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给自己定下的任务是一年读上52本书,一年刚好是52周嘛,平均一周一本还是很轻松的呀,但是挨不住看了几部大部头,也有个把个月书都不翻的时候,现在手上还有四五本看了一半没有完。最后看了40多本,手上这几本如果元旦之前能看完就45本左右,总之是计划没有完成,但是还好也差的不多。
看书的话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标准,我比较偏爱小说,人文散文,纪实文学。主要是中日作家,欧美的读的极少。偶尔也蹭热点,比如几年就读过《人民的名义》和《芳华》。
闲话不说,推荐十本书,排名不分先后。
-
三体
可看了有些时候,三本加起来得有100来万字了。
一直只闻其名声在外没有看过书,主要100来万的大部头真是愁,而且科幻我也是不看的。后来又看了的原因是看高晓松《晓说》讲了一期三体,觉得有点意思,然后就去看书了,也没有整块的时间,慢慢看了得有半个月吧。
三体的文字倒一般,和汪曾祺,老舍这种比肯定是不行,但是我一直认为一本好书的灵魂是内容而不是文笔,只要文笔没有烂到读不下去,都是可以接受的。
三体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推论出了一个宇宙法则:黑暗丛林法则。我不写具体内容了,这么一剧透再去看书就很无聊了,从原书里慢慢抽丝剥茧看到这个法则的整个过程也是极为精彩的。整个三体的故事就是建立在这么一个法则之上,而这个法则又是这么的简单而合理。
真理可能总是简单的。
还有一首诗,歌者文明里的一支歌谣,读到这里的时候浑身鸡皮疙瘩:
我看到了我的爱恋
我飞到她的身边
我棒出给她的礼物
那是一小块凝固的时间
时间上有美丽的条紋
摸起来像浅海的泥一样柔软
她把时间涂满全身
然后拉起我飞向存在的边缘
这是灵态的飞行
我们眼中的星星像幽灵
星星眼中的我们也像幽灵
虽然字数很多,但绝对值得一看。 -
白鹿原
这个以前就看过,上半年白鹿原电视剧热播的时候又看一遍,也有50来万字吧。
其实有一点玄幻的色彩,因为建国之后不许成妖,电视剧里都做了合理解释,但是整部小说从开头就是有些荒诞的。
白鹿是什么,白狼又是什么,还有朱先生这个世外的通天的人……
整部小说时间跨度很大,故事却主要发生在白鹿原这么一个小小的地方,几十年的风云变幻,描述了大量的关中人文风貌,时代变换,刻画出了鲜明的人物形象,白冰老师在电视剧里演的鹿子霖尤其精彩。
白鹿原确有其地,就在西安以东不远,书中许多人物也有原型,作为一个陕西人,看着这部书还是陡增一份亲切的。
总之推荐!
3.遗物整理人看见的
遗物整理人看见的
日本有一种职业叫遗物整理人,和入殓师不同,遗物整理人经常需要整理死了很久才被发现的人的东西,工作环境通常极其恶劣,国内这样的工作估计都被警察做了。
独特的视角可以读到完全不同的东西,可惜作者不是职业作家,挖掘的不够,这样好的素材本可以写得更好,不过还是很值得一看的,吃饭时别看就是了。 -
秘密
一场意外的车祸,妻子死去,但是女儿的身体里住进了妻子的灵魂。所以平介面对的到底是妻子还是女儿?
随着时间的流逝,女儿和妻子的灵魂在女儿的身体里交替出现,好像是一种比较好的结局了?
再后来,故事却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不能再剧透了,同名电影由广末凉子和小林薰主演,同样值得推荐。 -
受戒
汪曾祺的自选集,中间的一篇叫受戒,里面还收录了《大淖记事》等名篇。
汪曾祺是沈从文先生的高徒,被称作是中国最后一位纯粹的文人。作品文字简练,生活气息很重,但是写的又很清新,这里面大多是小说,但是有散文的美感。
受戒用作者的原话说是来源于自己三四十年前的一个梦,这个梦极美。
小说结尾明海受戒之后英子来接他回家,在船上有一长段和精彩的对白,摘抄如下,每次看到这里都感觉好暖好暖:
他们一人一把桨。小英子在中舱,明子扳艄,在船尾。
她一路问了明子很多话,好像一年没有看见了。
她问,烧戒疤的时候,有人哭吗?喊吗?
明子说,没有人哭,只是不住地念拂。有个山东和尚骂人:
“俺日你奶奶!俺不烧了!”
她问善因寺的方丈石桥是相貌和声音都很出众吗?
“是的。”
“说他的方丈比小姐的绣房还讲究?”
“讲究。什么东西都是绣花的。”
“他屋里很香?”
“很香。他烧的是伽楠香,贵得很。”
“听说他会做诗,会画画,会写字?”
“会。庙里走廊两头的砖额上,都刻着他写的大字。”
“他是有个小老婆吗?”
“有一个。”
“才十九岁?”
“听说。”
“好看吗?”
“都说好看。”
“你没看见?”
“我怎么会看见?我关在庙里。”
明子告诉她,善因寺一个老和尚告诉他,寺里有意选他当沙弥尾,不过还没有定,要等主事的和尚商议。
“什么叫‘沙弥尾’?”
“放一堂戒,要选出一个沙弥头,一个沙弥尾。沙弥头要老成,要会念很多经。沙弥尾要年轻,聪明,相貌好。”
“当了沙弥尾跟别的和尚有什么不同?”
“沙弥头,沙弥尾,将来都能当方丈。现在的方丈退居了,就当。石桥原来就是沙弥尾。”
“你当沙弥尾吗?”
“还不一定哪。”
“你当方丈,管善因寺?管这么大一个庙?!”
“还早呐!”
划了一气,小英子说:“你不要当方丈!”
“好,不当。”
“你也不要当沙弥尾!”
“好,不当。”
又划了一气,看见那一片芦花荡子了。
小英子忽然把桨放下,走到船尾,趴在明子的耳朵旁边,小声地说:
“我给你当老婆,你要不要?”
明子眼睛鼓得大大的。
“你说话呀!”
明子说:“嗯。”
“什么叫‘嗯’呀!要不要,要不要?”
明子大声地说:“要!”
“你喊什么!”
明子小小声说:“要——!”
“快点划!”
英子跳到中舱,两只桨飞快地划起来,划进了芦花荡。芦花才吐新穗。紫灰色的芦穗,发着银光,软软的,滑溜溜的,像一串丝线。有的地方结了蒲棒,通红的,像一枝一枝小蜡烛。青浮萍,紫浮萍。长脚蚊子,水蜘蛛。野菱角开着四瓣的小白花。惊起一只青桩(一种水鸟),擦着芦穗,扑鲁鲁鲁飞远了。
……
一九八○年八月十二日,写四十三年前的一个梦。
嗯,一定要去看这本书。
-
食事
image.png
汪曾祺不仅是个作家,还是个大吃货,不仅会吃还会做,这里面天南海北写了许多美食,夹杂各种段子和风土人情,有时又来个严肃的考据,写得有趣又好玩。
当时看完这个对高邮咸鸭蛋念念不忘,就买了一大盒,送粥神器,白米粥煮的稠一些正合适。
对吃的感兴趣就一定看一下这本书。正在看的还有一本《雅舍谈吃》,梁实秋先生写的,也值得一看。 -
冬牧场
冬牧场
偶尔在知乎上发现李娟,先看了冬牧场,很惊艳。要说写作风格应该是纪实散文,我是特别钟爱这一类的作品的,我本身相信生活就足够精彩(不管是悲哀的欢快的),如果经由有趣的灵魂写成文字,便是很好的作品了。三毛之后好久没有遇到这么有灵气的女作家。
冬牧场写的是作者跟随哈萨克族的一家人深入冬季牧场记录的点点滴滴,是不易经历的生活。后续的牧场系列还有春和夏,还有新出的《记一忘二三》等,大都值得一看。
李娟阿姨还有微博可以去关注。 -
骑驴找马
骑驴找马
这本书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姜文等关于让子弹飞的一大段采访,原著小说《盗官记》,《让子弹飞》剧本。
其实看完小说是感觉有点单薄的,只是一个有意思的故事框架,最后能拍出这么饱满的一个电影,剧本改编功不可没,这也是这本书最精彩的一部分,看完剧本也似看完电影酣畅淋漓的感觉,而且剧本到电影的完成度也很高,删减极少。
还有大量的幕后及首次公布的剧照。
另附姜文邀请发哥和葛大爷时写的邀请信,也是很好玩:
致发哥发嫂:
香江匆晤,所谈甚欢。新片故事,随信奉上。故事锤炼数载,脚本即将出炉,人物之妙,惊古烁今,片中,兄将分身异术,同饰真伪,定为兄之演技提供辽阔空间,创影林之美谈。
发哥盛名,中外有识;为艺厚道,技盖群雄。此角色必助发哥携已获之辉煌,跨更高之巅峰。
新片旨在造中国之西部黑帮电影。诙谐荒诞,凌厉跌宕。昔有Leone(莱昂)之通心意粉牛仔戏,今有吾辈之麻辣袍哥西部片。发哥之角,既有曹孟德之雄,又具周公瑾之英,且常自诩诸葛孔明。回肠荡气,出人意表,发哥出手,定收放自如,出神入化,万千fans,翘首期待!谁敢做他人之想?!
新片除愚弟之外,尚有葛优兄加盟。真可谓:三江汇处有富域,三雄鼎力看妙篇。壮哉美哉!
放眼中原,勃勃生机;星汉灿烂,交汇其里。闻听发嫂令下,发哥将至,上下同仁,无不振奋!
早春二月,岭南草长;杂花生树,群鸥竟飞。适此惠风和畅之日,诚邀阁下共成美事。书不尽言,晤面详之。
Kindest regard,
姜文谨启
附 致葛优书
优优吾兄:
壶口一别,竟有二七。春风秋月,杨柳依依。虽谋面不勤,却心存惦记!吾兄凡新作问世,愚弟必争先读之。兄之身手炉火纯青,每令愚弟嚎啕大悦。才惊四海,誉享中外。喜甚幸甚!
新片筹备井然,故事随信奉上。精华仍在提炼,脚本即将出膛。人物之妙,惊古烁今。且为兄之发挥,提供辽阔疆场。
深信此角,必能助兄,继往开来,再创辉煌。届时亿万女粉,翻江倒海,抛家舍业,秋波明荡,不亦艳乎?
纵使,狡兔八窟,数易家宅,亦难阻。拥趸之风暴,优党之痴狂!直落得,隐身天涯,革面洗肠,不亦喜乎?
吾兄片中虽无艳星共枕,但有愚弟陪床。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耳鬓厮磨,却非断臂,不亦骚乎?
新片除却愚弟之外,尚有发哥亮相。左右拱卫,冬暖夏凉。不亦乐乎?
喜骚艳乐,应有尽有,揽得雎 鸠淑女,亮亮君子何求?闻听吾兄将至,同仁上下,无不开颜。须眉脚扑朔,巾帼眼迷离。鼓瑟鼓簧为兄弟,磨刀霍霍向猪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悠悠我心,青青子衿。恰逢瑞雪早春,恕愚弟威逼利诱。皆因爱之心切,盼之心痒。江东渭北,春树暮云。书不尽言,晤面详之。
草此即问,全家均安。
愚弟姜文
-
回家,中国留守报告
回家,中国留守报告
讲个是留守儿童的一些故事,具体内容故事我已经不记得那么多了,有印象的一个讲的是一对夫妻在沿海海产劳工,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成为留守儿童,把孩子带在身边,但是干活的时候又不得不把孩子关起来……
我其实还是喜欢读一些这样的故事,我相信苦难也往往是人性之美的闪光之地,说到这里想到原先看过的一个纪录片也一并推荐:《人间世》,豆瓣9.6。
读些这样的故事可以更温柔地看待这个世界! -
定西.孤儿院纪事
定西.孤儿院纪事
1958-1960三年自然灾害期间,甘肃定西是重灾区,儿童福利院收容了许多儿童,这些儿童后来都有不同的命运,作者根据史料和当事人陈述创作出了这么一部纪实小说。
生存是第一要义,如果真的饿肚子,真是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的,这些触目惊心的故事我倒宁愿相信只是虚构的小说。
这是杨显惠命运三部曲的其中一部,另外两部也值得推荐,另外还有《夹边沟记事》纪实电影,肯定是禁片,但还是很好找。
读书是件安静的事,真正走进书里面是一件很奇妙也很幸福的事,现在移动设备这么发达确实很少用很长的时间沉浸在书里,只希望来年还能多看书吧。
晚安!!
另附:2017年看过的书:
- 羊道·深山夏牧场
2017-12-26- 芳华
2017-12-26- 从文自传
2017-12-14- 俗世奇人
2017-12-02- 食事
2017-12-01- 胡适四十自述(图文典藏版)
2017-12-01- 过把瘾就死
2017-12-01- 男人这东西
2017-11-27- 浮出海面
2017-11-12- 永失我爱
2017-11-12- 空中小姐
2017-11-09- 东京一年
2017-11-09- 记一忘三二
2017-11-03- 骑驴找马
2017-10-23- 三体Ⅱ
2017-10-14- 三体Ⅲ
2017-10-12- 三体
2017-10-12- 进击的局座
2017-09-01- 情人
2017-07-15- 走出白色恐怖
2017-06-16- 遗物整理人看见的
2017-06-09- 我是你爸爸
2017-06-04- 端午的鸭蛋
2017-05-19- 回家:中国留守报告
2017-05-15- 白鹿原
2017-05-11- 老舍幽默诗文集
2017-04-20- 人民的名义
2017-04-18- 恶意
2017-03-31- 嫌疑犯X的獻身
2017-03-29- 甘南纪事
2017-03-27- 定西.孤儿院纪事
2017-03-25- 受戒
2017-03-21- 夹边沟记事
2017-03-16- 至味在人间
2017-03-10- 中国吸烟史话
2017-03-05- 家常酒菜
2017-03-02- 秘密
2017-02-26- 我叫刘跃进
2017-02-21- 城南旧事
2017-02-17- 受戒
2017-01-16- 羊道·前山夏牧场
2017-01-16- 我的阿勒泰
2017-01-06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