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我与地坛》有感(一)

读《我与地坛》有感(一)

作者: 生之寂静 | 来源:发表于2019-01-16 23:35 被阅读0次

这两天看完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很想写点东西。

三毛说,爱如禅,不能说不能说,一说就错。史铁生说:爱是在一个童话的结尾处,上帝为我们能够永远地追寻着活下去,而设置的一个残酷却诱人的谜语。

“我被朋友们抬着出了医院,这是我在走进医院时怎么也没料到的。我没有死,也不能再走,对未来怀着希望也怀着恐惧······但是有一天我认识了神,他有一个更具体的名字——精神。在科学的迷茫之处,在命运的混沌之点,人唯有乞灵于自己的精神。不管我们信仰什么,都是我们自己的精神的描述和引导。”

喜欢读他的字,很大程度上因为他的这种安静,甚至可以称之为冷静。但不是冷漠如同深海底部的冷,是在命运之外,一边遭受一边吞咽一边自嘲一边微笑的冷静。

爱,没错,他比谁都爱这个世界,爱这个残酷的命运,但他又比谁都坦然。他经历了挣扎、愤怒、颓唐,在泥潭里狠狠的打过滚之后,安静的坐在轮椅上,在母亲种下的合欢树旁,慢慢寻得了一丝生命的秘密,关于生命的始终。其实,我更愿意用“窥探”一词,就犹如顽皮的孩童在秘密花园的围栏外向内小心翼翼的“窥探”。他看到了什么?必是值得如此小心翼翼的东西,也必是让人受用的东西,寥寥的风景却也足慰平生。

“一些当时看去不太要紧的事却能长久扎根在记忆里。它们一向都在那儿安睡,偶尔醒一下,睁眼看看,见你忙着(升迁或者遁世)就又睡去,很多年里它们轻得仿佛不在。千百次机缘错过,终于一天又看见它们,看见时光把很多所谓人生大事消磨殆尽,而它们坚定不移固守在那儿,沉沉地有了无比的重量。比如一张旧日的照片,拍时并不经意,随手放在哪儿,多年中甚至不记得有它,可忽然一天整理旧物时碰见了它,拂去尘埃,竟会感到那是你的由来也是你的投奔;而很多郑重其事的留影,却已忘记是在哪儿和为了什么。”

相关文章

  • 读《我与地坛》有感(一)

    不知怎么,合上书,身边的星星月亮都灭了。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的一部充满哲思又极具人性化的代表作之一。 一个人,出生了...

  • 读《我与地坛》有感(一)

    这两天看完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很想写点东西。 三毛说,爱如禅,不能说不能说,一说就错。史铁生说:爱是在一个童话...

  • 读《我与地坛》有感

    这是我首次深入了解史铁生这位“坚韧的人”。首次接触是在张老师的语文课上,学习了他的一篇散文《我与地坛》,他的...

  • 读《我与地坛》有感

    《我与地坛》是一位身残者在一座废弃的古园中对自己所见到的人生百态所发出的感悟、思索。作者以地坛作为寄托自己情感与发...

  • 读《我与地坛》有感

    立冬之夜,夜很宁静,心中却稍有些波澜起伏,茫然若失,说不上多愁善感,倒也属于这个年龄难以言说且无法遁逃的焦灼。...

  • 读《我与地坛》有感

    该这篇文章说实话,读起来心底很压抑,因为我非常理解文中作者所处的境地,人生哪里没有黑暗?人生又哪里没有悲伤?...

  • 读《我与地坛》有感

    #悦读悦美,书香校园#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先生写的一本散文。这地坛其实就是一座被废弃的古园,它似乎与史铁生先...

  • 读《我与地坛》有感

    我从未去过地坛,甚至不曾到过北京,但史老的《我与地坛》却清晰的在我的脑海里,一起陪我走过岁月的廊桥!我记得曾经在中...

  • 读《我与地坛》有感

    翻开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我说服自己认认真真地看一遍。不曾想,他的文字竟是如此的干净,而他的思想又是如此的坦荡,就...

  • 读《我与地坛》有感

    还有什么比这更不幸的呢? 原本是和正常人无差别的身体,可就在史铁生十八九岁这样朝气蓬勃的年纪,双腿忽然间残疾,不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我与地坛》有感(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txb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