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要论述的是《世说新语》中的“陈门风范” (“风范”也就是良好家风,不过风范是可以被后人学习的家风。)
宾客诣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客与太丘论议,二人进俱委而窃听。炊忘著箄,饭落釜中。太丘问: ”炊何不馏(读如六 )?”元方、季方长跪曰:“大人与客语, 乃俱窃听,炊忘著箄(如如壁),饭今成太丘曰:“尔颇有所识(读如志)不(读如否)?对曰:“仿佛记之。”二子长跪俱说,更相易夺,言无失。太丘曰:”如此但糜(读如迷)自可,何必饭也?
意思是说一天有客人登门拜访陈太丘,是来求学的。陈太丘命令他的两个儿子陈元方,陈季方去蒸米饭。在古代人们会把锅里放上水,再把水上面放一个像盘子一样的带孔的东西,叫做箄子(现在当然上面也可以放红薯)。因为陈太丘的两个儿子很爱学习,听说他爸爸又说关于学习的事情,于是三心二意的做饭,一边偷偷听他爸爸与客人谈话。越听越入迷,结果陈太丘的两个儿子忘记把箄子放在锅上,直接导致米饭变成了粥(糜,上面的麻是声旁,米是行旁)于是陈太丘问他的两个儿子:“你们两个小子有没有记住我们刚才在谈论什么?”他的儿子说:“差不多记住了”于是两人你一言我一语,相互补充,居然完整的说出了父亲与客人的谈话内容。陈太丘高兴的说:"那么就喝粥吧,为什么一定要吃米饭呢?!”
也许你觉得很奇怪。因为可能在一般的家庭,把饭煮成了粥,肯定就要大骂一顿,不分青红皂白!而在陈家却不是这样,那么我们可以看出陈家具有怎样的家风呢?
先看第一个要点:二人进俱委而窃听。这能看出什么不同的家风呢?可以看出孩子们爱学习。一般的家庭,可能父亲指派什么工作,孩子就去做了,哪里还会心心念念地关注父亲与客人的谈话内容呢?
再看第二个要点:太丘曰:“尔颇有所识(读如志)不(读如否)?”这一句显出了他父亲的不同,也可以说是家风的不同。咱们可以用两个词:讲道理,不鲁莽。是的,他没有直接把他的两个犯错误的儿子大骂一顿,而是询问错误背后可能存在的原因!
再看第三个要点:对曰:“仿佛记之。”二子长跪俱说,更相易夺,言无遗失。这里可以看出两个孩子善于学习的,过耳不忘。真是令人惊叹!
最后一个要点是:太丘曰:”如此但糜(读如迷)自可,何必饭也?说明陈太丘也更看重学习,而不是吃饭。也就是非常重视晚辈们的学习,重视精神发展。
那么陈家的整体家风是什么样的呢?如果用概括性语言,可以直接说重视精神食粮,物质食粮次之。如果精细的说,我们可以分为父亲与儿子,父亲讲道理、重视晚辈们的学习与精神发展。儿子们不仅善于学习,而且也非常乐于学习。
可以看出陈家的家风果然是"风范”!
那么我自己的“家风”呢?
我认为还不错。
我的父亲第一是严厉,第二善于引导,第三急时易怒。善于引导可见于我们上课时,因为有人没读历史书(易中天),我爸就步步引导我们,学习中国历史大背景(人物,历史,事件)。父曰(我把我爸的话从白话文转成的文言文):橄榄树之童,怎能与rⅰver之童相比?后者举一反三,前者需我慢引,但也无妨,刚好用吾引导之术。孺子可教!
我的母亲第一是慈爱,第二是喜欢干净,第三精力不够。喜欢干净可以见于我们家。在开封时,因为我母亲不在,我们的房间老是不干净,老是会有少量的脏东西。我妈见到以后,生气了(( ̄yv ̄)~*捂嘴偷笑),于是和我一起收拾房间。母亲曰(我把我妈的话从白话文转成的文言文):脏既乱,净既齐,合不齐而不乱?物易找矣!若乱,虫至,不得宁也。
我第一有此懒散,需要人催,需要人催可以见于改科学论文,一开始我不相改,第二天我爸催我,于是改成了,比原来好的多!父曰(我把我与我爸的对话从白话文转成的文言文):此文是不错,但,却如刻木,有大框,无精雕。若改之,吾与尔蹴鞠(踢球)子(王瀚,儿子)曰:"不了,我有事,不改矣。”父曰:"罢了,朽木不可雕也。吾便去也!蹴鞠事不再提矣!”子想:"若改之,累。不改之,闲!但改之可蹴鞠,且不想让师心悲,罢,为我之作品,改了!”子曰:“且慢,先蹴鞠,后改之”父曰:“君子一言,快马一鞭!”子曰:“言不改!言改者豕(猪)”
这是我的家风,不是十全十美,却也和睦。
网友评论