨而死也证明他不畏惧死亡,所以如您所说,他不是受不了眼前的困境,而是替孔子打抱不平。
君子固守眼前的困窮,因为眼前的困境正好成就了他的道德。仁者先难而后获,固穷之后,春天就不远了。
在现有的古籍记录中,可以知道孔子是一位博学的君子,他懂星象、懂军事、懂政治、对各国国情十分清楚、能知上古历史、善于辨别传说、可以编辑诗经、注解高深的易经。这么多的学问,居然有一个道理可以全部贯穿!这样看来这个道理就十分可贵了!
今天分享《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第三章白话解释及正音,摘录自时哉时哉网络教育学院。
【经文】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字词解释】
女:音义同“汝”,你。
识:音义同“志”,记忆。
【白话解释】
孔子唤子贡说:端木赐阿,你以为我是广博的学,学到深处并都默记在心里的人吗?子贡回答:是阿,难道不是吗?孔子回答:不是的,我是以一个道理贯穿万事万物,以一个道理贯穿所有事理,以一个道理贯穿多学而识。
孔子以全盘否定的教学法,指示子贡不仅要多学而识,而是要一以贯之的多学而识。
【章旨】
孔子指示子贡,为学应当提纲挈领,以求融会贯通。
这一章特别问子贡有什么特殊含义?
郑惠:老师好!末学试答老师的问题。这章夫子特别问子贡是孔子因材施教,要想提携引导子贡入道上去。子贡是可以传承的人才,却忙于货殖,而不能受命,夫子有心栽培子贡。
和和:老师好。学生试答问题如下:
子贡不受天命,忙于做生意,不能像颜回一样屡空,孔子用全盘否定的教学法,希望子贡能够更上一层楼,心时时与道相应,以空性智慧,把所学融会贯通。这是特别点拨子贡。可惜最后子贡还是因为忙于货值只成为孔子的半个入室弟子。(孔子真正的入室弟子只有颜回和曾子)
孙老师:末学来说说自己的看法:
孔子的入室弟子是不是有三个:颜回、曾子和子思。子贡只能算半个?[抱拳]
答:不是也是,看什么角度来理解入室弟子这个词。
从学问内涵上来说,孔门弟子三千,进一步还有登堂、入室之分,比喻学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亦比喻深得师传 。
入室是说能够最接近地,无论从时空还是身心都亲近孔子,听闻、并获得了孔子思想中最核心的“性与天道”的传承,更进一步还需力行并证得。这个入室就好比我们有些发自肺腑的真话,要关起门来跟特别的人说。
我们可以从“三月不违仁”,“一箪食一瓢饮”等地方看到颜子的证量;可从孔子为曾子讲孝经,还有曾子临终前的“吾知免夫”,看出来他的证量。可惜子贡只有听闻并感慨了性与天道的难得与殊胜,却忙于做生意错过了实证,所以说是半个。
子思17岁做中庸,我也可以看出来他得了孔门心法,具有性与天道的内涵。具备入室的资格
从时间上说,尽管子思是孔子孙子,但他出生的比较晚,大概孔子走的时候他才3-4岁,严格意义上子思是曾子传道授业给他,所以不能算他入孔子的室。
从空间上,子思那时候还小,尽管也许是自家的孩子可以入到内室,有一定程度的耳濡目染,但毕竟还小,不能算是去跟孔子学性与天道的内涵。
以上时间和空间的角度都不算子思,所以一般来说,孔子的入室弟子算是两个半。
想的不对,讲的不好,还请老师们指正、补足。
你觉得自己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吗?大多数人应该会认为,不偷、不骗、不抢,有个正当的工作,又没有犯罪纪录,当然是有道德吧!但本章孔子却说,知德的人很少,为什么呢?
今天分享《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第四章白话解释及正音,摘录自时哉时哉网络教育学院。
【经文】
子曰:由,知德者鲜矣。
【白话解释】
孔子说:子路阿,知德的人很少。
【章旨】
孔子告诉子路,很少人真正懂得德之形象。
阿莲:老师好!网络上有句流行语,叫“字越少,事越大”。“子曰:由,知德者鲜矣”,才8个字,却“富哉言乎”,学生浅陋,斗胆试答,请老师为学生们详为开示“德”之内涵。
学生以为,此处的德,非一般人所说的品德,而是指“明明德”中的“明德”,是“志于道据于德”的“德”。此德形象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在述而篇第四章,雪公的讲要中说“直心为德”、“行道而得于心为德”,德是智慧,是公心。历缘对境,往道上去省修、体悟,以明德为拐杖,使自己不被境界所转、迷失于名利欲望的丛林中,是为知德之人。
海燕:老师好,学生也试着说说,请多多指导[抱拳]
此句德之形象,是否也可以从“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这一章得知?此章之德,即古圣先贤的用中之道。古圣先贤如尧舜能将中道发挥至极,使万物各就其位,百姓各安其位,一切欣欣然而不自知。如那老农击壤而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此德至善至大,百姓日用而不自知。而春秋时期,此道可谓殁矣,君主不行,百姓更无从知晓,故孔子叹惋痛惜。
唐老师:隨喜诸位善友所答, 得是一種证道的能力, 道有世間道及出世間道,這兩者能同時觀察,此能力極不簡單, 一般人是下学而不會上達, 隱居的聖者是上達而不會下学, 唯有孔子的德是: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
政治上最高的艺术,或许就是无为而治吧?最成功的代表,就是大舜,无所为,却又无所不为。阅读本章时,可以想想他是如何办到呢?
今天分享《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第五章白话解释及正音,摘录自时哉时哉网络教育学院。
【经文】
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白话解释】
孔子说:能自己不做什么事,就平治天下的人,那就是舜吧。舜用了许多人才,而他自己作了什么呢?就是坐镇在君位上,心存恭敬,所谓修己以敬,对人对事一切恭敬。
【章旨】
此章美帝舜用人而不自用,所以得孔子以无为而治来赞美。
阿莲:学生试答今日问题,请老师批评指正:
1.无为而治不是脑袋空空而什么都不做。无为而治要具足条件才可以。大舜的无为而治有两个条件:一、大舜知人善任、有个很强的人才团队。《论语泰伯篇》记载“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此章雪公讲要中说,他任用禹做司空治理水利,用弃做稷发展农业,命契做司徒办教育,命皋陶做士执掌法律,命伯益做虞观管畜牧,五位贤臣各司其职、各尽其职。二、舜自己是有德有能的人,这样贤才愿意为他所用并竭尽全力办事。论语记载,舜是能“允执其中”即信实执行中道的君王。他有形而上的内涵,形而下的能力也特别强,他的修身齐家本身是典范,以孝道来推展风气。在办政治上未做君王时他就在雷泽而渔、在祭祀、在整饬礼仪、在举荐贤才上有突出的表现,辅助尧助理天下,有德有才,因此尧才禅让王位于他。“恭己”“修己以敬”才能貌似无为而治天下。
2.如前所说,无为而治并不是没有想法。大舜的想法就在他自己以孝齐家的示范中,在他精准的用人中。自己的境界比贤人高,贤人才能真正的发挥大用。这章告诉我们,一方面不能自己在那任劳任怨而不知发挥组织团队来发展事业;另一方面在内涵和能力不具足的条件下,也不可以随便学无为而治。我们要在经典和世间的能力上都下功夫,提升自己,才有能力来带领团队办理事业。
儿女若将远行,父母给予什么样的嘱咐,对孩子最有帮助?或许就是本章所说的四个字“忠信笃敬”。
今天分享《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第六章白话解释及正音,摘录自时哉时哉网络教育学院。
【经文】
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
【白话解释】
子张问:要怎么做才能行得通?孔子回答:一个人只要说话忠实守信,行为笃厚而谨慎有礼,虽到蛮夷之地,也能感化人,无往而不可行,意即那里都能去。反过来说,如果言语不忠实而没有信用,行为不厚道而没有礼貌,别说到了外国,就算只在自己的家乡,也令人反感,处处行不通。要把忠信、笃敬想象为具体的事物,时时可见,念念不忘,站在那里时,就像看见忠信、笃敬这几个字显现在面前,坐车时,就好像看见忠信、笃敬倚靠在车辕前端的横木上,能够这样子,才能到处行得通。子张把老师的话写在衣带上,随身记诵,依照实行。
【章旨】
此章记行之要在于忠信笃敬。
唐老师:忠信笃敬真的能行嗎?鄉下人也是忠信笃敬,不是嗎?这种人鄉下一堆真的能生存嗎? 或者說只能生存而已不是嗎?
這還需要子張書诸绅嗎?还需要像孔子講的那樣修學嗎?
阿莲:学生试答今日问题,请老师批评并为学生们详为启发、开解:
1.忠信笃敬真的能行嗎?鄉下人也是忠信笃敬,不是嗎?这种人鄉下一堆真的能生存嗎? 或者說只能生存而已不是嗎?
答:同样的话从不同的人嘴里说出来或在不同的人听起来、行起来,那内涵是不一样的。所以孔子说“举直错诸枉”时,樊迟不解,子夏却说“富哉言乎”。忠信笃敬也是如此,乡人的忠信笃敬和孔门所说的、期待弟子们能做到的忠信笃敬的内涵层次不同。乡人的忠虽然也不错,但也可能是愚忠;乡人的信多半只能到“言必信行必果”,这个信甚至可能不及义,反而贼害人;乡人的恭敬可能没有礼的节制,反而劳而无功……而孔子所说的忠是 “尽己”,是无私,信是能及义的信,笃厚恭敬是直心。
小忠小信可以在一个小的、单纯的范围内行得通。面对复杂的环境,就得有智慧,知道何为真正的忠信笃敬。真正的忠信笃敬是诚意、正心的途径。
2.國際社會台面上的人物,真的是這樣的人物嗎?不是,那為什麼他們都活得好好的?
答:国际社会上台面上的人物多有刷权谋的。可是这不代表权谋一直都行得通。权谋狡诈或许能行于一时,但不能长久。机关算尽时,反误卿卿性命,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没有因果的正见,不知道其实当前的权力也只是一个果报罢了,甚至反而糟蹋了更好的前程。于是“小人枉做小人”。
3.忠信笃敬在孔子那個時候一大堆,叫做十室必有,為什麼還要強調這個,不是很好笑嗎? 這些人不是只能在鄉間?還能行什麼呢?
這還需要子張書诸绅嗎?还需要像孔子講的那樣修學嗎?
答:忠恕违道不远,忠信的内涵很深,学起来、做起来并不容易。但是必须要从此入手。因为忠信是受教的质地、学问坚固通达的前提。乡人的忠信行于一隅,圣贤的忠信却能感染人,从乡人到圣贤,中间差一个“好学”。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子张知道这个道理,因此慎重的写在衣带上,依教奉行。
海燕:老师好,问题太难,学生试着综合作答,请多指教[抱拳]
答:此处忠信笃敬,与乡野之忠信笃敬非一个层面,应有更深更广的内涵。忠信,竭诚尽己、诚实不欺;笃敬,笃厚恭敬。不论乡下人与否,若具备此种品德,应该说也可以做到基本生存。但乡下人更重于对它的固执,不懂审时度势,不懂权变。如孝顺父母,或仅“能养”即可,不知要敬;又如叶公引以为傲的正直者,不懂应“父为子隐,子为父隐”,自以为忠信笃敬,但不以义为基础,甚至还不分曲直黑白。这样的生存,会带来五伦关系的紧张与风气的破坏,就谈不上好了。
但若有学习,“忠信笃敬”有了智慧的摄持,以道和德一以贯之,就会从更大的格局出发去考量和执行。他们从公心出发,想的是君臣社稷、天地神明,他们依道而行,讲究“仁义礼智信”,懂得权变,懂得审时度势,故君若不是明君,不侍奉;要挟下的誓言不必守。
所以忠信笃敬之人,虽是“十室必有”,但乡野之人定是过于拘泥、不合道义,不懂权变,反致风气变坏,大义不明。
孔子定也看到了这一点,因而特别强调,具备了真正的忠信笃敬,不止是在乡野生存,到哪儿都可以生存。而子张依着平日所学必知老师所指,也知若要臻至此境,还须时时谨记,好好修学,因而特别写在衣带上。
有些台面人物,并不具备忠信笃敬之德,却也活得好好的,或一时侥幸得之,不可长久。天不可欺,暂时或不可察,终会被察,必招祸患。
唐老师:孔子真正意思是說,培養的能力越來越強,内涵越來越多,受重用的程度越來越高 ,你越要講究忠信的質地,否則會在不忠不信上挎台, 能力强的人愈要在質地上講究,要蓋高樓一定要重視地基, 比鄉下人更重視質地, 才是這一章的重點。 所謂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
《说苑》中记载,晋国的赵简子曾经想派兵攻打卫国,于是派史黯前往查探卫国国情,探后回报:“卫国当时有蘧伯玉为相、有史鱼辅佐、孔子在那边作客、还有子贡受君主差遣。”赵简子听完后,决定按兵不动。人才得之不易,正直或者能够爱民的君子,真是国家(或任何团体)存亡的根本吧。
今天分享《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第七章白话解释及正音,摘录自时哉时哉网络教育学院。
【经文】
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白话解释】
孔子赞美卫国的两位大夫:史鱼真是个耿直的人,当国家政治清明时,他像箭一样的直言直行;国家政治不清明时,他还是像箭一样的直言直行。蘧伯玉是位君子,国家有道时,他出来从政,为国效力;国家无道,他就将才华和能力收藏在胸中,不让人知道,如同将画卷收起来,卷而怀之,或说是不参与时政,柔顺不与人议论是非。
【章旨】
此章美卫大夫史鱼、蘧伯玉的德行,史鱼是始终如一,蘧伯玉是能识时务。
唐老师:既是蘧伯玉為相,史鱼为輔,為什麼就不重用孔子?
阿莲:老师好,学生试回答昨日的问题,请老师批评指导:卫灵公既以蘧伯玉為相,史鱼为輔,為什麼就不重用孔子?卫灵公的器量决定他不可能真正重用孔子。卫灵公要行的是霸道,他希望孔子帮自己富国强兵霸权,而孔子却要推广王道、文武之道。所以卫灵公虽然能识人,知道孔子是大才,也一直礼遇孔子,却不能真正的重用孔子。
唐老师:若如此蘧伯玉还会当宰相嗎?
凡事都是观待的。看与什么比,如老师曾经所说,卫灵公的霸道不是如商纣王等那样的残暴。霸道与霸道还是有区别,无道跟无道也有区别。卫灵公还是比同时代的很多君主强很多,如相对当时的鲁君等君主来说,更知人善用,如相对能纳谏。在国君能用自己时,贤人好好来辅佐,是家国之幸。
根本上,是孔子不愿意被卫灵公用。卫灵公想用孔子,不过卫灵公所用的是末,不是孔子想行的本。
转郭英萍学长观点[憨笑]——是否还存在这么一种可能:孔子不仅是一个人,孔子和弟子是一个强大的团队,卫灵公担心这个强大的团队会影响到自己的利益。
唐老师: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夫子應該不會讓國君有這種猜忌?
和和:一,卫灵公问阵于孔子,他是想行霸道的,而孔子想推行的是王道。二,孔子讲究名正言顺,可是卫灵公在继承人方面始终没有一个明确的表态(最后导致父子争国)。所以孔子与他道不同不相为谋了。
阿莲:温良恭俭让一般而言容易取得人的信任,不容易让人猜忌,但不是一定不会让人猜忌。实际上楚国子西大夫就曾如此揣度孔门,劝说楚昭王不要用孔子。
唐老师:隨喜秋蓮老師與诸位善友一些不同的看法 ,然真正原因是:1、 在衛靈公時期, 孔子不被用,是因為南子 、彌子瑕、王孫賈的問題。2、 在蒯輒時代则是因為正名的問題。
政治上有時候 是人事的角力,下面的人是看不懂的。 說的理由都是冠冕堂皇,其實要有春秋眼力才看得懂, 請参看王孫贾問:與其媚於奧,寧媚於灶。那一章就懂了。
沉默是金?未必。因为该讲不讲,错失了可以交谈的人;能言善道比较好?也未必。因为不该讲还讲,那真是浪费时间。
今天分享《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第八章白话解释及正音,摘录自时哉时哉网络教育学院。
【经文】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字词解释】
知:音义同“智”,智慧。
【白话解释】
孔子说:遇到可以与他谈论学问道德的人,而不与他谈论,便不能在德学上与他互动切磋,当面错失一个可以交谈的人,这样就是失人。反过来说,遇到不可与他谈论学问道德的人,而与他谈论,浪费时间,这叫做失言。有智慧的人有知人之明,既不失人,也不失言。
【章旨】
孔子言与人交往,贵先知人。
大家好,以下问题与大家交流。
有哪些情形是可以言,又有哪些情形是不可以言呢?
苏毅:老师好!学生试着回答以下问题:
有哪些情形是可以言,又有哪些情形是不可以言呢?
可以言:对众人讲。如老师上课教导学生要言,而且要讲的很清楚;
对品德好、好学者。遇到如颜回般有品德又好学的弟子,只要他想学,就毫不保留的讲给他;
不可以言:不是真心想学的。没有真心想和你切磋,只是随便闲聊,那也不必谈论道理;
品德不好的。对于品德不好的,有些话是不能说给他听的;
对于不好学的悟性差的,有些比较深的道理,暂时和他说也是无用,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
对于机密性的内容,不可与不相关的人言。
对于只适合特定范围人群的言语,只适合在特定的范围内言说。
揭人隐私的话,攻击人短处的话,背后讲人坏话,称人之恶,居下讪上,诘以为直,这些情况都是不可以言的。
不符合所处身份、所在组织、所在场合的言语不说。如公职人员不能随便说有损公职形象的言语,因为所代表的是这一职位。或者出行到境外,说有损国格的言语。或者如他人办喜事,你说不愉快的话题,他人办丧事,你与人谈笑风生。
见失意人,不说得意语;见老年人,不说衰丧话。
不遵守规定的言语,如现在很多的群都有群规定,应先看明禁忌再发言。
如此种种,不一而足,还请老师及各位学长指正及补充[抱拳]
唐老师:1、失人不止這樣的失,還有哪些的失?2、失言不只這樣的失,還有哪些的失?3、不失人的不失,还会有哪些都不失?4、不失言的不失,还会有哪些的不失?如此看出智者的形象?
阿莲:老师好!昨日的经句,学生愚钝,不是特别理解老师的问题,回答恐怕跑偏。学生说说自己所理解的失人和失言吧,请老师批评指正。
1.失人是错失某人,错失某人包括错失可以请益道德学问的老师、错失可以切磋增上的善友、错失可以提携的学生、错失可以跟从做事业的领导或同事、错失导正亲友的机会等等。
2.失言可以是包括跟错误的对象说话,比如试图正面导正小人;也可以是在错误的时机说了正确的话,比如在人家还没信任你的时候大谈特谈学问道德或者劝人改邪归正等等;又或者不契机,不知道对方的程度,中人以下不可语上,如对愚钝的人直接谈性与天道;又或者在错误的情境说话,比如在悲悲戚戚的场合跟人谈高兴的事情等,或者在开心的场合跟人说丧气话等等。
3.不失人,不错过谈论学问道德的机会,就得到了与良师益友切磋增上的机会。
4.不失言,不仅言语不失、时间不失,而且修慧的资粮不失。失人除了言语上的失去请益,还包括不能善用贤能人的失吧。失言除了自己的失言,对别人的言语不能辨别是否也是一种失呢。
孙老师:学生想了想,也感觉四个问题可以一起答,试答一下。
答:若是失人,则没有了利人利己的机会,无益于生起仁爱办道之心。而若是失言,则有可能引来逆境,害人害己。无论失人还是失言都无益于君子敦伦尽分和求学,乃至教学相长。
每一次失人就损失一分善知识的提携,甚至少一个善缘师友。
每一次失言就多一分办道的障碍,甚至害了那个人。
失人失言都是因为知见不够,不善观察,没有知人之明,甚至没有自知之明。
若是处处知人,又能言语契机,则学习生活身边充满善知识,远离恶知识,利于君子改过迁善,利于君子求学道业日进,福报智慧快速成长乃至速得圆满。
说的很笼统,因为感觉范围太大了,还请老师指点批评。
唐老师:說得很好, 失人與不失人就正反兩邊說,失言與不失言也是就正反兩面說。 這些失與不失都要做紀錄,而且都跟認知偏誤或者是正確的認知有關係, 經過多少的磨合、考驗、反省、檢討 、後悔, 不断修正,才會慢慢的調向於有這種殊勝的認知。
人最重要的东西,大概就是生命吧!死亡代表所有受用的终结,面对的是身体的散坏,一切亲属的舍离,一切威势的退失,各种珍宝府藏无复相随。
生命既然如此重要,难道有比生命更珍贵的事物吗?孔子说:有!
今天分享《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第九章白话解释及正音,摘录自时哉时哉网络教育学院。
【经文】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
【字词解释】
志士:志智二字古时通用,有智慧之士。
【白话解释】
孔子说:有智慧、有仁德的人,不会因为求生而损害仁,只会牺牲生命,以成就仁道。因为他们知道生命虽然可贵,但成就仁更可贵。
【章旨】
孔子勉人明生死之义。
大家好,以下问题与大家交流。
人死了就一无所有,杀身成仁真的对吗?有这个价值吗?
有哪些杀身成仁的典范?
夏学长:@時哉時哉老師好!生死無疑是人生最大的問題,可能幾位學長回答,都不一定令老師和同仁們滿意的。末學不揣淺陋,冒昧回答,權當拋磚引玉。
仁人志士指的是仁德而有節操,為正義犧牲生命的人。誠如老師所言,‘志士’又作‘智士’,沒有智慧,是非不辯,何談‘仁人志士’?一些所謂的‘正義’或許是非正義的,自然貽笑在所難免。
上世紀九十年代,兩岸破冰之初,南懷瑾、曾仕強先生等臺灣賢達即來大陸弘道傳法,傳播中華優秀文化。聽說前些年唐老師也來過昆明講學。這是仁者之行,也是需要智慧的。
孔子、佛陀等聖教如一:人身成住壞空,生命有限,慧命永恆,要把握當下成長慧命。南懷瑾等斯人已去,卻雖死猶生,是為不朽。大陸同仁每每念及其人其言,心懷感恩。懂得這個真理,需要求道行道、學而時習、勤修苦練的。
在無可如何中,殺身成仁可以成就慧命,也是唯一正確的選擇。
殺身成仁典範者眾,古如捨身救主正冠而亡的子路,近如抗戰時期張自忠等數以萬計戰死沙場的國共將士,今如不計生死見義勇為的人們。
末學謹附近作一篇,事関道業,請批評指正。
祝各位老師和學長晚安![玫瑰][抱拳]
时哉老师:@夏強疆(劍蘭)
感谢您的分享[抱拳][抱拳]
人都是爱惜生命的,仁者或智者也没有不同,只不过在他们的价值观里,成仁而不害仁,会是他们内心隐微处,最重要的考量,不会只是活下去而已。这是志士仁人的价值观,不是一般人的价值观,卻很值得我们参考,因为自古皆有死,何不看得更远。
关于这方面的典范,除了直接舍弃生命的例子,古注也提到,那些为大众勤苦奉献,不珍惜自身享乐者,也都可以说是一种杀身成仁。如舜、禹等。
唐老师:这一章與未見蹈仁而死者的差别在哪里?
阿莲:老师连续两日奔波,刚刚入住就来引导我们学习,学生感佩。试回答老师的问题,请老师指导:这一章与未见蹈仁而死者章可互勘。杀身成仁是主动的心态,为了成就仁而主动舍弃生命。而未见蹈仁而死者,没有见过学仁、行仁而死,是说仁游百利而无一害。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就是蹈仁者,死而不死,即使杀身成仁,也只是一期身体的失去,并不是慧命、精神的失去。杀身成仁者,反而成就了更美好的生命。
海燕:谢谢老师如此奔忙还不忘引导我等学习,也感佩秋莲学长的学习精神[玫瑰],学生试答问题,请老师们多多指教[抱拳]。
问:这一章與“未見蹈仁而死者”章的差别在哪里?
答:此章与“未见蹈仁而死者也”章似有宗与喻之关系。这一章讲志士仁人知仁之可贵,甚至愿以牺牲生命来成就仁。孔子之语像是圣人之明示,望世人皆知。而“未见蹈仁而死者也”章则更深入一层,以“水火”之喻说明仁的重要性。水火于民乃必需品,但仁比它们更重要更必需。因仁可“成其人,成其仁”,让一个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蹈水火而死,其生命结束,后人悲伤之余只有单纯的念想。但蹈仁而死,即杀身成仁,如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其虽死,而仁心却昭于后世,让人景仰,成为典范。
两章中,孔子语气可谓一慷慨一叹惜。
此章孔子勉人明生死之义,应亦表明自己要这样做且在这样做。不禁让学生想起他为行道一路颠沛流离,甚至想要“乘桴浮于海”,还要委屈自己去公山弗狃等处为官。语中有慷慨、悲壮之音,明为示人,实为论己。
而“未见蹈仁而死者也”一章,更多地是对环境的感慨、叹惜。当时可谓无人知仁之重要,礼崩乐坏,私欲滔滔,不知行敦伦尽分之礼即可近乎仁,世人短视,孔子不禁叹同道者无,亦叹行道之难。
唐老师:此章與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有何相似?
1、蹈仁者得道多助, 物以类聚,旁边都是仁人君子, 反而是最安全的。 利益相交, 雖短暂得利,卻是最危险的。
2、 还有什么呢?
殺身以成仁是行仁的決心, 未見蹈仁而死者是事实, 孔子帶著弟子週遊列國14年,安然歸返就是個例子。 但亦有例外,就像仁者寿但是顏回短命一樣。
克己復禮天下歸仁是就所對的境界, 例如好人容易招感好人,叫做物以類聚,但亦有例外。
作品要靠工具,事业要靠朋友,仁心的事业也是如此。
今天分享《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第十章白话解释及正音,摘录自时哉时哉网络教育学院。
【经文】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白话解释】
子贡问行仁的方法。孔子以比喻回答:工匠想做好工作,必须先使工具锋利。以此比喻来说居住在这个国家里行仁,要事奉这个国家的贤大夫,要结交有仁德的读书人。不但可以从受教或切磋中获益,还可在行仁中得到他们的帮助。
【章旨】
此章明行仁的方法在得良师益友、在充实自己,並在行仁时得到他们的帮助。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我們來舉一反三 上面已經举一,現在請大家反三,看看大家是否是言诗的根器?
阿莲:老师好!学生试谈下学习此章的一些感想,请老师批评开解:
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心利益众生的人,要办利他的事业,必须有广大的内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即提升自己这个器。利其器的关键之一是“事大夫之贤仁者、友士之仁贤者”。这是教我们寻找典范,跟着典范、分析典范、学习典范,与良师益友切磋琢磨、提升自己,并在办事业时得到他们的帮助。
2.此外,利其器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法,便是在逆境中去磨。见地对了,不贤不仁的人也可以是磨刀石,来把我这把行仁的刀磨得更锋利。“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孔子周游列国,在逆境中锻炼弟子,也让各国见识到孔门的气象。而看看我们自己的经历,真正让我们成长的,往往是那些麻烦。“磨而不磷,涅而不缁”,经过小人磨而能不磷、不缁,才算立住了,才能不或,才能通权达变。
3.行仁要善于用别人的石头去磨我们的刀。同时我们也在做别人的石头,我们是否有足够的福德来磨人,怎样做好这块石头,也考验我们的仁心和智慧。
唐老师: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也可以說是想把事情辦好,跟平常培养的能力有關。
2、想要把事情辦好的人,一定要知道這個事情的目的、意義、價值以及能將這個事情化成各種須完成的事項 , 這種認知能力的建立, 並且做時間的控管 , 將重要的、難的先作, 也知道哪些人可以負責來完成這個事情的支分, 要磨练自己這种能把事情做好的器。
阿莲:感恩老师启发[抱拳]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除了注重平常能力的培养,是否还可以有如下角度的解读:做一件事前行要充分,凡事预则立,磨刀不误砍柴工,从心态、信息的收集、可能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的方法等等方面做好准备。
治国千头万绪,孔子在本章对于历法、乘车、衣冠、音乐、用人,提出了看法,能够博采众长,并不局限。
今天分享《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第十一章白话解释及正音,摘录自时哉时哉网络教育学院。
【经文】
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
【白话解释】
颜渊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回答几个要点:时令方面,采用夏朝的历法,合乎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时序,治国应当先定天时。交通工具,用商朝的车辆因为朴实。戴周朝的礼帽,因为有殊胜的表法。各种典礼,如祭祀等,以及对国民实施教化,都需音乐,音乐要用韶舞,因为那是尽善尽美的音乐。禁止靡靡之音,放逐郑国淫秽的乐声,疏远是非颠倒、诡辩其谈的人。
【章旨】
此章言治国当采历代之所长,确定时令、车制、服制、选最好的音乐,以及禁用靡靡之音及小人,自然能树立治国的章法。
靡靡之音用糜糜之音,有字典认为可通,也有认为不宜,所以此处也编辑另一版如下。
唐老师:1、这章講的都是農業時代的事情,發展到現在已經是工業時代,本章對現今時代是不是沒有幫助?
2、 車制、服制也不是現今辦政治的當務之急,不是嗎?
3、 整個時代的音樂也是以鄭声為主,为政者也莫可奈何,不是吗?
海燕:1.这章講的都是農業時代的事情,發展到現在已經是工業時代,本章對現今時代是不是沒有幫助?
答:虽然现在已是工业时代,但农业时代尊奉的规矩至今依然受用。正如子张问:“十世可知也?”章,明确了前朝礼制的存留,是依着合不合时宜作损益。所损益者乃礼之枝末,不能损益者,乃礼之根本。而此章乃孔子谓颜渊为邦之道,定也是不能损益者。本章六句的内在涵义及精神,依然是当今社会须慎重执行的。
“行夏之时”,虽是工业社会,但民以食为天,对粮食的需求永远不变。而种粮食,科技再发达,都须合乎天时,合乎节气,合乎自然时序。当然,发达的科技,对种粮食定起到了很大的辅助作用。但若只重科技,不重天时与节气,很有可能颗粒无收。
“乘殷之辂”,是因其蕴节俭之义涵而受称许。当前公车改革正在陆续进行,就是为了遏制“车轮上的腐败”,降低行政成本。于公如此,于私亦然。很多人追求奢华,出行以豪车为傲。代步工具合适即可,若政务人员带头做到,“草上之风必偃”,必也带动社会廉洁质朴之风。
“服周之冕”,是因为有殊胜的表法,如周之礼冠眼睛耳目都被挡住,意为不听谗言不听是非。服装重表法,即有提醒之意。犹如当前各行业的制服,它们具有强烈的辨识性,可让公务员生起郑重之心,谨记自身身份,不可造次,因其形象代表所在行业,所在机构甚至是国家的形象。因而以服装来检察约束行政机关等工作人员,是必须的、可行的。
“乐则韶舞”,孔子强调的是要以善乐、美乐调和人的心性、性情,教化于民,人们可于这样的雅乐中陶冶情操、提升道德,一切都趋于和谐、平稳、有序。而现代的流行音乐,更多地是在刺激人的感官,初听似乎很爽朗,但之后无可品味,如其“流行”二字,不断更新,销人意志。
“远佞人”,不论古今,都需如此。
2. 車制、服制也不是現今辦政治的當務之急,不是嗎?
答:车制、服制,看似不是办政治的当务之急,非也。百姓对政治制度或许不能直接感受到,但他们可以从公务车、从各行业的办事人员中感受到政治气象,看到政府为民办事的决心、做事的效率。其实車制、服制推行好了,就是一个传达政府形象的良好窗口,让百姓产生信任感、安全感。
3. 整個時代的音樂也是以鄭声為主,为政者也莫可奈何,不是吗?
答:若整个时代以郑声为主,为政者也不一定是无可奈何。“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为政者若极力推行善乐、美乐,且自己也表现出相应的心性和美德,百姓怎么会不喜爱?当然,为政者也需推行一些整顿措施,同时加大宣传力度。若什么都不做,那真是莫可奈何了。
阿莲:学生也来试答昨日的问题,请老师批评指导:
1、这章講的都是農業時代的事情,發展到現在已經是工業時代,本章對現今時代是不是沒有幫助?
答:虽然夏历、殷辂、周冕等,虽然是农业时代的事情,可是他们背后表征的精神都是贯彻古今的,其中夏历至今还在用,随着时代的发展车制和服制如今有了很大的变化,但而殷辂、周冕所表征的俭约和礼的秩序等等都是不可因时代变迁而变的原则。随着交通的变化,农业生产不再是每个国家最重要的事务,可是发展还是民生的要务。夏历背后所反映的正是重视生产以利民生的民本思想,殷辂背后有节约的原则,所讲的也有一个交通运输的道理。高老师在福州给大家座谈思维时曾谈及此章,发展生产、发展合宜的交通运输,就是一个子入卫章所说的“庶已”“富之”,让人丁兴旺并富裕起来,而服周冕和放郑声远佞人则是礼乐的教化,是“教之”,孔子治国的思想都是一脉相承的。
2、 車制、服制也不是現今辦政治的當務之急,不是嗎?
答:车制放在今天就是一个交通运输的问题,在大陆有句耳熟能详的话叫“要想富先修路”,交通运输是物资运输、流通的管道,是物质富裕的通道,也是人们走出僻野、多见多闻的便利条件,如此岂能说不是当务之急呢。至于服制,表征的是地位、是尊卑、是职责,也是很重要的。学生以为,最急的是领导者的见地、是正者正也,是君子之德风,可是本章是对颜渊所说,颜渊的见地、修为是没话说的,所以孔子答以操作层面的制度安排问题。办政治必须重视制度,制度有助于道德的建立。
3、 整個時代的音樂也是以鄭声為主,为政者也莫可奈何,不是吗?
答:不仅是现在,历史上多数的时候都以郑声为主,可见乐教亡佚的可怕的流弊,可是如果是为政者在说自己对郑声是无可奈何的,是否可说是遁词呢?如前所说,君子子德风,如果上位者喜欢的韶乐,推展的是韶乐,要放郑声并非不可能。长期以来、娱乐界奢靡之风盛行、明星们劣迹斑斑却依旧大红大紫,可是去年以来中央大力打击娱乐明星的奢靡之风、挤压污点明星的空间,还是颇有成效的。
能为将来预备打算,才不会遭遇眼前突如其来的忧患,远虑要能正谋,不能私计,否则畜财延祸子孙,又或者机关算尽,反算了卿卿性命,那就不是此处所谓的远虑了。
今天分享《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第十二章白话解释及正音,摘录自时哉时哉网络教育学院。
【经文】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白话解释】
孔子说:一个人尤其是为政者若没有深远的思虑,只顾眼前的利益与短视的作法,他必然随时遭遇不可预测的忧患。
【观点】
这里面包括做人处事及办事都要如此讲究。
【章旨】
此章勉人做人处事,当眼光远大,居安思危,方能未雨绸缪,防患于未来。
好色之人,自身尚不能修整,更何况齐家治国。或是在礼崩乐坏唯利是图的年代,追求仁德的人实属罕见吧。
今天分享《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第十三章白话解释及正音,摘录自时哉时哉网络教育学院。
【经文】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白话解释】
孔子感叹的说:罢了吧,我没有见过喜好德性如同喜好美色一样的人。
【章旨】
此章疾时人好色,而不好德。
〈宪问篇〉我们读过,公叔文子能够提拔下属,一同上朝为大夫,孔子赞叹他:可以谥号为文;本章臧文仲正好相反,孔子对他的评价可重了,称为“窃位”。因为为国举贤,是大臣十分重要的职责,知而不举,是孔子本章诛其心的原因。
今天分享《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第十四章白话解释及正音,摘录自时哉时哉网络教育学院。
【经文】
子曰: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
【人物介绍】
臧文仲:鲁国大夫臧孙辰,谥号文仲,历任庄公、闵公、僖公、文公四世,当时在柳下惠为士师时文仲为大司冦,是其直属长官。
柳下惠:姓展,民获,字禽,展禽家有柳树,私谥为惠,人称柳下惠。
【白话解释】
孔子说:臧孙辰,大概是窃盗官位的人吧。明明知道柳下惠是贤人,却不推荐给君上,让柳下惠升为大夫之职同己立于公朝。
【章旨】
此章明治国之要在荐举任用贤才,并以臧文仲为例,身居高位,有荐贤之责,明知贤才而不举用,如同窃位。
大家好,以下问题与大家交流。
臧文仲的官位是世袭而来,为人也清廉,为何只因没有推举柳下惠,就被说成窃位呢?
和和:老师好,学生试答问题,请老师指导。[抱拳][愉快]见到贤才而不推举,大抵是私心重,嫉贤妒能,担心损害自己的利益,而不考虑大局。子路篇,仲弓问政,孔子说,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仲弓说,怎么知道谁是贤才而推举他呢。孔子说,推举你所知道的。你不知道的,别人知道自然会推举他。由此章可知,为政最重要的是要推举贤才,而推举贤才要靠大家。臧文仲知道柳下惠是贤才,却不推举,那就是让国家损失人才。如果大家都不推举人才,国家政治就没法推展,负面影响是很大的。就相当于窃位差不多了。
时哉老师:谢谢您为我们说明举贤有多么重要。
柳下惠曾批评臧文仲,让国里的人迷信去祭祀停在鲁国东门外的海鸟,臧文仲听闻后,也表示自己有过,並认为柳下惠所说不可不法。举此一则臧文仲知柳下惠贤的例子。
本章在诛心,孔子称臧文仲窃位的原因就在于“明知”而不举。臧文仲为鲁国大臣,有为国举贤的重责,在其位但不称其位,只想持位保禄,有愧于心,那就如同盗得此位一样,心术都是阴据而非阳得。
另外问题中提到臧文仲节俭,但其实是也为了虚名,他让其妾织蒲,反而与民争利。
招怨容易有许多的麻烦,本章提供一个又能提升自己,又能远离怨恨的好方法。
今天分享《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第十五章,白话解释及正音,摘录自时哉时哉网络教育学院。
【经文】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白话解释】
解一
孔子说:自己对德学多充实,对他人从轻责备,如此可以远离他人的怨恨,这也是和谐人际关系之重要前提。
解二
孔子说:对自己从重责备,对他人从轻责备,如此可以远离他人的怨恨,这也是和谐人际关系之重要前提。
【章旨】
孔子勉励学者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大家好,以下问题与大家交流。
看别人的过错似乎总是比较容易,如何才能做到本章说的厚责自己呢?
阿莲:学生试回答昨日问题,请师长们批评指导:
看别人的过错似乎总是比较容易,如何才能做到本章说的厚责自己呢?
道理懂了才能真的做到。要知道一味看人过错的祸患,比如会讨人厌、比如养成怨天尤人的毛病、堵塞自己进步的可能等等;还要知道多看自己过错的好处,厚责自己是一种反省能力,反省是改过的前提,改过就是提升自己的阶梯。人生就是不断改过的过程,厚责自己、薄责他人,让未来更美好,何乐不为。当然,道理很难一点就透,需要不断串习,让反省、改过从勉强到形成自然而然的习惯。
凡事都有办法,但是要愿意想办法、找方法,否则再厉害人的,也帮不上忙,无可奈何。
今天分享《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第十六章白话解释及正音,摘录自时哉时哉网络教育学院。
【经文】
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白话解释】
孔子说:在做事之前不说“这事该怎么办、这事该怎么办”的人,也就是凡事不用心考虑又不请教懂局者,我对于这样的人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章旨】
孔子教人遇事要深思熟虑,不但能防患未然,还要将事情办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