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教育是一场修行,需要我们一直在路上

教育是一场修行,需要我们一直在路上

作者: 059260bd4d1e | 来源:发表于2019-04-06 14:18 被阅读0次
    共勉 共勉

        天净沙·春 

      元代:白朴

    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白朴的一首《天净沙.春》把春天里的桃红、柳绿、春山,煦暖的阳光、和柔的东风、楼阁上高卷起的帘拢、秋千、春燕、小桥流水等景物写得真实,写得生动,让我们感到春天的温暖和煦。就在这个柳絮飘飘的春天,我有幸到天津学习,有幸聆听几位特级教师的课例,有幸聆听他们对教育的感悟,让我觉得此次“修行”收益颇丰!

    收获之一
    牛献礼老师的课堂 我和牛献礼老师

        牛献礼老师为我们带来的四年级的《平均数》,就是这节课彻底颠覆了我对一节好课的认识。以前我一直觉得一节好课就是:老师提的问题学生都会回答,学生没有质疑,整个课堂完全按照老师的设计方案走,学生的回答都是按照老师预想的来,就这样顺顺利利的完成一节课,这样的课就是一节好课。但是看完牛老师的这节课,我意识到自己原来的想法是错误的。原来学生没有疑问,顺顺利利的一节课不算是一节好课,就拿《平均数》这节课来说,学生会用“总数÷分数=平均数”计算了,就真的理解了平均数的意义了吗?如果只是会计算,那学生会联系到生活吗?而我们所学的知识到最后不都是为了生活服务的嘛,课顺利讲完,可学生除了会计算,什么都不知道,请问这算一节好课吗?应该不算。

        牛老师的这节课是从游戏导入,让孩子用2秒的时间观察10个数字,看看能记住几个,并在本子上记录。这种方式,一下子就吸引了孩子,当然也吸引了我,我也想看看自己能记住几个数字,这样就把所有人的兴趣调动了起来,让大家积极的参与进来。接着出示其他班级的一个孩子的记数情况(三次都是一样的),让学生们回答如果用一个数来代表三次记数的整体水平。之后再出示一个学生记住数字的情况(三个都不一样),这时候再让学生思考用哪个数字代表三次记数的整体水平,引导学生说出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接着追问还有没有其他办法找平均数,通过图示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并说出还有移多补少的方法。第三就是让学生探究出第四次的记数情况,平均数会怎么变化。第四步就是结合生活中实实在在存在的例子,让学生感知平均数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第五步通过算一算,比一比,让孩子们自己发现原来平均数也可以是小数,小数也能代表整体水平。整堂课安排的合理,一步步的让孩子们认识到平均数的性质,不只是会计算,还明白平均数的意义,这正是我们的课堂所缺少的。

        现在我们都说素质教育,要重视孩子素养的培养,那牛老师的这节课,就是一个很好的示范。需要让孩子深度学习,不只是知识获取和记忆训练,要是一种基于理解的学习,且能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应用到新的情境中的一种学习。要想让孩子深度学习要研读教材,挖掘教学内容的内涵实质;以学生为中心,为学习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

    收获之二

     

    仲广群老师在课堂上

        仲广群老师为我们带来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就是这节课彻底颠覆了我对老师是助教的看法。自从我们提倡素质教育以来,一直都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我认为课上让孩子思考一下,探究一下就是我们的素质教育的课堂,现在才发现原来自己差的太多。仲老师的这节课,他自己没有说几句话,都是学生在讲,学生有自己表达自己的意见,有引导同伴表达意见,有补充自己的意见,有综合所有同学的意见,整堂课都是交给学生了,学生都是在思考、探究、合作后,然后积极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在下课时孩子们都表现的非常不舍,说还想继续上。想想我们的课堂,孩子们都盼着下课,我们还怪孩子们不认真听,其实是没有兴趣的课,谁都不愿意听!

        我们一直在嘴上喊着素质教育,可是并未真正的去为了让核心素养落地生根而做些什么。我们不妨静下心来想想:我们培养起学生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吗?我们的课堂上学生真的像小主人吗?我们的学生爱学习、乐交往、会辩论、善合作吗?我们的课堂让教师学生的幸福指数是越来越高了吗?……等等这些问题,我们的回答可能都是否,那既然这样我们的孩子还会爱上课堂吗?尤其是数学课,数学课给人的感觉就是定理性、规律性、逻辑性……也就是枯燥的,这样枯燥的课程,再讲的很枯燥,那学生就真的没兴趣了。仲老师的助学课堂,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并且他还告诉了我们一些定理,绝对受用。

    公理一:学习在本质上是学生自己的事情。

    公理二:学生的学习是终身的事情。

    公里三:学习不应只是知识的累加,更是自我的完善与创造。

    公理一:学习在本质上是学生自己的事情。

    定理1:“以学定教”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

    定理2:精致的讲解无法代替学生亲自的实践。

    定理3:教学应该对学生的学习发挥帮助、促进、催生的作用。

    公理二:学生的学习是终身的事情

    定理4:兴趣与好奇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力量源泉。

    定理5:方法可以让学生的学习登上快车道。

    定理6:学生能力的培养,为其日后融入社会、服务社会,打下宽厚的基础。

    公理三:学习不应只是知识的累加,更是自我的完善与创造。

    定理7:我们需要为学生营造一个“放松的警惕状态”的课堂氛围。

    定理8:只有会自学、会思考、会探索;爱提问、爱沟通、爱合作;善交流、善辩论、善反思,学生的灵性才能得到舒展,智慧才能绽放。

    定理9:为了学生的“进”,教师要尽可能的“退”。

    我们的老师应该是助学者,虽然我们现在做的还不够,但是我们可以把助学课堂,看做是一种教学理念,也可以看做是一种教学方法,不妨试试。

    收获之三
    储冬生老师的课堂

      储冬生老师为我们带来的《小游戏,大道理》,这节课让我知道了什么叫做备好课。储老师说的特别有道理,他说上课有时是碰运气,而我们不再是碰运气了,才是一节好课;那什么是备好课了呢,就是学生说什么你都受得了了,才叫备好课了。他也举了一个有趣的例子:一个老师讲公开课,是为二年级的孩子上《可能性》这节课,要抛六次硬币,前三次都是正面,第四次和五次都是反面,然后她们问学生第六次是正面还是反面?全班学生都说是反面,其实这时候老师要得到的答案是有说反面的,有说正面的,可是孩子们的答案全是反面,老师一看这种情况就说了一句很有哲理的话,意思是概率是一样的,可是作为二年级的学生根本听不懂这样的话,这种情况就是跟那个老师的预设不一样了,老师不知要怎么处理了,这样就不叫做备好课了。

        而我们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情况呢?我们上公开课时,还没讲可是有的学生就已经知道了答案,我们就不让孩子说出来,因为我们等会还要讲呀;还有我们在讲公开课时,我们想要的答案一直没有学生回答出来,我们就慌了,该怎么往下进行呀?我们讲公开课时,遇到来上课的学生根本不举手,我们就蒙了,这样的课还怎么讲呀以学生为主体,他们不说话,我们没法讲啊?等等这样的情况都是我们没有备好课的表现。储老师说了一句话“每一把都是好牌”,这完全看我们自己怎么打!

    收获之四
    刘松老师的课堂 我和刘松老师

      刘松老师为我们带来的是《有序的数对》,这节课我们见证了小学六年级的孩子做出了中考题,所以不得不佩服刘老师的上课能力和对孩子们的引导。其实这节课刚开始上课的时候,孩子们的兴致并不高,举手回答问题的人都没有几个,可是经过刘老师的引导,孩子们的兴致被提起来了,而且都投入到课堂上,把中考题做出来了。

      这节课先让孩子们回忆数对的知识,让孩子总结出确定无物体的准确位置都需要哪些条件,然后通过图例和演示出示了数对与计算的关系,最后通过练习题加深印象,把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这节课重视了数学课程的整合与拓展。其实刘老师是想让我们知道未来的老师要做重组课程的设计师(整合)和连接世界的策划师(跨界),因为我们归根到底培养的是未来社会的人才,培养的是适应未来社会的人,既然我们需要培养的是这样的人,那我们是不是自己先变成这样的人呢?有人做过调查,十大不能失业的职业,排名第二的就是老师,是的,老师永远不会失业,就算有一天是机器人来讲课,但是机器人不能做的是对学生情感和道德的培养,这方面还是需要老师来做,但永远不会失业,不代表我们就不需要学习,不需要进步了,我们一样要学习,要进步,其实未来已来,如果我们还停滞不前,那历史抛弃我们的时候连头都不会回。如果我们不求思变,总有一天会像公交车的售票员一样,被时代所淘汰,没有未来的教师,就没有未来的教育。

    春天

      最美不过春天,春天总是给人希望,春天总是让人感到生机勃勃,春天总是使人心情愉悦,在这美好的春天,让我们播下一粒种子,用辛勤的汗水去浇灌,那秋天一定会果实累累。两天的学习虽已结束,但给我的启发和感悟却是永远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育是一场修行,需要我们一直在路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tyri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